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外交掠影:加纳总统被刺,还去不去?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周恩来外交掠影:加纳总统被刺 , 还去不去?

本文摘自《红墙知情录:共和国外交轶事及两岸风云》 , 尹家民 著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2010.10

从阿尔巴尼亚飞往加纳时 , 出了一个意外事件 。

(1964年)1月2日 , 加纳发生了谋刺恩克鲁玛总统的案件 。 刺客是总统的一名卫士 , 他被外国情报机关收买 , 乘中午恩克鲁玛下班走出总统府大门时 , 开枪射击 。 慌乱中 , 一枪未打中总统 , 却把保护总统的卫士长打死了 。 刺客转身逃跑 , 恩克鲁玛却机敏果敢地一把扭住了他 , 两人搏斗起来 。 刺客咬伤了恩克鲁玛的脸 , 却未能逃脱 , 终于束手就擒 。 从他家里搜出了崭新的一叠叠美钞 。 这一来 , 加纳局势十分紧张了 , 恩克鲁玛不得不搬进一所坚固的城堡居住 , 停止了一切外出活动 , 以免再遭不测 。

这一局势搅得代表团领导彻夜难眠 。 去还是不去?即使去了 , 加纳方面接待的困难如何处置?在地拉那周恩来的住房中 , 陈毅抓把椅子 , 一会儿举一下 , 像在锻炼 , 又像在思索 。 周恩来不避艰险 , 决意要去 , 但还想听听各方面的意见 。 他一个拳头支在腰间 , 默默思索 , 手里拿着驻加纳大使黄华打来的电报 , 黄华的意见是可以去 。

“我先去看一看?”黄镇眨巴着发涩的眼睛问道 。

周恩来的拳头松开了:“好 。 明天代表团抵突尼斯后 , 你继续南飞 , 先期抵达加纳 。 到后就与黄华同志一起去见恩克鲁玛总统 , 转达我们的问候和意见 。 ”

陈毅握住黄镇的手:“我想你们‘二黄’的调门一定悦耳动听 , 会打动总统的 。 ”

黄镇乘一架飞机先走 , 到突尼斯降落等候总理 , 看他还有什么新的指示 。 总理到后说:“你先去吧 , 到加纳与黄华同志多商量 , 有什么问题马上电报联系 。 ”

黄镇当天就飞到加纳首都阿克拉 。

他同黄华大使去见恩克鲁玛 。 总统住在克里斯兴城堡里 , 他深赭色的皮肤 , 脸上贴着纱布 , 缠着绷带 , 神色忧郁 。

黄镇和黄华上前问候:“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 , 对总统阁下的遇刺表示震惊和慰问 。 为了两国的友谊 , 访问一定要照常进行 。 ”

恩克鲁玛眼睛一亮 。 他的心情也很矛盾 , 既希望周总理来 , 又怕失了礼 , 而且周恩来的安全也没有保证 。 他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你们看我这个样子 , 如何出迎?”

黄镇打了个手势:“既然你们国内情况有困难 , 这次访问免去一切礼节 。 总统不必来机场迎接 , 也不要在城堡外面举行会议和宴会 。 ”

恩克鲁玛的大眼睛顿时湿润了 。 消息传出 , 整个内阁和党的领导委员会里 , 没有一个人不感动 。 他们原先估计在这么动乱的情况下周恩来不会去的 。 周总理从大局着眼 , 冒着风险去了 , 在困难的时候支持了恩克鲁玛 , 体现了对一个小国的尊重 。 这样的事是世界政治史上罕见的 , 因为他们有个鲜明的对比:两年前尼赫鲁总理要访问加纳 , 已到了邻国尼日利亚 , 就是因为加纳北部发生了一起谋刺总统未遂的炸弹案 , 就取消了对加纳的访问……

周恩来替主人考虑得十分周到 , 可对自己的安全置之度外 。 国内也很关注 , 不时来电询问事件的发展和总理访问的情况 。 周恩来到达后 , 黄镇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国内报告:“平安到达 。 ”

