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初唐时期 , 唐王朝消灭百济、高句丽之后 , 占领了辽东和整个朝鲜半岛 。 其中 , 百济和高句丽被灭国不复存在 , 新罗成为大唐羁縻州都督府 , 所谓的朝鲜前三国时代结束 。

但是很快 , 朝鲜半岛大部分被新罗占领 , 新罗王虽然仍然接受唐王朝封王和任羁縻州都督的双重册封 , 但唐王朝实际统治范围只保持在朝鲜半岛北部 , 新罗占据了平壤、大同江以南的区域 , 更像是一个藩属国 。

让我们根据史书记载 , 还原唐王朝是如何几乎无声无息的失去了大半个朝鲜半岛 , 当然 , 只能根据中国的史书 。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 , 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

(唐朝新罗战争前以及盛唐时期朝鲜半岛形势)

【唐朝新罗战争的起源】

早在李渊时期 , 辽东及朝鲜半岛上三个政权高句丽、新罗、百济就接受了唐王朝的册封 , 高句丽王是辽东郡王 , 百济王是带方郡王 , 新罗王是乐浪郡王 。 辽东、带方、百济的名字都是来源于当年东汉在这个区域设置的郡县名称 。

高句丽和百济都是来自中国东北的扶余 , 天然的就结成盟友对付朝鲜半岛本土出身的新罗 , 而新罗与这两个政权多年征战也结下了很深的仇恨 。 在高句丽、百济的联合攻击下 , 新罗已经难以支撑 , 贞观初期向大唐求援请求调解 , 李世民派了一个叫朱子奢的大臣去三国走了一圈 , 此人“雅有仪观” , 就是仪表堂堂又有学问又会说话的一个人 。 这个朱子奢去了那边 , 又讲学又接受送的美女 , 效果很好 , 三国上表谢罪 , 新罗逃过了一劫;

后来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掌权 , 又和新罗打了起来 。 这次李世民派人去调解 , 渊盖苏文翻出了旧帐 , 说前隋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新罗趁机占了五百里的土地 , 不肯罢兵 。 李世民于是亲征辽东 , 给了高句丽重重一击 , 虽然并未灭亡高句丽 , 却再次挽救了新罗;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 , 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

(吉林集安高句丽王陵)

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 , 采取了海陆并进、骚扰消耗高句丽的策略 , 先去渡海攻打百济 。 新罗此时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 配合唐军共同作战 , 具体起到多大作用史书上没有记载 , 但明显不是战斗的主力 。

苏定方灭百济后 , 唐王朝在百济故地设置了熊津等五个都督府 , 并把新罗国整个设置为鸡林州(大)都督府 , 当时的新罗王金法敏是鸡林州大都督(661年) 。 这时起 , 朝鲜半岛南部已经属于大唐版图范围之内了;

但百济旧地很快就发生叛乱 , 熊津都督府借助新罗的力量顶住了叛军的第一波攻势 , 唐王朝派军渡海平叛 , 白江口一战大破百济和倭国联军 , 重新恢复了在百济的统治 。 之后为了集中力量对付高句丽 , 任命以前的百济太子为熊津都督 , 让熊津与新罗结盟 , 唐军随后撤出 。 而熊津都督府失去了唐军的驻守 , 也无唐朝将领 , 新任命的熊津都督因为恐惧新罗不敢赴任 , 原百济旧地逐渐被新罗控制 。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 , 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

油画《白江口海战》

又过了几年 , 唐王朝消灭了高句丽 , 设置安东都护府管辖辽东和朝鲜半岛 , 最初的治所在平壤 , 高句丽旧地分为九个都督府 , 加上百济旧地的熊津等五个都督府 , 安东都护府共计管辖十四个羁縻州都督府 , 由薛仁贵率唐军2万负责镇守 。

这时是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 , 理论上讲 , 虽然新罗王是有王爵封号 , 但整个辽东和朝鲜半岛已经属于安东都护府和鸡林州都督府管辖范围之内 , 算是大唐的领土了 。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 , 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

