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大一统,滚滚向前!


周朝,大一统,滚滚向前!

周朝 , 大一统 , 滚滚向前!// //

历史上 , 不同时期往往有类似性 , 以至于仅仅看这些类似性 , 会以为这两个不同时期的事物是同质的 , 并由此进一步得出结论 , 认为历史是同样的事物在不同时代的重复而已 。

有人认为秦朝的大一统和周朝的大一统是一样的 , 甚至认为秦朝大一统不过是周朝大一统的再次重建 。 真相是否如此?


周朝,大一统,滚滚向前!

周朝 , 大一统 , 滚滚向前!// //

形式大一统

周朝采取的是分封制 。 分封制 , 是当时条件下所能采取的最佳统治方式 。 全国除了西周国都镐京一带和东周国都洛阳一带之外 , 其他地区都是由各姓贵族建立的国家 。

周朝建立时 , 最高统治者称“天子” 。 天子将土地分给王室子弟、功臣贵胄、帝王后代 。 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 , 统治封地的领君被称为“诸侯” , 周天子不插手诸侯国的事物 。

周朝实行一层一层的分封制 , 形成森严的等级体系 。 “周之所封四百余 , 服国八百余” , 天下有一千多个国家 , 名义上尊崇作为国家中心的周朝 。

在形式上 , 周王朝是大一统的 。 说它大一统 , 是因为它统治下的400多方国都要尊重和供养周天子 。 这样的统治形态下 ,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 “普天之下 , 莫非王土 。 率土之滨 , 莫非王臣” , 天子统治万方 。

诸侯国与周朝的关系是从属关系 , 诸侯国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 交纳赋税并守卫疆土 , 协同作战且入朝朝拜 。

而在诸侯国内部 , 则完全独立于周朝中央政权 , 诸候王在自已的封国内 , 可以将土地封给卿大夫 , 卿大夫再将土地封给士 , 一层一层封下去 。

从这个意义去看 , 周朝中央政权对地方政权没有常态的实际控制力 , 所以由此而成的大一统只能是形式上的 。 比形式大一统更具有说服力的 , 是实质大一统 。 所谓一统 , 就是国家首脑对地方诸侯应该具有实际控制力量 。

刚开始 , 周天子比较有权威 , 在形式统一基础上也有一些实际控制力 。 这种权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 一是天下共同事务需要中央政权协调统筹 。 二是周朝统治者按照血缘关系分封本族群 , 催生出地方辐辏中央的趋势 。

随着天下安定下来 , 地方诸侯专注于本区域内实务 。 在自然经济下 , 天下共同事务本来就不太多 , 天下安定后共同事务又随之减少 。 天下越安定 , 共同事务越少 。 共同事务越少 , 地方政权对中央政权的需要就越少 , 周天子的实际控制力也就越小 。

国内共同事务少 , 不需要共同权力统筹整个天下 。 缺乏被社会深厚需要的周朝中央政权 , 越来越成为形式天子 。

岁月流逝中 , 原本稳固的血缘内聚力也随着血缘关系日渐被稀释而流散 , 血缘内聚力让位给就近控制力优先 。 基于血缘内聚力的地方辐辏趋势也趋于冲淡进而消散 。

奠定周天子权威的两大力量来源日趋减弱后 , 周天子对地方诸侯的实际控制力日渐下降 , 原本有些实质内容的大一统越来越形式化 , 周天子越来越成为天下的形式共主 。

当周天子成为形式共主 , 意味着他的有用价值大幅度下降 。 本来就稀薄的对天子的依赖就更少了 。 就近控制力 , 至关重要 。 拥有就近的实际控制力的下级 , 他们所拥有的重量大 , 他们能够以此为据去挟制上级 , 让上级想推行什么事务 , 要看这些下级们的脸色 。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 , 就是这个意思 。 因为你周天子对地方政权的实用价值下降 , 地方诸侯就会对你怠慢 。

