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唯一佩服的人,是一个摆地摊的苦哈哈
诸葛亮唯一佩服的人 , 是一个摆地摊的苦哈哈// //
春秋末年 , 孔子学堂 ,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跟学生纵论历史 。 学生们讨论起了二百年前的齐国宰相管仲 。
子路同学首先发问:管仲曾经侍奉过齐国的公子纠 , 可公子纠死了后 , 管仲没有殉死 , 他还算得上仁义吗?
孔子老师一向教导学生轻命重义 。 有一次孔子经过陈国 , 陈国的西门被楚国攻破 , 楚国侵略者指挥陈国投降的良民修缮城门 。 孔子驾车路过此地 , 示意驾驶员子贡直接开过去 。
子贡提着缰绳问:“老师 , 您教我们的 , 碰到三个人就该下车 , 碰到二个人就该行礼 , 现在陈国城门人这么多 , 老师您不行礼 , 这是为什么?”
孔子回答:“自己的国家灭亡了都不知道 , 这是笨 , 知道了却不反抗 , 这是不忠 。 抗争失败 , 却不殉死 , 这是懦弱 。 眼前这些守城门的人 , 哪里有值得我行礼的?”
孔子通过这个故事教导学生:仁人志士 , 无求生以害仁 , 有杀身以成仁 。 人生一世 , 关键时刻要舍得死 。
可社会很复杂 , 同学们很滑头 , 子路同学尤其喜欢跟老师抬杠 。
既然抗争失败却不殉死的属于懦弱 , 那管仲就是懦夫 。 他侍奉齐国公子纠失败了 , 却舍不得死 , 算什么仁人?
孔老师摇摇头:“当年管仲辅助桓公九合诸侯 , 没有一次是靠武力实现的 。 他这才叫仁呀 。 ”(如其仁)
停了一下 , 孔子怕学生没记进去 , 加强语气重复了一遍:“这才叫仁呀!”(如其仁!)
孔老师的担忧是有根据的 。 子贡同学又举手发问:“管仲这个人不但不殉死 , 还效力于杀死自己主公的人 , 他怎么算得上仁者?!”
孔老师沉默了 , 子贡同学在班上最有钱 , 平时四处经商 , 能说会道 , 善于辩论 。 他很快抓住了老师的漏洞 。 管仲不但舍不得死 , 还效力于仇人 , 他的行为跟当服从楚国人的陈国俘虏有什么区别?
区别还是有的 , 但孔老师被学生们气昏了 , 也不想讲道理了 , 气愤地甩出一句:
“管仲相桓公 , 霸诸侯 , 一匡天下 , 民到于今受其赐 。 微管仲 , 吾其被发左衽矣 。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 自经于沟渎 , 而莫之知也?”
子贡同学 , 你还是太年轻太简单啊 , 当年管仲前辈辅佐齐桓公 , 称霸诸侯 , 一匡天下 , 是文可治国 , 武国安邦 , 亦可赛艇的贤人 。 到今天百姓还受其恩惠 。 要不是管老前辈 , 就是你们老师我 , 只怕要当一个披头散发左衽(左襟左开)的野人了 。 哪能坐在这里跟你们讲礼仪?所以说管仲先生不能像普通的匹夫匹妇一样 , 跑到山沟里去自杀 , 使天下无人知道他的名字 。
在拯救孔老师于野人之前 ,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管仲却活得像一个野人 。
诸葛亮唯一佩服的人 , 是一个摆地摊的苦哈哈// //
管仲 , 姬姓 , 管氏 , 名夷吾 , 字仲 , 据后人推断 , 他可能是周武王的弟弟管叔鲜的后人 , 如果这个推断正确的话 , 那历史就太有趣了 。 管叔鲜在封地管为乱 , 正是齐国的第一任国君姜尚平定了管叔鲜的叛乱 。 数百年后 , 管叔鲜的后人却要辅佐姜尚的后人称霸 。
虽然祖上也阔过 , 但到了管仲这一代 , 管仲混得实在不管用 , 他的父亲管严仲生平事迹史书无载 , 连跑龙套的角色都没混上 , 自然没办法让管仲有爹可拼 。 混着混着 , 管仲就混成了一位齐士 。 春秋时贵族分为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四级 。 管仲已经混到了贵族的最后一列 , 再退步就要掉出贵族的行列 , 进入到庶人队伍 , 不得不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
事实上 , 管仲同志确与人民群众打成了一片 , 尤其是与市场上的商人打成了一片 。
管仲下海经商了 。
作为一名士 , 虽然没有正式的职位 , 也没有祖萌可以依靠 , 但好歹也是大院子弟 , 跑去菜市场跟人讨价还价成何体统?
