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传承红色基因

一走进无锡经济开发区太湖街道东绛社区二巷7号 , 就能看到墙上醒目的“光荣之家”标识 。 推开轻掩着的铁门 , 低沉有力的说话声从右边的房间传来 。

“我出生于1957年9月27日 , 由于临近10月1日 , 父母给我起名为国庆 。 我的外婆和母亲 , 他们在战争年代为党的事业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原来 , 无锡太湖街道东绛社区朝晖支部一月一次的党课正在开讲 。

环顾四周 , 墙上满满的都是入党誓词、“两学一做”、党委组织架构图等宣传内容……事实上 , 这里是62岁的退休党员、朝晖支部书记殷国庆自己的家 。 对殷国庆来说 , 把自己家当作支部的固定阵地 , 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儿 。

薪火相传 播下红色火种

“在我年幼时 , 母亲就时常回忆起抗日战争时期 , 外婆戴云娣收留过路的游击队员、为我党传递情报的传奇故事 。 ”在殷国庆看来 , 党员不仅是一种身份、一种荣誉 , 更是镌刻在血液中的一种情怀 。

新中国成立前 , 殷国庆的外婆戴云娣在周新镇开设“南新楼”茶馆 , 二楼白天开戏场 , 晚上设旅馆 , 成为新四军在苏南一带的重要情报站 , 人称“无锡阿庆嫂” 。 “太湖游击队的许多成员都在这里住过 , 那时母亲和外婆就会整夜不合眼 , 密切注意外面的动静 。 ”

母亲和外婆做的事 , 从小便在殷国庆心中播下了红色的火种 。 1977年 , 殷国庆从学校一毕业就加入了中国共青团 , 参加了民兵工作 。 1979年 , 他转到无锡县酱类食品厂工作 , 由于表现突出 , 多次被评为先进职工 , 并在1982年光荣入党 。

“1984年我作为党代表 , 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无锡县第六次代表大会 , 那一年我27岁 , 是那一届最年轻的党代表 。 ”殷国庆从陈列柜上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张珍藏多年的代表证 , 指给采访人员看 。

送子参军 延续爱国情怀

殷国庆是一个老党员 , 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当上真正的兵 。 1995年 , 他的一对双胞胎儿子降生 , 全家人喜出望外 。 夫妻俩商定 , 大的随父亲姓 , 取名殷振宏 , 小的随母亲姓 , 取名戴振伟 。 俩儿子从小就深受父亲的影响 , 梦想着当兵、入党 , 做真正的男子汉 。

2014年 , 征兵宣传开始后 , 在无锡市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读书的兄弟俩都动了心 。 考虑到要照顾父母 , 哥哥殷振宏作了让步 。 弟弟戴振伟如愿成为一名空军战士 , 在部队表现出色 , 多次考核拿第一 , 并在新兵中第一个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 2015年4月 , 戴振伟在执行一项重大军事任务时不幸殉职 , 牺牲时年仅20岁 , 被评定为烈士并追认为共产党员 。

噩耗传来 , 殷国庆与妻子伤心欲绝 。 但夫妻俩仍决定 , 送孪生哥哥殷振宏到部队锻炼 。 夫妇俩向部队提了两个请求:一是替儿子交10001元的特殊党费 , 1万元是替戴振伟交的 , 多出的1元是按无锡丧事风俗 , 代表对牺牲爱子的绵绵追思;二是让儿子殷振宏参军 , 还到弟弟服役的部队 。

一心向党 退休后发挥余热

殷国庆退休之后 , 生活一下子闲了下来 。 这时候 , 东绛社区党委跟殷国庆联系说二支部的支部书记关系转走了 , 让他去参选二支部的支部书记 。 “我虽然离岗了 , 但没有离党 , 既然有机会还是要继续为党组织作贡献!”殷国庆没有犹豫 。

由于东绛社区党委的办公用房还在建设中 , 殷国庆主动提出将原东绛社区第二支部的活动地点放在自己位于朝晖新村的家中 。 今年1月 , 殷国庆向社区党委申请 , 将第二支部更名为朝晖支部 。

目前朝晖支部共有党员28名 , 设有两个党小组 , 该支部26至60周岁之间的党员有6人 , 60周岁以上党员22人 , 大多为退休党员 , 其中有退伍军人、退休教师、企事业单位退休老干部等 。

对于殷国庆来说 , 把自己家当作支部的固定阵地 , 是大家一致的意见 , “我们支部里的党员年纪都比较大 , 彼此都是街里街坊的 , 在我家里学习活动 , 大家都觉得很方便” 。 支部里比较健谈的退休教师许静接过话头:“是呀是呀!我家现在已经搬走了 , 但我还是愿意把我的组织关系留在朝晖支部 , 每次来这里就像自己家一样自在、温暖 。 ”

(本报采访人员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周绍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