封建等级森严的体系也开始产生诸多漏洞 。 地方拒绝缴纳贡赋的现象趋于增多 。 当你缺乏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的时候 , 你就会越来越弱 , 而你越弱也越没有人理你 。 最后 , 你就不可逆转地弱下去了 。

这样 , 虽然表面上国家还是统一的 , 但实际上各国纷争不断 , 甚至地方开始反对中央 。 “徐国率九夷反周”就是最早的诸侯国反抗周天子事件 。 到了东周更有“五霸争雄 , 七国并起”的局面 , 周天子早已无力制止 。

形式一统崩解

基于实际控制力 , 周朝逐渐失去原本就不多的权威 , 越来越多地受制于地方政权 。 这是周朝政权在中心塌陷的必然过程 。 这种中心塌陷意味着形势大一统崩解消失 , 同时也意味着地方隆起 。

纵观整个周朝兴衰会发现 , 周朝兴于天下共同事务比夏商更多 , 衰于天下安定后共同事务越来越少 。 总体来说 , 周朝之所以衰落 , 根本原因还在于基于当时生产力的社会共同事务 , 没有多到足以长期拱卫中央政权的程度 。 这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

周天子权威衰落 , 意味着地方政权隆起 。 就是在地方政权隆起的过程中 , 形式大一统逐渐崩解 。

从形式大一统中衍生出来的地方诸侯国 , 因为越来越具有实际控制力 , 成为实际上的国家 , 也就催生了以实力为基础的自重 , 并以此为据地轻视周王室共主 。

这个过程意味着周朝的衰落 , 即天下大一统崩解 。

回望历史 , 在巩固政权以后 , 周王室逐渐走到下坡路 , 各种威胁与挑战纷至沓来 。 尤其是西周灭亡后 , 东周的平王是靠着诸侯们支持才迁到洛邑 。 这时候 , 丰镐之地的关中平原不再归周天子所有 , 已经被西戎部落占据 。 周天子的地盘严重缩水 , 王室继承不稳 , 到了战国末期沦为天下小国 。


周朝,大一统,滚滚向前!

周朝 , 大一统 , 滚滚向前!// //


周朝,大一统,滚滚向前!

周朝 , 大一统 , 滚滚向前!// //


周朝,大一统,滚滚向前!

周朝 , 大一统 , 滚滚向前!// //

名存实亡的东周 , 实际上是中华地域内多国并存 。 东周时代 , 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段 。 春秋时代 , 小国林立 , 有上百个城邦 。 经过春秋三小霸、春秋五霸、吴越争霸等三个阶段的争霸战争 , 小国成为了大国的城邑 , 打通了各国间的要道 。

这个天下 , 各国都在或者吞并他国或者被他国吞并之间挣扎 。 本就没有什么权威现在更没有权威的周天子 , 已经被彻底遗忘在历史的角落 。 诸侯国虽然还能偶尔稍微给周天子脸面 , 但大多已经不再朝贡 , 不受周天子管辖 。 也就是说 , 这些藩属国纷纷独立了 。 楚国、越国先后称王 , 表明它们早已脱离了周王朝的统治 。

战国时代 , 兼并战争进一步持续加深 , 周天子彻底衰落 。 战国七雄中 , 姬姓血统的只剩下燕国、韩国 , 但它们都比较弱小 , 无法为周王室站台 , 而且血缘关系早已稀化了几百年 。 尤其是战国时代 , 诸侯们纷纷称王 , 与周天子平级 , 标志着东周王朝彻底分裂 , 各个诸侯国正式成为独立国家 。