但管仲还是义无反顾的进入到商这个行列 , 原因很简单 , 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 。
天天跟着一班贵族子弟纵论天下 , 潇洒是潇洒 , 但回到家还是一样要饿肚子的 。
要么出去赚钱 , 要么呆在家里饿死 , 管仲义无反顾选择了前者 。 他也不是一个人独闯商场 , 有一个朋友愿意与他合伙一起做生意 。
这个朋友叫鲍叔牙 , 祖上也曾经是诸侯 , 到了鲍叔牙这一辈 , 也是处在士这个进步很难、退步很快的位置 。 据查 , 他跟管仲还是老乡 , 都是颍上人 。
既是老乡 , 又有相同的出身 , 他们很快走到了一起 , 当他们第一次相互拱手为礼时 , 大概也没有想到他们之间的交往会成为后世的典范 。 他们之间的友谊前无古人 , 后无…… , 这样伟大的友谊 , 据我所知 , 可能也就马克斯恩格斯的可以相提并论了 。
虽然都是没落贵族的后人 , 但鲍叔牙比管仲还要强一点 , 他比较有钱 , 看到管仲家里揭不开锅 , 就邀请管仲一起出来做生意 。
鲍叔牙出钱 , 管仲出人 , 合伙经营 , 赚取利益 , 共同分配 。 主要经营活动由管仲负责 。
据记载 , 他们主要的经营地点在南阳 , 还不是在都市里 , 因为是小本经营 , 只好在南阳的城郊摆点小摊 。 这种流动摊贩不受政府保护 , 可能还有城管之类的人来清理 , 更别提行业竞争很激烈 。 管仲同志又可能因为是士人出身 , 天天摆着一副老子落难至此的臭脸 , 跟周边的小贩以及市场上的顾客关系搞得很不好 , 经常跟人打架 , 不是他揍人就是人揍他 , 据管仲后来自己回忆 , 还是自己被揍得多一些 。 搞到后来 , 管仲有点被治服了 , 经常出现自己的摊点被人霸占 , 或者有人拿了东西不给钱之类的情况(三辱于市) 。
生意做成这样 , 是投资人鲍叔牙没想到的 。 让人感动的是 , 鲍叔牙从来没有因此埋怨管仲胆子小 。
鲍叔牙知道自己的这位合伙人并非久居商肆之人 , 他的才华 , 他的生命在等待着一个更宽广的舞台 。 (欲有所明也)
管仲练摊不成功 , 投资方鲍叔牙只好亲自出场 , 考虑到管仲同志一线营业能力不太强 , 鲍叔牙让他在后面出谋划策 , 搞搞商业策划 。 管仲感觉这个是自己的长项 , 也毫不客气的策划了数起商业案 。 搞了数回 , 鲍叔牙诚恳地对管仲说:咱们还是老老实实回去摆摊吧 。
史书没有记载管仲到底给鲍叔牙出了什么主意 , 综合起来看 , 大概是天晴卖雨伞,夏天卖棉袄之类的馊主意 。
管仲很不好意思 , 本想把平时所学运用到商业策划上来 , 没想到策划一个赔一个 , 他跟鲍叔牙道歉 , 表示以后一定吸取教训 , 争取早点想出赚钱的点子 。
看着本钱一点点变薄 , 鲍叔牙没有责怪管仲 , 反而安慰他 , 做生意就是这样的 , 有赚有赔 , 而且你出的主意都是不错的 , 只是形势突然有了变化而已 。
那就接着做生意吧 , 一回生二回熟 , 上了轨道总能赚钱的 。 可鲍叔牙渐渐发现 , 管仲这个人有点不上道 。 具体来说 , 就是爱贪小便宜 。 每次出去做生意 , 管仲都要找各种借口多分一些钱 。 颇有点干啥啥不行 , 拿啥啥不剩的气质 。
