张家口代王城 穿过历史的迷雾


张家口代王城 穿过历史的迷雾

张家口代王城 穿过历史的迷雾// //


张家口代王城 穿过历史的迷雾

张家口代王城 穿过历史的迷雾// //


张家口代王城 穿过历史的迷雾

张家口代王城 穿过历史的迷雾// //


张家口代王城 穿过历史的迷雾

张家口代王城 穿过历史的迷雾// //


张家口代王城 穿过历史的迷雾

张家口代王城 穿过历史的迷雾// //


张家口代王城 穿过历史的迷雾

张家口代王城 穿过历史的迷雾// //

代王城 , 位于蔚州古城东二十里处 , 是蔚县一个普通的农业乡镇 。 漫步在这片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 从那残存的古城遗址上、 从那一个个汉代封土墓堆上 , 我们能够感到它历史的悠久与厚重 。 拨开古远的封尘 , 穿过历史的迷雾 , 几千年前的代王城———代国的都城 , 却是另一番模样: 城廓辽远 , 城墙高大 , 殿宇林立 , 市井繁华……从商初建代 , 到北周始置蔚州 , 代王城作为国都、 郡府的时间长达两千一百多年 , 其中作为国都的历史超过一千二百多年 。

本报采访人员 郝莹玉 通讯员 安海

蔚县代王城镇的镇政府所在地周围就是代王城遗址 。

立身代王城遗址上 , 远处可见东西横亘山余脉 , 构成一道天然屏障 , 那里唯有“太行八经”之一的飞孤峪可以连通南北 。 脚下有绕城淌过的壶流河 , 似乎在诉说生生不息的故事 。

只有那些黄土夯筑的残壁断垣 , 静默地矗立着 , 依稀可见代王城当年的风光和威仪 。 几千年来 , 在这片土地上 , 发生过多少慷慨悲歌的故事? 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多少灿烂的文化? 历史的封尘虽然掩盖了许多 , 也留下了许多……

代王城 , 五个“代国”的都城

如今人们提起代王城 , 大都知道它曾经是代国的都城 , 但许多人或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事实上 , 代王城曾经是五个“代国”的都城 。

代国历史最长的要算商至春秋这一阶段 , 从商汤封代到战国初期赵襄子灭代 , 大致经历了1100多年 。 当然 , 关于代国的建立时间现在是有争议的 , 如有人认为代国建立于春秋时期 ,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代国建立于商朝初年 , 是商汤所封之国 , 与商人同姓 。 明代蔚州籍诗人尹耕曾在《代国考》中指出“山北之代 , 旧国也 , 始于商汤 , 历代因之 。 ”尹耕所处的明代虽然距商周时期尚远 , 但其考据肯定有所依据 , 是可信的 。 而且建国后对蔚县多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成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

这些考古资料表明 , 蔚县这片土地既有夏文化遗存 , 也有不少早商时期的文化遗存 。 当然 , 限于历史的久远 , 代国从商初建国到春秋战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光 , 许多史实我们可能永远也不能洞见了 , 但这方土地还在 , “代王城”的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 , 站在古代国的土地上 , 令人内心不由自主生发一种沧海桑田的悲凉感 。 正像五百年前尹耕登临代国故土时所抒发的那样:“王喜城边古废丘 , 金波泉涌夹城流 。 时危异姓能安汉 , 事去诸刘独拜侯 。 鼙鼓几遭豺虎急 , 山川曾入犬羊羞 。 石郎可是无长虑 , 直割燕云十六州 。 ”

赵襄子灭代之后 , 就把代地封给他的嫡长兄赵伯鲁之子赵周 , 是为代成君 , 其都城依然在代王城 。 后来又经历了两位君王 , 最后一位是赵武灵王的长子安阳君赵章 。 这时的代国 , 只是赵国的一个封国 , 奉行赵国的法令 , 有赵国派去管理政务的“相”辅佐封君 。 这一时段大约经历了一百八十多年 。 这算是第二个代国 。

公元228年 , 秦军攻陷邯郸 , 俘虏赵王 , 赵国灭亡 。 赵国公子嘉带领部属退居代郡 , 被拥立为代王 , 这算是第三个代国 。 赵国灭亡后 , 逃亡的赵国官员都纷纷投奔代王嘉 。 代王嘉与燕国结盟 , 共同驻兵上谷郡 。 燕国太子丹刺杀秦王失败后 , 秦派兵攻打燕国 , 代国与燕国一起发兵抵抗 , 但在易水以西被秦军击破 , 燕国无奈退守辽东坚守 。 代王嘉六年 , 秦以王贲为将攻取辽东 , 灭了燕国 , 同年兴兵攻代 , 俘虏了代王嘉 , 代国灭亡 。