克里斯兴城堡是17世纪贩卖黑奴的丹麦商人所建 , 当年城堡下阴森潮湿的地牢里 , 曾关押过成百上千的奴隶 。 现在还有火炮、刑具、地牢供人参观 。 总理要去的地方 , 黄镇就带上警卫先去 , 把周围复杂的情况交代清楚 , 布置应变措施 。 关键地方 , 他都与总理同在 。 可总理太难“警卫”了:除了会谈、参观 , 他又去和恩克鲁玛打乒乓球 , 还特地去看望了恩克鲁玛的夫人和孩子……一天 , 周恩来从外面回来 , 一个外国人从会客室出来 , 直愣愣朝周恩来迎上去 , 警卫成元功等立即上前阻止 。 那外国人自称是美国采访人员 , 来采访周恩来 。 黄镇获悉后立即与加纳警方交涉 , 达成协议:除了周总理乘坐的汽车和随行车队可自由进入宾馆的院子外 , 其他车辆包括代表团成员单独活动的车子一律经过检查 , 确认后方可放行 。 晚上 , 黄镇交代周恩来秘书马列 , 把文件包送使馆保管或抱着睡觉……

非洲的夜是幽美的 。 院子里草儿松软繁茂;头上银星晶亮闪烁 。 另一面山下也有许多小火光 , 伴着隐约的桑巴鼓 , 好像在叙说一段奇异国土里美妙而悠远的故事 。 陈毅诗兴大发 , 写完《黄金海岸》 , 又写《非洲》 。 正要给张茜写几首《遥寄》 , 黄镇过来了 , 打趣道:“陈老总 , 你给这个写 , 给那个寄 , 怎么不给我写?”

陈毅笑眯了眼:“你是诗书画的全才 , 我怎么敢给你写?还是把你写的诗拿过来欣赏一下吧!”

黄镇只好摊开本子 , 把在飞机上即兴写就的《从南欧到西非》和《过撒哈拉》 , 拿给陈毅看 。

他俩的诗画都为世人称道 , 彼此相知也有些时日 。 1952年夏季 , 外交部召开第一次使节会议 , 周总理让使节们会后到几个地方看一看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 从北京南下的第一站就到南京 , 当时还是华东军区司令员的陈毅盛情邀大家去游采石矶 。 他们乘坐军区的指挥船逆水而上 。 陈毅在舱中对弈 。 黄镇则与符浩凭舷张望 , 脱口诵出许多前人佳句 。 到了太白楼前 , 众人目光一下集中到陈毅身上 , 有人发话说:“老总 , 今日不能无诗 。 ”陈毅心直口快 , 诙谐答道:“哪个有此斗胆 , 敢在这里作诗?那才真叫‘来来往往诗一首 , 鲁班门前弄大斧’呢!”说得众人哈哈大笑 。 接着有人又对黄镇说:“今日之游 , 良辰美景 , 不能无画 。 请画一幅‘牛渚览胜图’ , 才不虚此行呢!”黄镇含笑欲语 , 似应而否 , 众人对他投以期待的目光 。 陈毅也摇着扇子 , 连连点头:“要得!要得!”

黄镇一直没空画他的牛渚览胜图 。 陈毅又和他说笑:“这叫‘非洲万里行’ , 你要画下来 , 我看也能和‘长征漫画’媲美 。 可惜你这个大管家没得时间 。 我看你这几首诗写得也不错 。 ”

说话间 , 陈毅已在纸上题赠了黄镇四句诗:

黄镇有三绝 , 就是书画诗 。

如能常写作 , 定为天下知 。

黄镇读罢 , 愉快地笑了 。

代表团离开阿克拉前 , 周总理还在下榻的国家大厦专为招待代表团的服务人员举行了一次宴会 。 周恩来、陈毅、孔原、黄镇和童小鹏等亲自向他们敬酒 。 他们感动得流泪 , 用发颤的手举着酒杯 , 深情地说:“这样传奇式的故事 , 将永远流传在加纳人民的子孙后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