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缘何废掉长城?

长城再坚固 , 也无法保障国家的安全 , 惟有“养好”百姓 , 让他们高兴 , 才会得到治国之本 , 边境自固而无忧 。 这就是“众志成城”的意思 。 康熙帝决策废弃长城 , 实际是拆除了分割广大汉人与“三北”少数民族的一道隔离墙 , 不再有内外之分 , 迅速形成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

长城宛如一条游龙 , 横亘东西万余里 , 雄踞于北方广阔草原与千万亩耕田之间 。 虽然它早已化为历史的陈迹 , 却是中华民族引为自豪与骄傲的象征 , 历代沿用长达两千余年 , 至清康熙时 , 长城终被废弃 。 那么 , 康熙帝为何废长城?


康熙皇帝缘何废掉长城?

康熙皇帝缘何废掉长城?// //

秦筑长城 , 别内外 , 界“中国”

当秦始皇吞并六国、大行“包举宇内”之志时 , 其宿敌匈奴正纵横于北方辽阔的草原上 。 早在战国时 , 匈奴铁骑不断劫掠内地 , 地处北方的赵、燕、秦三国深受其害 , 遂各筑长城防御 。 秦统一天下后 , 利用三国故长城 , 连为一体 , 西展至临洮 , 东延至辽东 , 筑成万余里的土石防御工程 , 其主观意图是用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内侵 , 但长城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 已远远地超出了单纯的军事用途 。

长城外 , 从西北 , 经北部 , 到东北的西部 , 简称“三北” , 是广袤万里的草原地带 , 由游牧民族占据 。 长城之设 , 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民族同游牧民族的分隔 , 于是在古人的认识中 , 就形成了“内外”这样一个新的政治地理概念 。 正如《后汉书》所说:“天设山河 , 秦筑长城……所以别内外 , 异殊俗也 。 ”秦修筑的长城 , 同自然界的山河一样 , 是区分内外民族与文化的分界线 。 此后历代官方乃至民间所说的“内外” , 概以长城为界 。


康熙皇帝缘何废掉长城?

康熙皇帝缘何废掉长城?// //

长城之设 , 逐渐引起人们“中国”观念的重大变革 。 早在西周时已使用“中国”这个称谓 , 但它与当代以中国为国名完全不同 。 西周所称“中国” , 是指西周王室居于众部族及诸侯的中心地域 , 即“天下中心之国” , 后推而广之 , 凡遵奉周礼的诸侯国 , 统称为“中国” , 这里既包含血缘亲族 , 又包含不同地域的非血缘的政治文化同一体 , 但最根本的内涵 , 还是以文化异同来加以区分的 。 秦并六国 , 废分封 , 置郡县 , 全国统于中央 , 不分地域 , 不分文化异同 , 凡属郡县辖境 , 均在“中国”的疆域之内 。 长城的出现 , 改写了“中国”政治地理及国家疆域的旧概念 , 将所辖北方疆域一直推进至长城脚下 , 这意味着秦代“中国”已突破此前的狭小范围 , 其地域空前扩大 , 人们对“中国”的认识也逐渐放大 。 《汉书·西域传上》写道:“秦始皇攘却戎狄 , 筑长城 , 界中国 。 ”这段话 , 生动地概括了长城修筑后人们对“中国”的新认识 。 “界中国” , 就是长城“为中国之竟(境)界也” , 即指华夏民族与长城外游牧、渔猎民族地区的分界线 , 而并非国界 。


康熙皇帝缘何废掉长城?

康熙皇帝缘何废掉长城?// //

历代修长城 , “大一统”受阻

秦始皇统一中国 , 开创了中国“大一统”的崭新局面 , 这是商周以来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 “大一统”指以一统为大 , 原为儒家的政治主张 , 孔子著《春秋》 , 意在尊崇周王 , 反对国家分裂 , 维系全国一个政权、一个统治者 , 这就是“大一统”的本义 。 秦修长城 , 就把“大一统”扩展到长城脚下 。 汉以后历代能否突破秦的局限 , 将“大一统”发展和扩大到长城外 , 关键取决于能否真正统一长城外“三北”地区的诸游牧民族 。 历代王朝所称“外患”“边患” , 几乎无例外的来自这里 , 二十四史中留下了难以计数的记录 。

