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大战略与小聪明 , 时刻布满今人的耳朵或头脑 。 而在古代世界 , 任何努力创建帝国的人都离不开这两种行为模式 。 有时候显得相辅相成 , 有时候则显得异常冲突 。 一旦因外界和个人因素 , 控制不好尺度与平衡 , 就会在看似一样的事情上获得完全不同的反馈 。

13世纪成吉思汗与15世纪的也先太师 , 都曾经在今天的北京城下施展武力 。 但他们收获的结果却大不一样 。 前者看似有大战略 , 让后者显得是在靠小聪明投机 。 但事情究竟为何会演变为我们熟悉的样子 , 可能决定权并不在他们自己手里 。

农牧分界线上的矛盾城市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北京的地缘交汇特色 在元大都时代异常明显

早在北京成为各个帝国的首都之前 , 就已经以边防要塞的身份活跃于历史上 。 但即便是在辽国统治下 , 作为当时五京之一的幽州也不是特别出挑的城市 。 直到金国人将昔日的“南京”变成自己的中都 , 大多数人熟悉的北京地缘政治才开始发挥作用 。

一方面 , 金国的中都-元朝的大都-明清的京师 , 依然是游牧与农耕文化的交汇点 。 所以经常被由北南下的统治者视为理想治所 。 南来北往的商贾与军队 , 不断催生便捷的道路系统建设 。 哪怕是来自南方的明朝皇帝 , 也需要通过这里来招募蒙古士兵 。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唐朝时的幽州城地图

但在另一方面 , 人口爆炸塑造了古代世界所少有的超级大城市 。 这在根本上是与这座城市的建城初衷背道而驰 。 因为过多的人口在守城战中将更快消耗掉战略储备 。 而为了保护这些人口建造的漫长城墙 , 也需要更多军队防御 。 这就让北京的城市规模 , 从辽金开始就不断扩大 。 任何从西北或东北方向南下的军队 , 都无法放过或者说是彻底绕开此地 。

因此 , 无论是攻城者还是守城者 , 在面对这座城市时都需要动一番脑筋 。 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 , 成功将会使自己名垂千史 。 但若是缺乏必要准备 , 失败也会将自己永远钉在那供人嘲讽的耻辱柱上 。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辽-金-元-明清时代的北京城对比

成吉思汗的大战略升级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金国中都是蒙古帝国的重点进攻目标

13世纪 , 已经统一草原地区的蒙古帝国 , 开始南下攻打他们仇视已久的金帝国 。 意气风发的草原骑兵 , 在野狐岭击破了金国人的北方防线 , 准备直接攻取他们的中都 。 但头一次遇到如此大规模城市的他们 , 还需要经过多次用兵才能得偿所望 。

由于金国的大部分野战军已在野狐岭之战中被报销 , 蒙古人的此次南下并没有受到多大阻碍 。 他们顺利的冲过居庸关 , 让骑兵在金国中都城下驰骋 。 但因为需要分兵其他地区 , 蒙古军队此次的只有10000-20000兵力可用于攻城 。 他们在成吉思汗主政后 , 曾经多次拿下西夏人的城市 , 还在日常围猎中尝试模拟攻城训练 。 但对于中都这样的大城 , 还是缺乏有效经验 。 包括成吉思汗自己都没有料到 , 他的此次冒进将会遭遇挫败 。 在分出很多人马进行粮秣搜集与劫掠行动后 , 进一步被削弱的部队开始强攻城市 。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金国的中都城市复原

此时的中都城守军约有20000多人 , 加上临时征集的城市人口 , 已经在总数上超过了成吉思汗的分队 。 但他们还是需要防御35里长的城墙和12座城门 。 虽然城墙本身高达4丈 , 却会迫使守军分散兵力布置 。 好在城墙外本身还有3道壕沟拱卫 , 让蒙古人也不能轻易的攀爬城墙 。 更重要的是 , 蒙古军队里缺乏专业步兵和工程部队 。 所以 , 强攻城门就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

金国守军的做法则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 他们在夜里多次进行小规模偷袭 , 扰乱敌军的作息 。 甚至将部分企图迂回的骑兵吸引到了城市的南面 , 并在城门后的街道上埋伏了重兵 。 当蒙古骑兵冲入城后 , 被街上的拒马挡住去路 。 接着 , 手持长枪的步兵开始出动迎击 。 守军更是纵火焚烧街道两头的房屋 , 并推倒墙壁来进一步阻塞前进路线 。 蒙古骑兵被迫从这个看似是机会的地方撤走 。 他们此后在城市周围大肆劫掠 , 并赶在金国的南方部队抵达前撤回了北方 。 金国人因此宣布自己获得了对成吉思汗的大胜 。 但所有明白人都心里清楚 , 中都这样的大城市其实防御困难 。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守卫城池的金国军队

