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经两次湖广填川,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经两次湖广填川,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 , 经两次湖广填川 , 人口增加 , 经济发展 , 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

| 生活 | 人物 | 文化 |

从这里感知美好梁平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经两次湖广填川,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 , 经两次湖广填川 , 人口增加 , 经济发展 , 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

传奇梁平

今天讲述明清时期的梁平故事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经两次湖广填川,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 , 经两次湖广填川 , 人口增加 , 经济发展 , 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

明清时期的梁平

行政区划的演变

明代行政区划的演变 公元1368年朱元璋攻入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称帝,先建都南京,后迁北京 。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亡,历14帝,计27年 。 明代在中国历史上不算强盛朝代,前一两百年,虽然各地不时有人民起义,但震动不大 。 明末,官贪吏虐,才造成李自成大起义,致使明朝灭亡 。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经两次湖广填川,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 , 经两次湖广填川 , 人口增加 , 经济发展 , 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

明正德六年(1511年),兰廷瑞、鄢本恕农民起义攻入梁平,与官军缴战三昼夜,杀县官时植(清官另有记),对梁平人民是次灾难 。 明崇祯七年到十七年(1634-1644年),张献忠三进梁平 。 这段时间,张的部下姚(摇)天动、黄龙(史称“摇黄”)攻占梁平,盘据四五年,对人民带来毁灭性灾难 。 崇祯十三年(1640年),惠登相农民军(张献忠部下)又在袁驿、虎城大战 。 明末姚玉麟在金城寨抗清长达37年 。 顺治十七年(1660年)梁平才入清朝版图,属忠州 。 动乱结束,清初梁平仅有4584人,因而就有了第二次“湖广填四川” 。 据统计,清初巴渝的土著居民只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百分九十以上是移民 。

从元到明,从蒙古人统治到汉人统治,政制有继承也有变化 。 明初,梁平仍名梁山州 。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因梁平、新宁(今开江)一带人口过少将新宁县划入梁山州 。

明洪武年间,全国实行里甲制,巴渝普遍设里甲 。 梁平设虎溪、铜市、杏市、罗市4镇 。 洪武六年(1373年),梁山州裁,仍置梁山县,全县编为11里,每里110户,属下川东道夔府 。 梁平从元代至元十年(1283年)升州,至明洪武七年(1373年)州裁,梁平建州历时90年 。

洪武九年(1376年)九月,四川布政使司又分守道、兵备道等,梁平仍属下川东道夔州府 。 洪武十四年(1381年),新宁县划出梁平,恢复县置,梁平改属忠州,后又改属夔州,直到明末 。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经两次湖广填川,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 , 经两次湖广填川 , 人口增加 , 经济发展 , 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

清代行政区划的演 变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且改国号“金”为“大清” 。 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入关,定都北京 。 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历11帝,统治276年 。

满清入主中原,汉人纷纷起义抗清 。 满清政府为了加强统治,开初几十年,确实有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残酷屠杀,也大兴过文字狱 。 但政局稳定后,康熙中叶至乾隆这百多年,经济从恢复到繁荣,文化教育有继承,也有创新,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 但到嘉庆以后官贪吏虐,政治腐败,加上帝国主义入侵,国力弱到极点,人民不断起义反抗,最后辛亥革命爆发,满清灭亡 。 清代后期较大的人民起义有以下几次:

嘉庆元年(1796年)白莲教起义,转战梁平,达7年之久;道光三十年(1850年)太平天国起义,达14年之久,虽未在梁平摆战场,仍有影响;咸丰十一年(1861年),顺天教周绍勇起义,转战梁平;宣统三年(1911年)李绍伊的孝义会,在梁(山)竹(大竹)边境起义,血战梁平 。 清末民初,梁平人民又遭了一次大灾难 。

清代的梁平政制与明代相比,有继承也有变化 。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省因人口少,新宁又划归梁平县,属川东道、夔州府 。 雍正七年(1729年)再置新宁县 。 新宁两次划归梁平县,共61年 。 雍正十年开始,梁平属川东道忠县直隶州,直到清末,时间长达130多年 。 乾隆四十年(1775年),梁平编为5甲88里 。 清末百来年,梁平政制虽有小的变更,但大局未动 。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经两次湖广填川,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 , 经两次湖广填川 , 人口增加 , 经济发展 , 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