鲍叔牙每次都同意了管仲的分红方案 。 有时甚至主动提出让管仲拿大头 。 鲍叔牙并不是视金钱如粪土的土豪 。 可在别人提醒他管仲这个人不是厚道人时 , 他总是替管仲辩解 。 管仲不是贪 , 他家里穷又有老母要养 , 多拿一点也是为生活所迫 。
不以赚钱为目的的管鲍合营 , 这就是最纯真最仁义的中国合伙人精神 。
我常听说 , 如果决定与朋友创业 , 要么创业失败 , 朋友反目 , 要么创业成功 , 朋友反目 。 这是有着现实教训为基础的判断 , 因为这个世界上 , 管仲可能有 , 但鲍叔牙再也没有了 。
在南阳经营过一段生意后 , 我个人估计是鲍叔牙的本钱也被管仲赔光 。 管仲找到鲍叔牙 , 说 , 生意我看还是别做了 , 做下去希望不大 , 不如我们入伍去吧 。
男儿大丈夫 , 功名只向马上取 , 岂可躬身商贾间 。
诸葛亮唯一佩服的人 , 是一个摆地摊的苦哈哈// //
时正值齐襄公走出山东 , 迈向中原 。 齐国与鲁郑结成轴心国 , 四处征战 , 急需猛男加入 。
管仲跟鲍叔牙顺利入伍 。 两位都是士族 , 是春秋军队的重要招募对象 , 在诸侯们看来 , 士受过礼仪的教育 , 有爱国心有荣誉感 , 敢于打硬仗 , 平时又经常参加狩猎这样的准军事活动 , 素质还是过硬的 。
这些特点显然不是管仲大兵所具备的 。
管仲同志的身体条件大概还是差了一点 , 当年摆摊连城管都打不过 , 哪里上得了沙场 。 一开仗总是慢半拍 。 要是占上风 , 还能跟上大部队捞点战利品 , 要是形势不对 , 掉头撒腿就跑 , 这一跑倒有小贩见城管的速度了 。
关于逃跑 , 在春秋是有讲究的 。 我们知道 , 春秋主要是一群士在交战 , 换句话说 , 就是一群知识分子在战斗 , 知识分子的特点就是爱讲规矩 , 也称军礼 。 春秋的战场就有很多现代人觉得匪夷所思的规矩 , 比如不斩来使 , 打人家之前一定要打招呼(宣而后战) , 不设埋伏不搞偷袭(不以阻隘)等等 , 这其中 , 还有一条叫不逐北 , 就是说敌人要是逃跑了不能去追 , 非要追不可 , 那好 , 你追五十步 , 对方要是跑到一百步了 , 就不要追了 , 所以 , 逃跑五十步的可能是战术性撤退 , 逃跑一百步的才是真的逃跑 , 所以跑五十步的人是可以笑一百步的 。
当然 , 这些军礼都是先秦古老的规矩 , 春秋开场还有人遵守 , 到了后期 , 竞争越来越激烈 , 不讲规矩的越来越多 , 到了春秋末期 , 兵不厌诈的思想已经彻底取代军礼 , 以至到了战国时代 , 只有胜负 , 没有规矩 。
在齐国的战场上 , 管仲先生就是属于一跑就是百步开外的短跑高手 。 其速度让人望尘莫及 , 叹为观止 。
跑得多了(三战三走) , 大家都知道齐军里有个管跑跑 , 跟他在一起要特别小心 。 因为他一跑起来 , 连招呼都不打 , 常常把战友留给了敌军 。 这个倒霉的战友当然还是我们的鲍叔牙 。
好心人提醒鲍叔牙 , 小心你的这个老乡 , 别到时候被他坑了 。 鲍叔牙总是耐心地替管仲解释 。 管仲这个人不是胆小怕事 , 他之所以跑得快 , 是想着家里还有老母亲没有人奉养 。
