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宋提刑官开始,不靠谱的验尸方法为啥能延续到清朝?

摘要:验尸不解剖等于儿戏?


从大宋提刑官开始,不靠谱的验尸方法为啥能延续到清朝?

从大宋提刑官开始 , 不靠谱的验尸方法为啥能延续到清朝?// //

撰文|黄大拿&编辑|王心

引文:以中国人的聪明智慧 , 像宋慈那样的天才却不能成为科学家 , 最大的敌人是谁?

一部电视剧《大宋提刑官》火了 , 让南宋人宋慈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

影视当然不是历史 , 电视剧中的绝大多数案件 , 其实都是不同朝代里发生的故事 , 而被编剧安放到了宋慈的身上 。

宋慈的伟大不容置疑 。 《洗冤集录》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著作 , 宋慈是此书的作者 , 这种地位无法撼动 。

然而围绕《洗冤集录》 , 围绕书中记载的众多司法检验方法 , 近代以来却一直有着很多争议 。

因为这些争议就反过来骂宋慈毫无意义 。 在宋慈的时代 , 他已经做到了最好 。 真正需要反思的是 , 从宋朝到清朝 , 中间隔了六百多年 , 为什么宋慈的那一套方法还能大行其道……

滴血可以验亲 , DNA是笑话?

倩娘的丈夫被人杀死 。 宋慈经过抽丝剥茧般的侦查 , 找出真相:凶手居然是倩娘的父亲和魁!

原来和魁并不是倩娘的亲生父亲 。 在公堂上 , 宋慈找来倩娘亲生父亲的骸骨 , 以滴骨法检验 。 倩娘刺破手指 , 指血很快渗入骸骨中 , 确认倩娘与死者有血缘关系 。 从而排除了和魁与倩娘的血缘关系 。

这是《大宋提刑官》第一部第16集中讲述的一个故事 。

破案的故事是编的 , 但宋慈相信滴血可以认亲倒是真的 。

《洗冤集录》中就记载了所谓"检滴骨亲法" , 宋慈在书中说:某甲是父或母 , 有骸骨在 , 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 , 滴骸骨上 , 是亲生 , 则血沁入骨内 , 否则不入……

滴血都可以验亲 , 那么今人熟悉的DNA岂不就成了笑话?


从大宋提刑官开始,不靠谱的验尸方法为啥能延续到清朝?

从大宋提刑官开始 , 不靠谱的验尸方法为啥能延续到清朝?// //

这种"滴血验亲"的鉴定方式当然是不科学的 。 无论有无血缘关系 , 血液滴在骨骼上哪有不渗入的道理?

事实是 , 到目前为止 , 血缘关系的准确判断仍然只能通过DNA鉴定 。

《洗冤集录》主要是供司法检验人员学习和参考的 , 所以 , "验尸"是全书的重点 。

虽然写于上千年前 , 书中一些方法还让后人惊叹 。

如宋慈介绍了一个"红油伞遮尸骨"的检验方法 , "若骨上有被打处 , 即有红色路 , 微荫;骨断处 , 其拉续两头各有血晕色;再以有痕骨照日看 , 红活乃是生前被打 。 骨上若无血荫 , 纵有损折 , 乃死后痕 。 "

初看上去似乎很荒谬 , 却被《中国医学史上的世界记录》一书推为创举 。 为什么?

原来 , 按宋慈的方法检验尸骨伤损 , 与现代用紫外线照射一样 , 都是运用光学原理!太神奇了!


从大宋提刑官开始,不靠谱的验尸方法为啥能延续到清朝?

从大宋提刑官开始 , 不靠谱的验尸方法为啥能延续到清朝?// //

只不过当年的宋慈 , 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 , 对这样的科学原理处于尚未自觉的状态 ,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罢了 。

类似一些方法 , 《洗冤集录》中还有不少 。 宋慈得到后世称赞 , 并不是没有道理 。

然而 , 同样是《洗冤集录》 , 也有很多完全经不起科学验证的记载 。 如他说老虎吃人 , "月初咬头颅 , 月中咬腹背 , 月末咬两脚" , 这岂不是和滴血认亲一样毫不靠谱?

