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铁君:难忘的回忆

编者按:对于很多人而言 , “小三线”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 而对一些上海人来说 , 这个词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 。 四五十年前 , 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 , 从都市走向山村 , 生产军工 , 一呆就是十余年 。 岁月无情 , 曾经的少年已然两鬓双白 , 回想起当年的奋斗历程 , 却依旧记忆犹新 。 温故过去 , 才能烛照未来 。 今天带来井冈山厂职工杨铁君的文章 , 听他讲述在小三线厂的旧时光 。

为了反帝反修 , 我们的领袖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经验 , 确定了苏联乌拉尔山区里的军事工业基础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于是在我国搞了大三线、小三线的工业 , 我们也就有幸成了小三线建设的一员 。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 有上无二厂支内的技术骨干和领导骨干 , 有国家困难时期回乡务农的支农职工 , 有参加了小三线土建建设后分配进厂的学生 , 也有刚从学校毕业进厂的莘莘学子 。 总之 ,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 备战备荒为人民 , 我们献出了青春 , 有些献出了子孙 , 还好没有献出终身 。

我厂建设在皖南山区的一条山沟里 , 专门有一条七公里半的公路和县城公路相接 , 每天只有早晚各一班公共汽车从旌德县城开往厂区 , 交通极为不便 , 每当有人因工作需要或探亲返沪 , 均要有厂里派专车 , 清晨五点送到七公里半的路口 , 等候从黄山茶林场开出的上海班车 , 车票是预先电话预订好的 。 每当夜幕降临 , 七公里半的小路静悄悄 , 微风徐徐 , 山上的树叶草丛发出沙沙的响声 , 不时还夹杂着昆虫的鸣叫声 , 天上繁星点点 , 明月高照 , 真是令人向往的夜晚 。 不时会有一对对情侣散步 , 在这幽静的小路上 , 有时小憩在路边的岩石上 , 眼望天空 , 向往着美好的未来 。 这种宁静而富有遐想的感觉 , 在当时另有一番情趣 。

厂里职工大多数来自上海 , 每年都要回家探亲 。 按照当时国家规定 , 未婚职工、夫妻分居职工每年享有两个星期的探亲假 , 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假期要四年才有一次 。 厂里根据小三线厂的生产特点 , 给职工每年一次一个月的探亲假期 , 时间按工作需要安排 , 主要集中在春节 。 人多车少 , 厂里从上海包车 , 用厂里的大客车 , 或将卡车搭棚改建成临时客车 , 千方百计将职工送到上海 。 记得我们刚进厂的第一年回沪探亲 , 到上海的公交班车 , 每天只有一班 , 厂里当时只有一辆卡车 , 厂里硬是安排彭大钧司机每天清晨五点从厂里出发 , 将职工送到芜湖火车站乘火车回沪 。 然后立即返回厂里 , 途中来回十多个小时 , 到厂已是夜晚了 。 第二天一早又是一车 , 这样连续坚持了十多天 , 真让我们感动 , 心里赞叹 , 的确不愧是复员军人出身 , 有连续作战的精神和能力 。

厂里每月由上级公司放映队来厂放两次电影 , 但不是最新公映的电影 。 黄山茶林场有拿到新片放映的资质 , 他们的新片是当天随上海班车带到黄山茶林场 , 第二天放映的 。 厂里见缝插针 , 和他们商议好 , 下午5点由专车在七公里半路口等候 , 待上海班车一到 , 就将片子截下 , 同时预先派车将茶林场放映机先接到厂里等候 , 当晚就在厂里礼堂放映新片 , 满足职工文化上的需求 。 晚上放映完毕 , 还要专门派车将放映机和片子连夜送回黄山茶林场 , 不影响他们第二天的放映 , 真是用心良苦啊!


杨铁君:难忘的回忆

杨铁君:难忘的回忆// //

暑期到了 , 职工子女都放暑假了 , 由于山沟里的夏天早晚比较凉快 , 子女们都想来山里避暑和父母团聚 , 厂里热情安排 , 用专门的大客车从上海将子女和家属接来厂里 , 并专门安排人员开放图书馆和活动室 , 供孩子们阅读娱乐 。 另外还在篮球场上组织大家溜旱冰 , 场面十分热闹 。

厂里为了职工的饮水卫生 , 专门建造了一个自来水塔 。 在山间水溪的下游拦了一个堤坝 , 将水截流形成一个小型的水库 。 水塔从水库中抽水净化后送到每家每户 , 水质要定期送上海化验 , 保证饮水的质量 。 后来这水库俨然已成了一个天然的游泳池 , 靠水坝处水比较深 , 有两米多 , 沿上游而去 , 水渐渐变浅 。 孩子们每天下午在这里游泳、嬉水 , 好不热闹 , 为了安全 , 厂里都派有专人 , 互相看管 。


杨铁君:难忘的回忆

杨铁君:难忘的回忆// //

厂建在山沟里 , 伙食供应比较匮乏 , 光靠当地农民少量的农副产品供应 , 无法满足职工的需求 , 于是厂里就从上海、屯溪乃至全国各地组织货源 , 派专人出去采购 , 每当有各种副食品运至厂里时 , 大家兴高采烈 , 像过节一样 , 食品按厂里规定数量 , 有序购买 , 人人有份 。

每当回忆起山里艰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心里总是感到甜蜜 , 现在想想 , 这一切不就是靠领导关心、职工团结、共同努力才获得的吗?这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一个社会 , 一个团体 , 只有齐心合力、互相关心、共同付出 , 才能得到幸福快乐 , 这也是当今社会缺乏的一种精神 。

回忆有时是幸福的 , 有时是痛苦的 , 但总是令人难忘的 。 一个人的回忆只是往事 , 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 , 那就是历史 。

( 原载陆志瑾主编:《井冈碧云:纪念小三线返沪30周年》 , 2017年印刷 。 鸣谢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的路径研究”;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