战国时代 , 以实际控制力为基础 , 地方诸侯国纷纷成为正式的独立国家 , 而周朝实际上仅仅剩下名义上的天子称号 。

由此可见 , 实际控制力决定政权归属 。 谁有实际控制力 , 谁就是真正的君王 。 这一点在历史中被反复证明 , 如曹操控制下的汉献帝不过是形式帝王 。

地方政权隆起 , 意味着以周天子为标志的大一统走向解体 。 形式一统破解后 , 兼并战争由此开始 。 兼并战争要分出胜负 , 弱国被强国兼并 , 小国发展成大国 , 大国之间拼命厮杀 。 这就为后来再次一统 , 在形式上和实质上统一提供了运动条件 。

战国时期的分裂状态 , 固然是对周朝政权的否定 , 但它本身也孕育着对分裂状态的否定 。 当天下共同事务越来越多 , 再次统一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必然 。

正式大一统

响应再次统一的历史趋势的要求 , 秦国成为趋势代表国 , 也由此得到因为符合趋势要求而能够源源不断外涌的力量 , 吞并六国 , 使天下归一 。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 , 标志着分裂的战国时代彻底成为过去 。 中国再次实现大一统 。

但 , 秦朝这次大一统完全不同于周朝大大一统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 全国的政治体制是在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基础上建构的 。

秦朝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 , 天下所有的大事都取决于皇帝 。 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 秦始皇拥有对地方政权的实际控制力 。

秦朝摒弃了分封制 , 采用郡县制 , 郡和县的长官是郡守和县令(县长) , 将天下分为36郡 , 郡下面设县 , 郡与县的官员直接由秦朝中央政府任命 , 并接受中央政府统一管理 。

由此 , 各地“器械同量 , 同书文字” , 国家再也不是割据称雄局面 ,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国家 。 “乃今皇家 , 一家天下 , 兵不复起” , 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国家 。

这样的政治体制 , 使皇帝能够通过自己派出的权力管理者直接控制地方 , 而不是仅仅作为形式共主而存在 。 这就保证了秦朝大一统是真正建立实际控制力基础上的大一统 。

有了这个基础 , 形式上更能一统天下 , 如统一文字 , 统一车轨 , 统一度量衡 , 就更加增光添彩地促进大一统 。

总 观

社会日趋发展 , 必然使社会共同事务越来越多 。 共同事务越来越多后 , 要求中央政权统筹天下共同事务的需要越来越浓厚 。

在这种需要趋于浓厚但还不足够浓厚时 , 能够建立形式上的一统天下 , 但是实际上却不能真正一统天下 。

当这种需要浓厚到足以常态支撑中央政权统筹天下时 , 中央政权就有能力建立真正的大一统天下 。

周朝政权应历史趋势发展而产生 , 但它的大一统更是形式上的 。 说它是形式上的 , 是因为方国内君主才是有统治力量的实际控制者 , 而周天子不过是方国共同承认的共主 。 实质上 , 周天子是大一统共主 , 但并不是大一统君主 。

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 这种权力方式建立在各国诸侯的道德自觉之上 , 有太多不稳定因素 。

而秦始皇是实际上的“九州至尊” , 以政治 , 军事 , 经济各方面来保证皇位和国家的稳定 , 所以 , 秦朝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 , 都是大一统的王朝 。 相比于秦王朝从外到内的大一统 , 周朝的大一统显然更具有形式意义 。 秦王朝的大一统 , 则对后世的影响更为深远和广大 。

秦朝之所以能够如此 , 根本原因在于 , 随着生产力日趋发展 , 天下共同事务越来越多 。 民众迫切需要结束持续已久的战争而好好生活 , 即天下归心于大一统所能带来的空前便利 。

所以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是由秦朝开始 , 而不是从周朝开始 。

从周朝建立形式大一统到秦朝建立真正大一统的诸多史实 , 表明古代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历史要求已经成为必然 。

而这个必然的大一统历史趋势的要求 , 也贯通在秦朝以后的中国 。 虽然几经分裂 , 但国家终究还是在共同事务越来越多的趋势的推动下 , 再次统一并由此更加巩固 。 这也是当代中国要求大一统的历史底气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