公元前202年 , 楚汉战争结束 , 汉朝建立 。 汉高祖刘邦曾先后封立了一些同姓和异姓的封国 , 代国是同姓封国之一 。 汉高祖六年(即公元前201年)正月以云中、雁门、代郡五十三县作为新的诸侯国代国 , 立刘邦之兄宜信候刘喜为代王 , 国都仍在代王城 。 这样做一是为了牵制相邻的异姓封国 , 二来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北方军事势力 , 防御匈奴 。 但代王刘喜并没有完成这样的使命 , 仅仅当了一年代王后 , 在匈奴攻击时就弃城逃跑 , 被刘邦废黜 。 后来 , 刘邦又立儿子刘如意为代王 , 但刘如意当时只有八岁 , 因年幼并未君临代国 , 只做了两年的挂名代王后就被封为赵王了 。 当时的代国实际上由相国陈豨监管 。 公元前197年 , 陈豨与原韩王信的部将王黄一起反叛 , 自立为代王 。 得知陈豨谋反 , 刘邦倍感失望道:“豨尝为吾使 , 甚有信 。 代地吾所急也 , 故封豨为列侯 , 以相国守代 , 今乃与王黄等劫掠代地!代地吏民非有罪也 。 其赦代吏民 。 ”于是率兵亲征 , 第二年就大破叛军 , 陈豨也在公元前195年被樊哙率军杀死在灵丘 。 之后刘邦调整了代国的辖区 , 将代国国都由代王城迁往晋阳 , 立刘恒为代王 。 代王城作为国都的历史正式终结 。

从商汤封立代国 , 到公元前196年代国迁都晋阳 , 如果再加上秦汉之际赵歇、陈馀为王的代国 , 代王城一共做了五个代国的都城 , 历时一千二百多年 。 做为一国都城 , 尽管城头变换大王旗 , 但却给这方地域积累了厚重的历史文化 , 让我们在故地重游时 , 心生深深的沧桑之感 。

常山之上的宝符

当今的代王城 , 只是蔚县众多乡镇里一个普通的以农业为主的乡镇 , 但我们拨开远古的封尘 , 看到的却是一个在历史云烟中叱诧风云、金戈铁马的古代国 , 是一个在古代典籍中浓墨重彩的古代国 。 历史上最出名的故事便是赵襄子灭代 。

春秋末期 , 晋国的卿大夫赵简子有一天召集他的儿子们说:“吾藏宝符于常山上 , 先得者赏 。 ”于是儿子们都纷纷跑着到常山去寻找宝符 , 但却都无功而返 。 唯有庶子赵毋恤回来后说“已得符矣!”赵简子问宝符在哪里 , 赵毋恤回答说:“从常山上临代 , 代可取也!”他这里说的代 , 便是代国 。 赵简子通过这件事认识到赵毋恤才是合适的接班人 , 从而废嫡立庶 , 最终传位于赵毋恤 , 也就是后来的赵襄子 。

这段故事来源于著名的《史记》 , 我们做为后来人可以从历史典籍中洞悉事件的始末 , 但就当时来说 , 那个商汤所封的古老的代国怎么会知道自己已经是别人眼里的“宝符”———一块肥肉呢?又怎会知道数百里外的另一个国家的一次普通的聚会已经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了呢?

公元前475年 , 赵襄子刚刚即位 , 丧服未脱 , 就开始实施设计去取他的“宝符” 。 他穿着丧服登上夏屋山 , 约代王也就是他的姐夫在这里会饮 。 毫无戒备之心的代王欣然赴约 。 在宴会上 , 赵襄子命数百名士兵扮演做舞者把兵器藏在羽毛做的舞具里 , 并准备了一个盛酒用的大金斗 。 宴饮正酣时 , 斟酒的人翻过大金斗一下子就砸烂了代王的脑袋 , 跳舞的人也立刻取出藏匿的武器 , 杀了代王的所有随从 。 之后迅速“兴兵平代地” , 灭了代国 。