因为随时准备着跑路 , 所以命虽然保住了 , 但也没立下什么功劳 。 管仲跟鲍叔牙就这样干了数年的大兵 , 最后还是以士的身份光荣退伍 。
生意老赔本 , 当兵不敢死 , 那只有去考公务员吧 。
找了一些熟人 , 走了一些门路 , 管仲混进了齐国公务员的部队 , 据他本人介绍 , 一开始 , 他当了一个养马的小官(尝为圉人矣) 。 起点跟无父无母的孙悟空一样的低 , 每天与马粪打交道 。
这种工作 , 一旦孙猴子明白过来 , 都要掀了桌子 , 反下天庭 , 可管仲同志连猴子都不如呀 , 连弼马温这个工作也没有保住 , 没干多久就被人炒了鱿鱼 。
人生豪迈 , 只好重头再来 , 紧接着 , 管仲又豪迈了数回 , 无一例外 , 被雇用方赶走了(三仕三逐) 。
三辱于市 , 三战三走 , 三仕三逐 , 挫折接踵而至 , 前途一片茫然 。 后人形容早期的管仲是郊野黑市一个无足轻重的商人 , 南阳一个潦倒穷困的无名小卒(鄙人之贾人 , 南阳之弊幽) 。
一本叫《说苑尊贤》的书中说的更不客气:管仲故成阴之狗盗也 , 天下之庸夫也 。
狗盗 , 庸夫 , 弊幽 , 贾人 , 逃兵 , 底层公务员…… , 这就是伟大政治家管仲至今为止取得所有的标签 。
这不是一个好的开端 , 但或许是一个正确的开端 。
孔子老师说:君不困不成王 , 烈士不困行不彰 。 庸知其非激奋厉志之始于是乎哉?
没有困境 , 君不成王 , 没有苦难 , 士无法彰显 。 困苦 , 正是我们奋发的开始!
在马圈里流连时 , 在战场上逃跑时 , 在市场与人竞价逐利时 , 管仲的未来 , 管仲的理想 , 在别人看来 , 不过是一个笑话 , 但在管仲的内心 , 已经像出港的巨船 , 扬帆启航 。
在内心的远航中 , 他并不是孤帆一片 。 韩信流落街头 , 受胯上之辱时 , 司马迁蜷身囚室 , 受胯下之刀时 , 姜尚手持牛刀 , 为人屠宰时 , 百里奚挥舞牛鞭 , 为人牧牛时……无数勇者航行在这片励练之海 。
继续奋斗吧 , 管仲先生 , 虽然你对自己的未来了然如胸 , 但我依然要说一句 。
你的前路很黑暗 , 你的未来很光明 。
欲知管仲的奋斗史 , 请关注本专栏《读懂春秋 , 就懂了当下之霸主的崛起》
- 刘先银悟《论语》中国文明古国离不开一个人,孔子都很佩服他
- 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乘坐风轮飞跃天堑,这本古书诸葛亮比演义还神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浅谈后诸葛亮时代的蜀汉政权:挣扎还是静待结局?
- 钩镰枪大破连环马:朝廷失去了灭掉梁山泊的唯一机会
- 曹操问徐庶诸葛亮是谁,徐庶只说了两句话,曹操:此人厉害
- 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寥寥数语便可以颠倒乾坤、纵横环宇
- 浅谈有关诸葛亮生平的六大疑案
- 从经济和军事上,浅谈姜维和诸葛亮的差距
- 隆中决策:诸葛亮战略上的失误与他的人生境遇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