区域经济不断发展

明清两代初期虽因战乱梁平人口大减,但通过明初、清初两次“湖广填四川”,人口增加,逐渐恢复元气到有所发展,经济超过了前代 。

明代,因为大量移民进入梁平,实行电田荒,扩大耕地,加上大兴水利,修塘筑堰,于是大量种植水稻、小麦、高梁等农作物 。 明末,高产作物玉米、红苕马铃薯从美洲传入中国,进入梁平,同时农副业、特产经济如要桑、养殖、柑枯、桐油、药材等,都有发展 。 手工业方面,采矿挖煤炼铁、纺纱织布、造纸、竹帘,都有发展 。 正如明成化年间(1480年左右)潘璋在《梁山县新城记》中所说:“稻田蕃庶,生植殷阜,异境就业之民,多相率侨寓 。

清代建国几十年后,到康熙时,政局稳定,人口增加 。 农业方面,继承明代各项措施,又有所发展,如农垦方面,采用“插杖为业”办法,自己占地、自己开荒、自己生产,土地和产物都自得,鼓舞了人民积极性 。 从美洲引进的玉米等高产作物,种植经验成熟,产量特高,至今仍享其利 。 其他农副业和手工业都有发展,尤其是明代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外国通商,桐油、黄裱纸等产品出口,激发了油桐种植和造纸业兴旺发达,于是有的产品出县支援国内,有的产品出国,繁荣了经济 。

明清两代商业都比前朝繁荣 。 清代又胜过明代 , 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 。 因经商人多,不但县城扩大,还修了5.2里长的砖石城墙 。 城墙之长,在巴渝地区当时23县中算第七位 。 全县除了4个大镇,有23个铺,这是在原交通驿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较小的乡场 。 因为经济发展,相应的管理机构和通讯机构也建立起来了 。 光绪四年(1878年)县设蚕桑局 。 光绪十二年(1886年)县设电报营业处等 。

文化教育成就突出

梁平县古代教育,城乡普遍设置私塾,县里官学自宋代兴办以后,历代重视,多次扩修 。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建桂香书院,与全国一致,更加正规 。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县设义学1所,4路设乡学4所,官学办至乡场了 。 道光四年(1824年),全县设21所乡学,官学更加普及 。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科举办新学,县里将桂香书院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各乡学改办“乡立初等小学堂” 。 1907年,县设梁山中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县设乙种实业学校到此时,梁平教育逐渐向现代化发展 。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经两次湖广填川,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 , 经两次湖广填川 , 人口增加 , 经济发展 , 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

因为明清两代梁平教育的发展,为梁平培养了众多人才 。 明代有进士7人,其中古之贤曾任户部主事(中央财政部司长),涂有祜为贵州省布政使司(省

长),涂原任山东提学(教育厅长),冯士仁任吏部文选司郎中(人事部司长),其余3人为州县官 。 明代还有举人33名,他们中或是学者,如来知德,或为州县官,为国家做过不少事 。 至于秀才,那就更多 。 清代有7名进士,举人则为53人,还有一名武进士 。 这些人同样有的作中央部司级官员,有的作州县官,而武进士刘仕伟是文武全才,不但在武事方面作游击(镇守边疆的司令员),平息叛乱、安抚少数民族而且留下了诸多诗文 。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经两次湖广填川,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 , 经两次湖广填川 , 人口增加 , 经济发展 , 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

明清两代梁平文人不仅对国家、对家乡在事业上做出了贡献,而且在文学艺术方面也留下了光辉的业绩 。 明代易学家来知德的《周易集注》,学术成就突出,中外著名 。 他还在大观创建梁山儒教 。 明末清初高僧破山海明不仅佛法高深,而且是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 。 清末画僧竹禅,技惊宫廷,名满国内外 。 至于明清两代文人留下的诗文著作,《高梁耆英集》只是一部代表性诗集 。 明清两代名宦、乡贤时植、刘衡、冯丙、毕思藩等人爱国爱民事迹也是不应该忘记的 。

因为文化教育发达,明清两代留下的名胜古迹就更多,有西南禅宗祖庭双桂堂,蟠龙百步梯的万年寺白兔亭、飞雪亭、瑞丰亭,城东南柏家、紫照的摩崖石刻和古民居,城西的镇龙寺、来子墓等 。

宗教文化,儒教、道教明清两代传入梁平,蓬勃发展;巫教盛行,而且在庆坛神“唱包头”的基础上与民间歌唱结合,产生了影响周边十数省几百县的“梁山灯戏” 。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经两次湖广填川,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明清时期的梁平!最少时只有4000多人 , 经两次湖广填川 , 人口增加 , 经济发展 , 文化教育成就显著~// //

在艺术方面,除梁山灯戏外,一是宋代产生的竹帘,明清时工艺成熟,行销全国;二是梁平木版年画,清代成熟,是四川三大著名年画之一;三是梁平癞子锣鼓和抬儿调等等 。

【来源:梁平文化史话·李克明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