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斯底里的白公胜,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境地

公元前679年楚国发生的叛乱 , 来得迅猛而又突然 。

就连白公胜自己 , 也未必料想到事情发展的会这么顺利 。 可是 , 有时候事情发展的越顺利 , 未必代表着一定会走向最终的成功 。 相反 , 反而会有更多的威胁来导致失败 。

白公胜对于叛乱之后该如何做并没有全盘规划 , 他只是想着如何报复子西当日出尔反尔的行为 , 想着如何掌握楚国的权利去完成对郑国的复仇 。 他冲动、坦白、无谓的个性的确是他能够发动叛乱的优点 , 同时又是掣肘他成为一个老辣成熟的阴谋家的因素 。 所谓福兮祸所伏 , 祸兮福所倚 , 莫过于此把 。 机谋万端 , 在智者手上 , 处处都是生机 , 在愚者手中 , 却无处不是死棋 。

对于搞阴谋 , 搞政变 , 白公胜的确不够高明 。 当初沈诸梁说他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 可谓一语中的 。


歇斯底里的白公胜,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境地

歇斯底里的白公胜 , 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境地// //

旗开得胜的白公胜马上就陷入了焦虑之中 , 下一步该怎么走?他感到很头痛 。 他只是想发泄私愤 , 如今却弄到骑虎难下的地步 。

当初白公胜为仇恨所驱使 , 愤怒和仇恨和偏激的心态早已让他的内心失去了冷静 , 他什么都不想 , 只凭着一肚肝火 , 就是一股脑儿造反 。 据说 , 他在造反前夜 , 他志得意满 , 静静细思 , 竟然将手杖倒置 , 尖端刺破下吧 , 血流在地上仍然不自知 。

像这样的人 , 已经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状态 , 很难谈得上有什么规划和理智 。

他适合搅乱局面 , 却不知道如何收拾残局 。

手下石乞倒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好汉 , 他鼓动白公胜称王 。 白公胜却无此胆魄 。


歇斯底里的白公胜,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境地

歇斯底里的白公胜 , 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境地// //

白公胜想让子闾来背锅 , 让他继承楚君之位 , 自己在背后控制 。 子闾是何许人也 , 当初楚昭王当着众臣子之面 , 亲传旨意 , 命他继承君位 , 被他连续无此拒绝 。 正大光明的传承尚且不要 , 何况此刻来自阴谋叛逆者的任命?

子闾对白公胜表达了拒绝的意思 , 白公胜正是心绪烦闷之时 , 就恐吓子闾 , 说如果不答应就只有死路一条 。 子闾说:“王孙如果希望安定楚国 , 整顿王室 , 那么也是我希望看到的;可是如果王孙你打算专谋私利来倾覆王室 , 不顾及楚国安危 , 我令死也不从 。 ”子闾的这番话其实不失为一条良策 , 白公胜或可玩弄权谋 , 携楚惠王自重 , 纵横捭阖 , 获取高位 , 也不失为一条道路 。 可惜 , 白公胜此刻已经被焦虑和偏执冲破了头脑 。 对复杂局势毫无掌控能力的他竟然恼羞成怒 , 杀了子闾 。 再次走了一次昏招 。


歇斯底里的白公胜,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境地

歇斯底里的白公胜 , 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境地// //

所谓欲令其灭亡 , 先让其疯狂 , 白公胜这种不让自狂的状态 , 离死也不远了 。

计较未定的白公胜决定先将楚惠王软禁起来 。 他派人将楚惠王关在名为高府的地方 , 并派最亲信的死士石乞看守宫门 。

不料高府的建筑质量实在不佳 , 楚国大夫圉公阳(史记载屈固)在宫墙上挖了一个洞 , 将楚王救走了 。 带到昭王夫人的宫中 。

就这样白公胜失去了他手上最重要的一张底牌 , 他想走权臣的道路也被封死了 。 他不得不走他内心最不愿意走的路 , 自立为王 。

可惜为时已晚 , 当时他若听从石乞的意见 , 杀死惠王 , 自立为王 , 或许可有一线生机 。 如今惠王已经逃出生天 , 被禁锢的中心权利已经复活了 , 以白公胜这一股小力量 , 想与整个楚国势力相抗 , 无疑蚍蜉撼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