自秦至清初 , 上下两千余年间 , 生息在“三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与渔猎民族十分活跃 , 例如匈奴、乌桓、鲜卑、氐、羌、党项、回纥、高句丽、突厥、蒙古、契丹、女真、满洲等 , 都在不同历史时期 , 频频进攻中原 , 构成对中央王朝的长久威胁 。 因此 , 历代王朝承袭秦制 , 反复修筑长城 , 以其为国家安全之保障 。 比较各代修长城 , 又以明朝为最 。 自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筑山海关 , 迄至崇祯帝亡国前 , 明持续修筑长城 , 长达250余年 。 工程之浩大 , 修筑之完备 , 长城之绵长 , 都创中国历史之最 。


康熙皇帝缘何废掉长城?

康熙皇帝缘何废掉长城?// //

历代修长城 , 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边患” , 挡不住游牧民族的铁骑奔驰 , 却严重阻碍国家“大一统”的进一步发展 。 把“三北”少数民族限隔在长城外 , 不能真正行使国家管辖权 , 只满足于定期朝贡 , 实际上只是维持表面的统一 , 当中央王朝衰弱 , 或者某一游牧民族变得强大时 , 原先那种松散的政治隶属关系就会被打破 , 冲突或战争就不可避免 。

清以前 , 历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北”的民族问题 , 其“大一统”一直徘徊在长城一线 。

康熙帝废长城 , “天下一家”

清以前历代王朝的国家“大一统” , 表面上是为长城所阻 , 实际上是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思想 。 这种由区分“内中国外夷狄”到“天下一家”的破局 , 是从清朝的康熙帝开始的 。

康熙帝即位时 , 除了台湾 , 全国大陆重新实现了统一 , 当台湾归入版图后 , 清朝对全国的统一始告完成 。 清朝的“大一统”能否巩固 , 尤其是能否进一步发展 , 同历代一样 , 关键取决于“三北”游牧民族的动向和清朝所采取的政策 , 其中如何看待长城又是一大关键 。


康熙皇帝缘何废掉长城?

康熙皇帝缘何废掉长城?// //

康熙二十八年(1689) , 清朝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 划定中俄东段边界 , “三北”之一的东北趋于安定 。 二十九年 , 以噶尔丹为首的准噶尔割据势力公然发动战争 , 侵夺内外蒙古 , 直接威胁京师 。 康熙帝毅然决策征伐 , 很快就阻挡住了噶尔丹的攻势 。 次年 , 康熙帝率诸王、贝勒、大臣前往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 , 约集内外蒙古来此“会盟” , 定疆界 , 制法律 , 为外蒙的喀尔喀蒙古诸部编制盟旗 , 使其接受清朝的管辖 , 从而实现了北部乃至西北的空前统一 。 蒙古问题宣告解决 。

就在这次“会盟”之后 , 有大臣看到长城年久失修 , 建议拨款修理 。 康熙帝继承皇太极、顺治帝提出的“满汉一家”的民族思想 , 进而又发展成为“中外一视”“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 , 发现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 尤其不利于与“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 , 于是否定了修长城的建议 , 并说出了一段意义深远的话:

“秦筑长城以来 , 汉、唐、宋亦常修理 , 其时岂无边患?明末 , 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 , 诸路瓦解 , 皆莫敢当 。 可见守国之道 , 惟在修法养民 , 民心悦 , 则邦本得 , 而边境自固 , 所谓众志成城者也 。 ”(《清圣祖实录》)

康熙帝总结历代修长城的历史教训 , 悟出一个治国的大道理:长城再坚固 , 也无法保障国家的安全 , 惟有“养好”百姓 , 让他们高兴 , 才会得到治国之本 , 边境自固而无忧 。 这就是“众志成城”的意思 。 康熙帝决策废弃长城 , 实际是拆除了分割广大汉人与“三北”少数民族的一道隔离墙 , 不再有内外之分 , 迅速形成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 康熙帝废除土石工程长城 , 力主构筑一道“众志成城”的思想长城 , 是“大一统”理论的划时代突破 , 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