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回到历史现场

作家李克定的志向是进入历史现场 , 取平视甚或俯视的态度 , 站在一个历史高点上鸟瞰他笔下的人物和事件 , 考证之 , 审视之 , 拷问之 , 用类似“史笔”的准确和审慎 , 试图追踪、还原历史的本来 。 因此 , 《戊戌变法》是一部讲究客观和准确、摒弃夸饰、具有科学精神的长篇历史小说 。

作家李克定早年以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名世 , 此后沉寂多年 , 总是深居简出 , 像是桃花源中人 , 不知有汉 , 无论魏晋 。 读完《戊戌变法》一书后 , 我不得不说 , 李克定以其冷静和深刻 , 俨然把自己塑造成一位独到的历史小说作家 。

我认为 , 从体制上来说 , 分封制转折为秦始皇集权制之后 , 由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开启的晚清新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转折性事件 。 戊戌年这场短命的变革由是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有肇始意义的华彩乐段 , 尽管它已成陈迹 , 但其中潜藏的思想能量和精神方向仍在 , 期待着某个有识者把它激活 , 呈现于当今世人 。 那时的中国 , 正像一艘陷于惊涛骇浪中的旧船 , 需要转变航向 , 驶向一个安全的航道 。 但这谈何容易 , 从权贵到知识界到普通百姓 , 大都沉疴在身 , 权力和思维的惯性左右着人们的目光 。 在这种情势之中 , 少数睁开眼看世界的人试图改变现状 , 终陷于泥淖而不能自拔 , 或逃亡东瀛 , 或引颈就戮 。 令读者掩卷思索的不是这场变革如何轰轰烈烈摧枯拉朽 , 而是它竟如此肤浅、潦草 , 不能触及根本 。 这场变革从发生到结束只用时103天 , 白驹过隙般短暂 , 结局又是那么惨烈和血腥 。

笔者曾看到某些作品说光绪皇帝为康有为设秘密通道 , 二人可随时会面 , 帝、后似势均力敌 , 如两军对垒剑拔弩张 , 这果然热闹 , 惜不是事实 。 笔者更相信该书的叙述 , 康有为请学士徐致靖上奏推荐之后 , 有了光绪的召见 。 康建议设制度局 , 从法律、制度变起 , 光绪受到感动 , 但又觉与小臣论权要之事似有不妥 , 况且人事权在太后手里 , 便结束了谈话 。 整个变法期间 , 一个宁死不做亡国之君的青年皇帝 , 想有一番大作为 , 呼应他的却只有这个工部候补主事 , 两人也只有这场一个半钟点的面谈 。 反向的力量悄无声息地把某种新的可能性撤销于无形 。 因此之故 , 虚构帝后间的激烈冲突反落入俗套 。

对于康有为的学问、道德、胸襟、人格 , 该书亦以历史真实为准绳 , 不夸饰 , 不美化 , 不随意杜撰 , 目的是切中肯綮 , 准确描画出人物的精神成色 。 小说中的康有为有远见卓识 , 以为胸中皆是真理 , 唯他可救中国于倒悬 。 其法除编译出版外 , 就是用各种办法求人帮忙上折子 , 换来的却是屡为政敌殴辱教训 , 但他矢志不渝 , 屡败屡战 , 即便大势已去 , 他也不甘罢休 。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人物的性格、意志以及他们之间的博弈 , 把这场变革发生和匆匆结束的必然性写了出来 。 好像中国历史走到这里 , 非如此不可 , 且一步接着一步 , 直待未来某一天有惊人一跃 。

该书叙述上的特点我以为是老成持重 。 作者属“硬派”作家 , 多写坚硬的事实如上奏、廷议、召对 , 以及大臣们对皇帝旨意的阳奉阴违、潦草应付 , 保守派对康党的攻击、诬陷、下三滥式的人身袭扰 。 这是一种笨拙的不讨巧的写法 , 但它直抵事物根本 , 鞭辟入里 , 反令读者唏嘘 , 甚或拍案而起 , 发一声断喝——你穿越过去又怎样?仍是无可奈何 。

作者:了我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