(薛仁贵)

【唐朝新罗的七年战争】

新罗被大唐从高句丽和百济灭国的威胁下解救出来 , 却不甘心自己没拿到其他好处 , 就在背后做了很多事情 。

高句丽灭国后的第二年(669年) , 一个叫钳牟岑或者叫剑牟岑的高句丽将领起兵造反 , 拥立高句丽王的后人为王 。 唐高宗李治派兵征讨 , 在辽东数次大破叛军 , 并俘虏了新罗援兵2000人 。 叛军战局不利发生了内乱 , 高句丽王杀了钳牟岑这位朝韩两国后来确定的民族英雄 , 逃到了新罗 。 新罗接纳了高句丽王 , 这标志着唐王朝和新罗的同盟关系开始破裂 。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 , 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

叛乱对安东都护府的影响并不严重 , 于是第三年(670年) , 薛仁贵被派到西北对付吐蕃 , 安东都护府的力量再次被削弱 。 这年开始 , 新罗不再是在背后支持高句丽反叛势力 , 而是赤膊上阵 , 直接发动了对唐朝的进攻 , 双方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唐朝新罗战争 。

战斗烈度仍然不强 , 唐王朝当时主力部队在西域对付吐蕃 , 并刚刚有过薛仁贵大非川之败 , 正在西域重新集结力量 , 没有更多的部队能够用于辽东 。

于是 , 唐军安东都护府留守部队主要在辽东与高句丽叛军作战 , 并用了近四年的时间才完全消灭高句丽叛军 , 叛军残余逃到了新罗;而同时新罗军在攻打熊津都督府 , 并全部占领了百济旧地 。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 , 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

具体的战斗记录并不详细 , 只有672年冬“左监门大将军高侃大败新罗之众于横水” , 好像唐军在前几年只有这一次与新罗的正面交锋过程;

消灭高句丽叛军之后 , 唐王朝也逐渐能够腾出手来 , (674年)任命刘仁轨为讨伐新罗的总帅 。 刘仁轨出马果然效果非凡 , 第二年“仁轨率兵径度瓠卢河(临津江—汉江) , 破其北方大镇七重城(汉城北)” , “斩获甚众” , 取得了战略性的突破 , 把战火烧到了新罗境内 。 之后刘仁轨被调回国内 , “诏李谨行为安东镇抚大使 , 屯买肖城 , 三战 , 虏皆北” 。

中国史书上就记载了这几次战斗 , 新罗的实力与之前的高句丽以及现在的吐蕃差距太远了 , 没有必要多用文字描述 。 而古代高丽史书《三国史记》中记载了李谨行率领的唐军二十万在买肖城败于新罗手中 , 缴获战马三万三百八十匹 。

这个记载明显是有问题的 , 当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不过“士十万 , 马万匹” , 李谨行当时是左监门卫将军 , 是个从三品的武将 , 整个唐王朝也没有哪个武将一次性能够统御二十万大军 。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掌三镇节度使军力不过十五万 , 而平叛军队最多时九节度围攻相州也不过号称六十万大军 , 任何一军也不过数万人 。

所以 , 不管是从立场的角度还是从逻辑的角度 , 《三国史记》这个记录都不可信 。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 , 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

《三国史记》

根据这几次战斗记录可以分析 , 唐王朝开始的军队并不多 , 应该只是安东都护府驻军 , 最多不超过2万人 。 初期忙于在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平息高句丽叛乱 , 无力救援熊津都督府 , 甚至当时任命前百济太子为熊津都督 , 就已经有了放弃熊津都督府的想法 。 而熊津都督府既无唐军驻守 , 也无唐将统领 , 原来的百济士兵战斗力不强且无战意 , 被新罗占领不可避免;