1213年 ,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的大部分主力南下 。 此时金国已经重建了居庸关防线 , 却被蒙古人成功的迂回到南方 。 就和之前的野狐岭一样 , 金国野战军在前后夹击中全部崩溃 。 为了坚守中都 , 金国人几乎撤出了其他边境上的部队 , 全部向今天北京的高粱河一带集结 。 结果这些以动员步兵为主的力量 , 在高粱河与成吉思汗隔桥对峙 。 尽管努力保持没有崩溃 , 却屡屡被机动性强的蒙古骑兵击败 。

更要命的是 , 由于整个边境防御空虚 , 蒙古人可以从那里直接南下 。 他们的骑兵分三路进入了辽东、河南与山东 , 大肆破坏金国人的经济与军事基地 。 金国的大部分军队却为了防御中都而被困死在高粱河边 。 因此 , 成吉思汗没有直接发起对中都城墙的强攻 , 就在战略上逼迫对手乖乖就范 。 当蒙古骑兵在各地抢的盆满钵满 , 云集在中都的几十万军民却陷入了饥荒 。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蒙古人使用骑兵优势 不断封锁和消耗中都的资源

最终 , 金国方面被迫与蒙古媾和 。 在献出了包括公主在内大量的人口和马匹后 , 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之际 。 但金国高层也就此看出了防御中都是一盘死局 , 选择南下河南建立新都 。 这也等于将帝国在黄河以北的全部领地拱手让给了蒙古人 。

1214年 , 得知金国朝廷南迁的成吉思汗再次挥师南下 。 金国方面再次将大量部队部署在中都据守 , 却很快面临后勤困难问题 。 当负责运输粮食的援军被蒙古人野战击败后 , 大量在边境上的契丹与汉儿军户选择了投靠新主 。 他们为蒙古帝国带来了自己的首批专业步兵和攻城部队 。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穷途末路之际 不少契丹与汉儿军队投诚了蒙古帝国

最终在1215年 , 具备强攻能力的蒙军开始收割垂涎已久的金国中都 。 蒙古人一面继续以骑兵封锁城市 , 切断了来自南方的漕运 。 另一头用大量的投诚部队 , 猛攻中都的城墙 。 虽然守军继续有过顽强的抵抗 , 终究因饥饿和士气崩溃而彻底失败 。 蒙古人将城内的剩余物资都搜刮一空 , 并纵火焚烧城市 , 彻底将其摧毁 。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经过多次攻略 成吉思汗终于得以进入中都

也先太师的小聪明失算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1449年 瓦剌蒙古的也先再次率军兵临北京

在成吉思汗的军队攻取中都后的234年 , 又一支蒙古大军开始南下燕云 。 他们在首领也先的带领下 , 已经在之前的土木堡战役中摧毁了明朝的北方野战部队 , 甚至俘虏了英宗皇帝 。 但这次久违的蒙古南下大规模南下作战 , 最终却成为了明朝官方歌功颂德的极佳案例 。

参照成吉思汗当年的三次中都作战 , 1449年的瓦剌人攻略北京 , 其实只相当于前人的首次试探性攻击 。 此时的明朝遭遇了类似金国在野狐岭的失败 , 位于居庸关的第二道防线也被进攻者迂回而过 。 但真正让其伤经动骨的消耗还远未开始 。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也先的北京之战与成吉思汗首次攻打中都类似

作为守城全权指挥的于谦 , 在策略布置方面与当年的金国也没有任何区别 。 一方面集中尽可能多的粮食输入城内 , 同时发动市民对很多城墙段进行加固 , 将许多原本还是夯土建成的墙面换成石砖 。 最后 , 重组北京城内的禁军残部 , 并通过大运河沿线进行大量的增兵 。 除了将驻防河南的军队被调 , 还让山东等沿海地区的防备倭寇部队赶来增援 。 最后是运送江南粮食物资的淮南、南京和浙江援军 。 甚至因为军械不足 , 派人去土木堡的旧战场上寻觅可以回收利用的武器 , 并让南京方面拿出了朱元璋时代留下的盔甲库存 。

但以上增援中的大部分人力和物力 , 其实都没有赶上后来的城防战 。 所以 , 明军方面只能以北京城本身为依托布阵 。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大部分明朝援军其实也没能赶上北京之战

至于作为进攻者的也先 , 实际上也没有十足的攻城把握 。 而且和成吉思汗早期的蒙古帝国一样 , 他的瓦剌系军队也缺乏专业步兵和工程人才 。 尽管作为昔日元上都的哈尔和林得到重建 , 但这个时代的蒙古人已大都缺乏攻城战的历练 。