如果承认司法检验是一门科学 , 那么可以认为 , 依据文献记载和个人经验 , 宋慈辛苦写下《洗冤集录》 , 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 。

只是 , 宋慈的这一套方法还能不能更进一步呢?

验尸不解剖 , 是不是儿戏?

身在宋朝的宋慈已经够伟大 。 但他的那一套司法检验方法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一是主要依据经验 , 经验有时候却未必可靠;二是宋慈的验尸仅限于检验尸体的表面 。

推动司法检验方法更进一步的责任在后来人身上 。

可惜 , 直到晚清 , 几乎是原地踏步 , 南宋时期的《洗冤集录》仍然是清朝司法检验人员的经典!

晚清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天下闻名 , 其中就有验尸环节 。 尸体口鼻内有血水流出 , 躯体软而不僵;指甲和趾甲呈暗灰色 , 根据这些表象 , 仵作(相当于法医)遂做出了"中砒霜之毒而死"的结论 。


从大宋提刑官开始,不靠谱的验尸方法为啥能延续到清朝?

从大宋提刑官开始 , 不靠谱的验尸方法为啥能延续到清朝?// //

主持晚清司法改革的著名法学家沈家本总结说:中国传统法医学"多出于经验 , 西学多本于学理 。 不明学理 , 则经验者无以会通 , 不习经验 , 则学理亦无从证实 , 经验与学理 , 正两相需也 。 "可谓一针见血 。

但宋慈他们的经验为什么不能形成学理 , 进而成为科学?中国人并不笨啊 ,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在阻碍?先来看两个故事 。

一个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 。

据《南史》记载 , 村民唐某到邻居家喝酒 , 回来后身体不适 , 上吐下泄 , 死了 。 临死前 , 唐某对妻子说:我死后把腹腔打开 , 检验一下五脏六肺 , 看看到底是什么毛病 。

等到唐死 , 唐妻依丈夫遗言而行 , 不料却惹来了杀身大祸!

地方官闻报后大怒:丈夫死了 , 残忍剖腹 , 儿子也不制止 , 简直是灭绝人伦!母子二人都是死罪!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晚清 。

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记载 , 同治年间 , 陈其元在上海做个小官 , 某日经过英国领事官的住宅 , 看到一堆洋人聚集 , 上前一问 , 洋人回话说:领事因咳嗽之疾而死 , 医生说"必咳断一筋所致" , 所以"剖其胸腹视之" , 人们聚集围观就是在看医生如何剖腹 。

陈其元很有感慨地说:洋人身死 , 若医生无法弄清病因 , 就一定会解剖 , 死者家人也习以为常 。 医生解剖后 , 弄清原因 , 然后记载下来 。 难怪洋人医学如此发达啊!

……

把两个故事一结合 , 究竟是什么在阻碍宋慈们成为科学家已经一目了然 。


从大宋提刑官开始,不靠谱的验尸方法为啥能延续到清朝?

从大宋提刑官开始 , 不靠谱的验尸方法为啥能延续到清朝?// //

儒家经典《孝经》上说 , "身体发肤 , 受之父母 , 不敢毁伤 , 孝之始也" 。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 , 不必说将遗体解剖 , 就是将亲人的遗体暴露在众人面前 , 任人仔细翻检 , 都是一种奇耻大辱 。

发生了命案 , 宋慈们只能看看尸表 , 其人再天才绝伦 , 还能进步到哪里?

以中国人的聪明智慧 , 像宋慈那样的天才却不能成为科学家 , 最大的敌人是谁?观念!

本文为黄大拿明史拍案原创 , 未经授权 ,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 , 请获取授权 。 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