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掌故:仙居小县颠倒头


仙居掌故:仙居小县颠倒头

仙居掌故:仙居小县颠倒头// //

一都的田地

仙居县域乡里建置的成形大约是在唐代 。 据《台州府志》记载 , 唐代时有十道图 , 凡州、县皆置乡里 , 以五百户为里 , 五里为乡 。 仙居作为一个建置县 , 其内部设置也基本差不多 。 而在此之前 , 如同仙居本为始丰(天台)之南乡一样 , 县内只有东、西、南、北大而宽泛的四乡之分 。 五代吴越国时期 , 由于钱氏偏居江浙一带 , 在行政治理更为精细化 。 特别是在文化上 , 这一时期 , 仙居一域较之唐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 诸如仙居方言中 , 称石榴为金杏 , 也是对皇权认同的一种表现 。 北宋时期 , 宋神宗推行保甲制度 , 诸乡各有都 , 都各有保;迨至南宋 , 有乡、里、保而无都 , 但仙居境内的乡里之分却已基本明确 。


仙居掌故:仙居小县颠倒头

仙居掌故:仙居小县颠倒头// //

一都的村落

南宋时期 , 仙居境内共计有六乡三十三里 。 根据陈耆卿的《嘉定赤城志》记载 , 其大致情况如下:遂宁乡,辖怀化、赤城等二里;清风乡,辖永昌、荐正、甘泉、皈正、紫岩、辛昌、温泉、明教等八里;开元乡,辖羌山、莒溪、元文高迁、灵峰折桂等六里;升平乡,辖永欣、白水新建、石牛、状元、孝义等六里;庆云乡,辖浮都、斑溪、甘露等三里;归仁乡,辖清明、隐贤、清河、石感、武德、诚信、吉阳、崇教等八里 。 当然 , 三十三个里的命名 , 并不是胡乱而定的 , 而是都有一定的文化寓意 。 如石牛里 , 因有怪石状似牛 , 横枕溪中故名;折桂里 , 则因吴芾兄弟子侄相继擢第而名 。 宋时确定下来的乡里制度 , 还一直延续到了明代 。 明初时 , 为管理的需要 , 去掉了保 , 在乡里增设了都 。 明代中期 , 具体的说是隆庆年间 , 为了推行“一条鞭”税制的需要 , 乡置被废弃 , 行政划分以都为主 。 对此 , 仙居的民间歌谣《路经歌》中亦有反映 , 其词曰“嘉靖登天(在位)四十年 , 隆庆元年定财粮” 。


仙居掌故:仙居小县颠倒头

仙居掌故:仙居小县颠倒头// //

二都的村落

“仙居小县颠倒头”的民谣亦源自明代都的设置 。 明代中晚期时 , 根据溪流、山川的走向 , 仙居共划分有四十五都(清初 , 归并为三十八个都) 。 尔时 , 都的划分其实也基本与当地已经定型的宗族、风俗习惯、交通环境相符合 。 正如《路经歌》所唱的“一都尹氏二都曹 , 一都田地第一高 。 棉花苎麻年年有 , 洗晒之人满山岙 。 一都交界近缙云 , 二都交界永嘉人……三都杨来四都陈 , 五都潘拔直向前村 。 ”都的划分 , 不仅是行政地域上的区别 , 也有宗族势力、文化影响的差异 。 不过 , 仙居都的设置 , 其奇特之处并不在于本身的政治、文化区分 , 而在于其排列的次序 。 民国时期 , 流传于白塔一带的《路经歌》开首就唱到“天悠悠 , 地悠悠 。 仙居小县颠倒头 。 别县都子里排出 , 仙居一都在上头” , 所说的便是仙居乡都在排列次序上的这一奇特现象 。 因为按照惯例 , 一个县的一都一般都是以县城为中心 , 向周边依次扩散开来的 , 而仙居却是以永安溪的流向 , 自西部最偏远的安岭向东部的界岭依次排列下来的 。


仙居掌故:仙居小县颠倒头

仙居掌故:仙居小县颠倒头// //


仙居掌故:仙居小县颠倒头

仙居掌故:仙居小县颠倒头// //

民国仙居全域图及第十九乡保甲规约

有清一代 , 在行政区域设置上基本承袭了明制 。 为此 , 清初时 , 仙居共计有六乡四十五都 , 其后因为战乱人口的减少 , 村落的湮灭 , 归并为三十八都 。 清光绪年间 , 都在行政管理上被强化 , 都下开始设庄 , 仙居共计有三十八都 , 八百四十三个庄 。 民国前期 , 基本沿用了清末的都庄建置 。 民国中后期 , 当局在行政管理上趋向精细化 , 开始在县之下设区(镇),区之下设乡 。 嗣后 , 几经拆分、归并 , 至民国末年时 , 仙居共计有二镇四区四十八乡 。 与此同时 , 为了强化对村落的管理 , 保甲制度再度推行 。 民国三十四年(1945)九月时 , 仙居全县共设有五百零二个保 , 四千七百一十七个甲 , 五万四千七百八十户 , 总人口约二十二万五千五百二十八人 。

(摄影 王子芳 供图 马陆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