一个建国一千多年的古老封国就这样灭亡了 , 或许这种国家覆灭的事件对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来说是极其普通的事件 。 当初商汤封代时期 , 商朝的封国多达三千多个 , 即便在春秋战国时期 , 大大小小的国家也有数百个之多 。 在国家逐步趋向统一的大势下 , 国与国之间的兼并是不可避免的 。 因此说 , 代国的覆灭并没有什么可出奇的 , 赵襄子灭代之所以在历史上被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被《史记》等多部中国著名典籍书写 , 更在于随之发生的“代夫人之死”的故事 。

早在赵简子时 , 他内心就早有灭代的图谋 , 并且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代王 , 为日后的灭代埋下了伏笔 。 我们可以设想 , 正是因为有这种联姻的关系 , 代王对赵襄子的邀约才毫无戒备之心 , 赵襄子才能够轻易灭了代国 。 襄子灭代后 , 便派人去接自己的姐姐回赵国 。 或许在赵襄子眼里 , 把姐姐接回赵国好好供养是对她最好的安排 , 但恰恰却忽略了她们的感情 。 或者说在他们的眼里就从来没有把自己的亲人当作女人去对待 , 只是将其视为政治策略的一个砝码 。 统治者可以为自己的做法找出一千个理由 , 但都无法抹掉女人做为人妻人母的情感 。

代王夫人在得知代王被杀的消息后 , 悲痛欲绝 。 一个女人 , 嫁夫随夫 , 在出嫁后很容易融入到夫家的生活中去 , 视自己为夫家的主人 。 做为代王夫人 , 她早已因爱夫而爱其国 , 把代国当作了自己的家乡 。 因此 , 当代王被杀代国灭亡后 , 她的内心一定是一种国破家亡的感觉 , 这样的情势下她又怎么能随自己的弟弟回赵国享福呢?所以当使者迎侯她回赵国时 , 她半路上登上代王城东南的马头山 , 回望破灭的故国 , 悲愤地说出那句:“代已亡矣 , 吾将何归?”便拔下头上戴的簪子自杀而死 。 这个情节在多个古代典籍中均有描述 。 如司马迁的《史记》“其姊闻之 , 泣而呼天 , 摩笄自杀 。 代人怜之 , 所死地名之为摩笄之山 。 ”磨笄山就是代王城东南的马头山 。 其它的如《水经注》《太平御览》《列女传》《魏土地记》《太平寰宇记》等多部古籍都有记载 。 《列女记》甚至在《史记》的基础上有了发挥 , 即所谓“以弟慢夫 , 非义也;以夫慢弟 , 非仁也 。 ”更是把代王夫人的行为提升到封建道德的至上高度 , 可信与否暂且不论 , 但代王夫人的悲剧命运的确在历史上颇具典型的代表性 , 可以令后人动容 , 因此被历代所宣扬 , 也让我们后人在凭吊代国时不仅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 还会有对代王夫人及类似女人在政治的旋涡中命运的无助 , 而感到深深的悲凉 。

古代国的文化遗存

历史已矣 , 当我们从历史的烟云中回首 , 一切过往已烟消云散 , 我们面对的是古代国的土地 , 依然遗迹众多的代王城 。 我们现在说蔚县历史悠久 , 文化底蕴深厚 , 许多外来人往往惊诧于蔚县现存的八百古堡、古庙、古戏楼 , 但实际上这些明清的古建筑历史只有几百年 , 真正称得上悠久、厚重的还要数代王城 , 这座曾经的代国都城 。

古代国虽然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覆灭 , 但仍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址 。 如今的代王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存有古代国都城城垣 , 战国和汉朝时的古遗址、宫殿区、古道路、王室贵族墓葬群等众多的古文化遗迹 , 当然还有现在保存较好的许多明清古建筑 。 这些宝藏都使代王城在蔚县诸多乡镇里闪现出熠熠生辉的光芒 。

现在我们看一看蔚县的地图 , 就不难发现 , 代王城从地理上正处于蔚州盆地的中心地代 , 其东南十几里是九宫口峪 , 西南十几路是飞狐峪 , 壶流河自西而来绕城北而终汇桑干 。 选择这里建设都城是有着充分的理由 。 据称当初修建代王城时并不是在这里 , 是由于打城墙的木板一夜之间自动移到这个位置 , 才在这里就地取材 , 因地制宜 , “结苇为九门”“圆匝而不方 , 周四十六里” 。 这个故事听起来似乎有些神奇 。 其实 , 当时代王城所处的位置就是一片沼泽地 , 周围河网密集 , 板干在水流的冲动下发生位置移动或许也属正常 。

