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学著作中为何没有秦语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学著作 , 其记载时段上起于周穆王西征犬戎 , 下至于灭智伯、三家分晋 , 历时约五百余年 。 内容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飧、讽谏、辩说、应对之词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 内容广博、深闳杰异 , 甚至被称作春秋外传 , 但在这样一部巨制中 , 为何却没有秦语呢?


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学著作中为何没有秦语

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学著作中为何没有秦语// //

在时间上 , 从公元前976年到公元前403年 , 时间跨度五百多年 , 而秦国君主从秦非子到秦简公共二十八代君主 , 重叠时间大约在四百多年 , 这是有意的摒弃漠视还是疏忽呢?


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学著作中为何没有秦语

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学著作中为何没有秦语// //

国语的作者虽然还有争议 , 但大多都认同为左丘明 , 而他生活的年代 , 正是孔子所谓的“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时候 , 诸侯征战不休、各种等级制度逐渐瓦解 , 对于非常看重礼仪道德的左丘明来说 , 是非常痛心疾首和愤懑的 , 所以在《国语》中 , 宣扬的主题思想就是“德”和“礼” , 在这种思想体系中 , 秦国是没有一足之地的 。

第一:秦国地处西陲 , 到周平王东迁 , 才因为护送有功 , 秦襄公方始立为诸侯 , 之后发动战争 , 四处拓展土地 , 这就势必破人国家 , 灭人社稷 , 这是左丘明难以容忍的 。

第二:秦孝公耻于不与东方会盟 , 所以全力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 这就说明在当时其他六国是非常鄙视秦国的 , 把秦国视为不开化的蛮夷之国 , 文化落后 , 人民顽愚 , 不屑与之为伍 。

第三:左丘明推崇周朝的礼仪制度 , 即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 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礼让之风 , 而好私斗是秦国的传统 , 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 毫无一点谦逊礼让之风 , 所以省去了刻录之劳 。

第四:秦国作为征战民族 , 文字记载有限 , 文史中所记录的关于秦国的事情 , 大多都是从其他家语中得来 , 比如秦穆公三置晋君等 , 史料的匮乏便难以编纂 , 再加之秦国远在西边 , 左丘明身体不适 , 难以借取资料汇编 , 所以直接跳过了 。

第五:在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 , 左丘明认为秦国不是正统的分封制国家 , 他们之所以得以立为诸侯 , 只是因为护送周平王的关系 , 在儒家的名正言顺中 , 就缺了这一条 。

秦国作为从西部发迹而入主中原的国家 , 对于秦孝公之前的事迹只有秦穆公记载的较为详细 , 这也是因为他是春秋五霸之一 , 而其他的只是一笔带过 , 这也说明了著史者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和地域歧视观对事件的影响 , 让我们缺失了一个贫穷国家的崛起史 。


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学著作中为何没有秦语

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学著作中为何没有秦语// //

但更主要的是 , 作为一个不被主流社会所认同的国家 , 在秦穆公称霸之后又迅速衰落 , 史官是不会去费墨书写弱者的 。

落后就要挨打 ,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 只有强大起来 , 才能掌握历史的话语权 , 谁又会想到 , 愚昧落后的秦国会在商鞅变法之后渐渐强大起来 , 优越感十足的中原国家会被一点点蚕食鲸吞呢 , 在无力抵抗只能割地以求自安的情况下 , 也只能用虎狼之国来骂一骂秦国 , 从而寻求精神上和心灵上的安慰 , 让自己知道:“他 , 曾经是多么落后啊!”


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学著作中为何没有秦语

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学著作中为何没有秦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