后期刘仁轨为帅之后 , 应该是补充了一些军队 , 但从当时薛仁贵仅仅统御了五万军队就敢上高原与吐蕃交战 , 在朝鲜半岛新增的唐军主力应该也不过几万人 。 刘仁轨七重城大胜之后 , 把军队交给李谨行统御 , 自己单身或者带着部分久战的士卒回国 , 李谨行手中兵马最多不过五万 。

新罗在七重城丢失之后 , 李谨行率军南压到了买肖城 , 并在此驻守 , 这明显就是当年灭高句丽的旧态势:唐军驻守在边境防止敌军反扑 , 一旦主力部队跨海从新罗背后攻击 , 新罗必将亡国 。

新罗知道自己的局势危险 , 于是在买肖城下与唐军碰撞了三次 , 应该是试探性进攻 , 延缓唐军可能的进攻 , 三次皆败 。 这个过程唐军属于防守作战 , 应该也是斩获不多 , 只能说是双方的战略目的都达到了 , 新罗拖延了李谨行的进攻时间 , 李谨行在新罗境内站住了脚跟 。

这段时间里 , “新罗遣使入朝献方物 , 伏罪 。 赦之 , 复其王金法敏官爵” , 唐朝新罗战争就此结束 。

皇帝都说不打了 , 李谨行只能退兵回辽东 , 之后迅速被调往西北 , 朝鲜半岛北部再次呈现真空状态 , 新罗趁机向南发展 , 一直到平壤、大同江以南 。 唐王朝和新罗的边境就此确定 , 几乎一直持续到了唐王朝灭亡 。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 , 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

【到底谁胜谁败?】

一场持续七年的战争下来 , 双方都说自己胜利了 , 主要原因就是唐王朝放弃了平壤、大同江以南的地区 , 安东都护府的也转移到了辽东 。 于是 , 就有人说是唐朝败了 , 被撵出了朝鲜半岛 。

分析当时李治的心态为什么会下这个决定放过新罗 , 就要清楚如果继续以灭亡新罗为目标唐王朝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如果增兵准备一次性解决 , 随着军队向南推进 , 后勤补给路线的不断延长 , 已经残破的高句丽旧地很难保证差不多十万大军的后路 , 尤其是高句丽反叛刚刚被平息 , 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要么是无人区 , 要么是叛军策源地 。 而新罗腹地多年未经战火 , 还保持一定的力量;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 , 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

如果采取消耗新罗 , 然后渡海两路夹击的灭高句丽旧策 , 就会在安东都护府倾注大量的注意力 , 并需要一个李绩那样的帅才主持 。 而大唐当时正在准备与吐蕃的战略决战 , 必须把精力转移到西北 。

这时 , 新罗王的请罪奏疏到了李治的案头 , 这个软弱无能的帝王就做出了这个错误的决策 , 面子既然有了 , 那些穷乡僻壤丢给新罗这个藩属国也是可以接受的 。

加上当时深受李治信任的宰相张文瓘劝谏“比为吐蕃犯边 , 兵屯寇境 , 新罗虽未即顺 , 师不内侵 。 若东西俱事征讨 , 臣恐百姓不堪其弊 。 请息兵修德以安百姓 。 ”这里至少一句话打动了李治 , 目前解决吐蕃威胁迫在眉睫 , 而新罗只是不顺 , 还远远达不到当年高句丽桀骜不驯的程度 , 更没那么大胆子琢磨大唐的核心利益 。 在不能很快解决其中一个问题的时候 , 先解决首要矛盾 , 把次要矛盾放一放是可行的 。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初唐时的一次战略失误 , 把流血牺牲打下的朝鲜半岛拱手让给了新罗// //

(唐高宗时期唐王朝版图)

于是 , 从大唐的角度来看平叛取得了胜利 , 羁縻州划分的变化对大唐人也没有什么影响 , 只是鸡林州都督府范围扩大了一些而已 。 但在我们后人看来 , 是大半个朝鲜半岛白白丢给了新罗 , 这可能也是新罗认为自己是胜利者的原因 。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 , 妄图以古喻今 。 理工男读历史 , 欢迎关注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