甚至从根本上而言 , 也先的设想中也没有对北京城的强攻计划 。 因为他原本期望用手里的明英宗作为政治正确武器 , 逼迫明朝与其签订有利的合约 。 这也使得其在后来被迫发起的进攻中显得非常无助 。 因为明朝有着金国所没有的文官集团 , 通过拥立景泰帝作为新首脑的方式继续抵抗 。 当也先发现这点而开始采取其他办法时 , 已经处于准备沿着不足的状态 。 甚至连继续在居庸关据守的明军都没空搭理 。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北京保卫战就是第一次中都之战的翻版

也是由于双方实际上都缺乏足够的人手 , 所以北京保卫战的全程就类似当年蒙金首次中都之战的翻版 。 也先的骑兵在没有步兵和攻城部队的支援下 , 只能选择强攻各处城门 。 明朝守军也自然将大部分力量集中在城门附近据守 。 在极度不利于骑兵发挥的狭小空间内 , 使用密集的弓弩和火器射击 , 逼退也先的部众 。 当瓦剌人开始分散收集粮秣 , 城内的守军也会发动一些夜袭来干扰对手的作息与部署 。 最终 , 意志更不坚定的也先选择撤退 , 让明军获得了以一场政治意义远胜军事价值的胜利 。

也先如果有足够的决心与兵力 , 完全可以将战争继续下去 。 因为在大量的明军部队抵达京师后 , 很快就会从补给者转变为消耗者 。 而瓦剌骑兵则通过首次南下 , 基本摸清了北京周围的情况 。 如果双方的高强度对抗持续下去 , 明朝可能又不得不抽调其他边区的部队增援 , 使得边境顾此失彼 。 到时候 , 就是也先不派人直接攻城 , 也可以像成吉思汗第二次围困中都那样获胜 。

然而 , 也先在南下时根本没有成吉思汗当年统领草原后的控制力和资源 。 这也注定了他只能在北京城下卖弄自己的小聪明 , 而不能像前人那样看上去充满了大战略 。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也先很难组织起蒙古人发动的后两次中都之战

起点差距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瓦剌蒙古人起源于成吉思汗时代的克烈部

事实上 , 也先和他的瓦剌势力 , 绝非不懂得大战略的蛮夷之辈 。 作为其部族源头的克烈人 , 在成吉思汗时代就是帝国内的重要“参股者” 。 在也先早年的势力扩张行动中 , 也表现的非常有章法 。 瓦剌人不仅屡屡击败和压缩东面的鞑靼部落 , 还一度占据半个西域 , 并通过联姻等手段控制了河西走廊与河套部分蒙古小势力 。 兵锋最远抵达辽东的女真人聚居区 。

因此 , 在也先觉得自己可以同明朝翻脸前 , 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明朝在西部和北部的全部贸易线路 。 为了尽可能的将河西走廊路线上的商团 , 迁移到北方的草原路线 。 瓦剌人甚至胁迫臣服自己的哈密帮忙 , 将来自中亚撒马尔罕的商团带到自己的直属领地 。 这等于是在直接干涉明朝苦心建立的朝贡体系秩序 。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瓦剌人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明朝西北贸易

当然 , 因为源自克烈部后人 , 包括也先在内的瓦剌执掌者们都缺乏蒙古黄金家族血统 。 这就让其在蒙古内部秩序的重建中处于不利位置 。 甚至还有部分东蒙古部族 , 直接将曾经属于突厥系的克烈后人们视为“非蒙古的外族” 。

因而 , 也先控制下的瓦剌可以盛极一时 , 却始终无法真正统领整个草原 。 这也在外战中严重限制了瓦剌军队的动员力与执行力 。 一旦瓦剌本部人马遭遇过度损失 , 那么就可能遭到其他部族的反攻倒算 。 这就进一步限制了也先打整体战的能力 。 也是也先在南下征伐中跟依赖“小聪明”而非“大战略”的最根本原因 。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与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

瓦剌人盛极一时 却始终无能统领草原

很快 , 也先在北京保卫战后开始将重心重新放在草原问题上 。 他自称“大元田盛大可汗” , 准备重新整顿草原上的权力格局 。 他自己也因此被不满者暗杀 , 造成了瓦剌部族内部的分裂 。 缓过神来的东蒙古鞑靼 , 在之后的一个世纪里得以复兴 , 并接过了威胁明朝边境的战略位置 。 而他在战后主动放回去的明英宗 , 也忙于重新抢班夺权 , 清算了景泰帝与于谦 。 明朝在就不再具有任何反击瓦剌直系势力的能力和欲望 。

今人复盘古代战争的胜负得失 , 经常会从单纯的结果出发 , 来对当事人水平进行三六九等的分类 。 但决策者的发挥好坏 , 往往由其所处起点高低与掌控资源多寡决定 。 脱离了基础和背景 , 一切分析就会沦为扯谈 。 成吉思汗与也先的差异 , 就是基础决定天花板上限的直接表现 。 数次发生在北京的大战 , 则是现象本身所释放出来的绚丽历史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