现在我们看到的代王城遗址 , 通过考古发掘证实为西汉所建 , 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兄长刘喜为代王时所建 , 至于商初所封代国都城的具体位置现在已经很难说清楚了 , 不过应该与汉建代王城并不远 , 可能汉代的代王城就是在原来的代王城旧城上修建的 。 现存的代王城与《水经注》以及尹耕所考证的基本差不多 , 整体呈椭圆形 , 东西宽3400米 , 南北长2200米 , 全城周长9256米 , 墙为黄土夯筑 , 夯层坚硬清晰 , 夯窝密集 , 呈梅花状 。 九门位置尚可辩出 , 分别为荣阳门(通向九宫口峪) , 兴隆门(通往飞狐关) , 宝源门、迎海门、富农门、文胜门、兴圃门、钟秀门、崇德门 , 现在出入镇区的主干线依旧为战汉时期的古道路 。 如今我们依然可以从“南门子”“北门子”“城墙碾”“水门头”“马家寨”等保留至今的地名 , 想像到当年代王城城廓的辽远与壮观 。

代王城遗址西南部为战汉时期王室贵族宫殿区 , 占地面积近5万平方米 。 宫殿区在层层迭高的台地上 , 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 断崖处可见宫殿基址 , 祭祀的人骨 , 灰坑 , 建筑的筒板瓦瓦当 , 生活用的盆、钵、鬲、罐、豆等器皿 , 随处可见 , 堆积甚多 , 宫殿区文化层厚达3米多 , 城区内战汉陶片 , 遗物俯拾皆是 , 是研究探讨代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 城墙保存尚完整 , 高3至12米不等 。 南部城垣保存最好 , 墙外可见成排的圆孔 , 为筑城夹棍留下的痕迹 。 墙外分布有御敌防守的马面11座 。 代王城城东、南、西三面分布着63座汉代封土墓 , 皆为当时王室贵族墓群 。

粪土当年万户侯 , 历史总是如此多变 。 随着蔚州城的崛起 , 代王城从国都、郡府的光环中走出来 , 逐步沦落为一个普通的集镇 , 正如民间所传说的“拆了代王城 , 建起蔚州城 。 ”至于说为何放弃了代王城 , 而在西二十多里处修建蔚州城 , 如今已无任何史料能够说明 。 对此有人提出“风水说” , 毕竟很牵强 , 实际上这样做的原因还是因为水患和军事的考虑 。 代王城的位置虽然位于蔚州盆地的中心 , 有其各方面的优势 , 但一座都市位于开阔的平原地带 , 从军事上来说是明显不利的;另外由于其周围河网密集 , 也必然为水患所累 。 这样的情况 , 壶流河南岸这块高高的台地 , 才成为后来修建蔚州城的首选之地 。

如今的代王城镇 , 就建在古代国都城遗址上 , 多为明清建筑 , 镇区的四堡四庄四街及所辖的三个行政村马家寨、北门子、城墙碾均坐落在古代国遗址上 。 和蔚州其他地方一样 , 保存了众多的明清古建筑 。 镇内原有八座古戏楼 , 现在仍有三座 , 其中的三面戏楼在蔚县众多戏楼中独树一帜 。 除此之外 , 还保存着众多的明清古民居、古寺庙 , 均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

斜阳草树 , 寻常巷陌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代王城 , 这座拥有近四千年历史的古代国都城 , 尽管已经沦为一个普通的小镇 , 尽管在历史的风烟中只留下了一些遗迹 , 但毕竟在历史上着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如果你有兴趣 , 完全可以拨开历史的迷雾 , 穿越几千年的时光 , 去领略它曾经的辉煌和深厚的内涵 。

实际上 , 我们做为后来人 , 从祖先那里继承的不仅是生命的血脉 , 更是一种精神或文化的源流 。 如果说我们的祖先有什么遗传密码的话 , 那么如代王城这样 , 至今依然挺立在大地上的文化遗迹 , 便是破解祖先遗传密码的钥匙之一 。 这些古老的遗址、遗迹 , 承载了我们祖先众多的信息 , 它就是祖先写在家乡大地上的文化遗嘱 。

如今 , 我们要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市 , 就需要树立一种文化自信 , 而这种自信正是来自于文化的深厚积淀与传承 。 这就需要我们去阅读破解祖先的文化遗传密码 , 去承接祖先的文化血脉 , 去呵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