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独特的一首诗,既存在版权问题,又有模仿嫌疑,却流传千古

大唐初年有一著名高僧义净 , 于高宗咸亨二年取道南海往印度求法 , 历时二十多年 , 游历三十余国 , 在此期间 , 他除了写成《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二卷外 , 还创作了一首别具一格的杂言古诗 , 诗中描述了他在异域求经访道的艰苦生涯 , 表达了渴望早日取经回国的愿望 。 这首诗的题目是《在西国怀王舍城》 。

在西国怀王舍城

游 , 愁 。

赤县远 , 丹思抽 。

鹫岭寒风驶 , 龙河激水流 。

既喜朝闻日复日 , 不觉颓年秋更秋 。

已毕耆山本愿城难遇 , 终望持经振锡住神州 。


李白最独特的一首诗,既存在版权问题,又有模仿嫌疑,却流传千古

李白最独特的一首诗 , 既存在版权问题 , 又有模仿嫌疑 , 却流传千古// //

秋风清

这首诗文字精炼 , 韵律柔和 , 对仗工稳 , 感情充沛 , 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抒情诗 。 全诗共五联十行 , 每联两句 , 其最大特点是每句字数分别为一、三、五、七、九字 , 形成宝塔式 , 形式颇为新颖 。 也许义净的这首诗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 因为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大量出现这种体式的诗作 , 直到李白的《秋风词》问世 。

秋风词

秋风清 , 秋月明 ,

落叶聚还散 , 寒鸦栖复惊 。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 , 知我相思苦 ,

长相思兮长相忆 , 短相思兮无穷极 ,

早知如此绊人心 , 何如当初莫相识 。


李白最独特的一首诗,既存在版权问题,又有模仿嫌疑,却流传千古

李白最独特的一首诗 , 既存在版权问题 , 又有模仿嫌疑 , 却流传千古// //

秋月明

这首诗大意是:秋风凌清 , 秋月明朗 。 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 , 寒鸦本已栖息 , 又被明月惊起 。 盼着相见 , 却不知在何日 , 这个时节 , 这样的夜晚 , 相思梦难成 。 走入相思之门 , 知道相思之苦 , 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 , 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 , 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 , 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


李白最独特的一首诗,既存在版权问题,又有模仿嫌疑,却流传千古

李白最独特的一首诗 , 既存在版权问题 , 又有模仿嫌疑 , 却流传千古// //

落叶聚还散

关于这首诗 , 文学史上争议还是很多的 , 据《梅庵琴谱》所述 , 只有“秋风清 , 秋月明 。 落叶聚还散 , 寒鸦栖复惊 。 相思相见知何日 , 此时此夜难为情 。 ”六句为李白所作 。 从这一部分来看 , 这是一首典型的悲秋之作 , 写在一个深秋的月夜 , 诗人望着高悬天空的明月 , 看着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 , 不禁黯然神伤 , 曾经的点点滴滴在脑子里回放着 。 此情此景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 。 诗中 , 秋风、秋月、落叶、寒鸦 , 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 使全诗显得凄婉动人 。 但是结合后面的内容来看 , 这应该是一篇言情之作 , 主要内容是写闺中望远 。 在深秋的月夜 , 闺中女子感于秋风落叶而黯然神伤 , 不见眼前人 , 只有相思苦 , 往事上心头 , 让人不堪悲 。


李白最独特的一首诗,既存在版权问题,又有模仿嫌疑,却流传千古

李白最独特的一首诗 , 既存在版权问题 , 又有模仿嫌疑 , 却流传千古// //

寒鸦栖复惊

这首诗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来看 , 都是一首具有开创性的名篇力作 。 但是 , 关于作者和体式的问题 , 不同的声音非常多 。 有人认为此诗是早于李白的郑世翼所作 , 有人认为这种体式是李白首创 。 这首诗又题作“三五七言” , 这说明李白是非常看重此诗体式的 。 义净的《在西国怀王舍城》体式特征为一、三、五、七、九言 。 而李白这首诗却是其变体 , 是“三、五、七言” 。 至于是不是模仿义净诗而作 , 或是受其启发而作 , 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 。 但可以确定的是 , 从李白的这首诗开始 , “三、五、七” 格式作为一种独特的曲辞格甚至成为一种时兴诗体的地位被确立了 。 此后这一体式的诗就大量出现了 。


李白最独特的一首诗,既存在版权问题,又有模仿嫌疑,却流传千古

李白最独特的一首诗 , 既存在版权问题 , 又有模仿嫌疑 , 却流传千古// //

相思相见知何日

但不管怎样 , 依旧不妨碍李白这首诗流传千古 。 至少我们今天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首诗 。 客观地说 , 是义净开创了这一体式 , 李白确立了这一体式 , 对于这种体式的发展 , 义净和李白甚至后来的一些诗人都是做出了贡献的 , 但今天 , 我们大多数人只知李白 , 已经无人知道义净了 。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 。 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 , 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