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千古名篇赏读: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四月 , 鲜花盛开;四月 , 暖风和煦;四月 , 风情万种 。 四月 , 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 是燕在梁间的呢喃 。 四月未来 , 但四月已在心中 , 独自盛开 。

“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 , 不知转入此中来 。 ”哲学诗画每次读到“人间四月芳菲尽”这句时 , 总慨叹春花易落 , 流水无情 , 青春不在 , 四季轮转 , 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就会从心底涌出 。


原创 千古名篇赏读: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原创 千古名篇赏读: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今天周六 , 咱们就跟随着这种感觉重新品读下白居易的这首名诗吧!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 , 不知转入此中来 。

译文: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 , 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 , 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


原创 千古名篇赏读: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原创 千古名篇赏读: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名家赏析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言绝句 。 诗中写出了诗人的所见所感 , 表达了他发现美景的惊讶与欣喜 。 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 , 天真可爱 , 活灵活现 。 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 , 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 , 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 , 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 , 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 但细读之 , 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 , 却写得意境深邃 , 富于情趣 。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 , 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 , 正属大地春归 , 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 , 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 。 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 , 诗人在登临之前 , 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 , 而恼怒 , 而失望 。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 , 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 , 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 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 , 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 , 突变到惊异、欣喜 , 以至心花怒放 。 而且在首句开头 , 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 , 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 , 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 , 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 , 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 , 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 , 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 。 “长恨春归无觅处 , 不知转入此中来 。 ” 诗人想到 , 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 , 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 , 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 , 原来春并未归去 , 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 , 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


原创 千古名篇赏读: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原创 千古名篇赏读: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因白居易而生的“长安米贵”

贞元三年(787年) , 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都长安 , 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 。 顾况看到诗稿上的“居易”二字 , 开玩笑地说:“长安米贵 , 居住不容易啊 。 ”等到他翻看诗稿 , 读到“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句子时 , 连声叫好 , 并说:“文采如此 , 住下去又有什么难的!”后用“长安米贵”形容大城市物价昂贵 。


原创 千古名篇赏读: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原创 千古名篇赏读: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描写四月的诗句 , 除了白居易的这首 , 还有: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萎蒿满地芦芽短 , 正是河豚欲上时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杜牧《江南春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