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1957年 , 转业干部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一问世 , 就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 , 此后被多次改编成京剧、电影、电视剧 , 至今热度不减 。 小说根据曲波在东北剿匪的亲身经历创作 , 其中的人物原型与真实历史有很高重合度 , 几个原型都出自咱烟台 。
比如 , 代号“203”首长少剑波的原型即作者本人 , 是咱黄县人(今龙口);智取威虎山的侦察英雄杨子荣 , 是咱牟平人;一直跟在203身边的年轻警卫员高波 , 是咱海阳人;侦察排的“小董”原型董中松 , 是咱海阳人 。
曲波在该书的扉页首先写下了:“以最深的敬意 , 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 。 革命烈士们的丰功伟绩 , 人民不会忘记 , 共和国不会忘记 。 没有他们的舍生忘死 , 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安宁的生活 。
杨子荣
孤胆英雄长眠黑土地
今年清明节期间 , 采访人员来到牟平区文化路街道嵎岬河村 , 在杨子荣故居 , 听杨子荣的侄子 , 现年74岁的杨克武讲述了杨子荣英雄背后真实的故事 。
1
旧居小院原样未动封存至今
顺着通往杨子荣故居的小路 , 远远地 , 看到一棵大槐树 。 胶东寻常的院墙 , 新漆的红色大门上方 , 门楼上挂着“杨子荣故居”的牌匾 。 杨克武沉默着 , 慢慢地打开门锁 。 小院儿当中 , 是一人多高的杨子荣雕像 , 两侧是写着杨子荣简要事迹的长廊 , 推开一扇旧门板 , 杨子荣曾生活过的小院儿原样未动地被封存于此 。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房子是不规则的碎石砌成 , 门窗又小又古老 。 右手边 , 是一个厢房 , 左手边就是小黑驴棚 。 小院儿不大 , 不到十平米 , 小块空地上长满了草 , 杨克武低下头来薅着那杂草:“这块儿是俺奶奶以前种的地 , 这个房子 , 俺二爹杨宗贵当兵走了以后 , 俺爸妈和俺奶奶一直在这儿住 。 老房子原封没动 。 ” 跨过已风化了的门槛 , 是东、西两个屋子 , 正对着的一面墙上挂着杨子荣画像 。 东边是一个泥灶锅台 , 一口大锅 , 筷子笼和小油灯还挂在墙上结着蜘蛛网 , 东侧是杨克武的爷爷奶奶曾住过的小屋 , 西侧是杨子荣 , 也就是当年杨宗贵和媳妇许万亮住的婚房 。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走进当年杨宗贵的小屋 , 一铺小炕头顶脚撑死也就能有一米八宽 , 很窄 。 土炕上铺着残破的高粱秸席子 。 炕沿儿上磨出了油光 。
杨宗贵没成为杨子荣时 , 他和媳妇许万亮在此生活 , 还生有一个女儿 , 一岁时就夭折了 。
2
孩提杨宗贵胆大心细精明能干
杨克武告诉采访人员 , 杨子荣的父亲是位泥瓦匠 , 母亲是位小脚农村妇女 。 杨子荣没当兵前叫杨宗贵 , 他哥哥叫杨宗福 。 为啥以前杨子荣叫这个名?杨克武告诉采访人员:“我爷爷杨世恩生下仨男孩 , 因为穷怕了 , 指望后辈过上好日子 , 便以子福 , 名宗福 , 子荣名宗贵 , 子禄名宗禄 , 这样连起来叫福贵子禄 。 老三子禄在5岁时闯关东死在了路上 。 ” 杨克武一直称杨子荣为“二爹” 。 在外界称呼是杨子荣养子 , 这是怎么回事?“杨子荣是我叔 , 排行老二 。 他当兵后 , 我婶子积劳成疾 , 得了痨病(肺结核) , 没多久就撒手人世 。 村里一直有讲究 , 如果没有儿女‘抓土’ , 她是不能进入老家坟地埋葬的 。 于是 , 我奶奶就把我过继给了杨宗贵、许万亮夫妇 , 是我作为儿子给她披麻戴孝送了葬 。 ”说着 , 他拿出一本家族祭奠用书 , 许万亮的名字后面写的是“儿:克武” 。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杨子荣能当上侦察排长不是偶然的 , 因为从小杨子荣就透出一股精明劲儿 。 杨克武从长相上来看特别像他叔:“小时候 , 杨子荣人缘很好 , 在小孩堆里就是个小头目 , 他说话办事相当有头脑 。 别的孩子调皮去邻居地里拔葱他从来不去 , 也不欺负小伙伴 。 ” “俺二爹在村里上了4年的小学 , 大家对他的印象都很好 , 都说他挺文静的 。 他爱听故事 , 常常在村里听老人说‘三国’ 。 他记性好 , 也比较细心 , 后来 , 因为生活所迫就和爷爷奶奶一起闯关东 , 现在我还有一个亲姑姑在黑龙江 。 ”能说会道、有心计有主意……杨克武说 , 杨子荣很多性格都有些像他的母亲宋学芝 。 “我二爹这个人胆子大 , 很灵活 , 当过矿工 , 伐过木头 , 传说他在东北还给人看过场子 。 但是有一次干活时 , 他的老乡被老板打了 , 他就打了老板 , 之后就不干了 , 又回到了家乡 。 ”杨克武说 , 杨宗贵结婚后还在故居生活了三年:“他们的女儿比我大三个月 , 一岁时就夭折了 , 后来他就当兵了 。 ”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3
“匪气”杨宗贵连累家人成“匪属”
“我奶奶要饭供杨子荣上学 , 有时买点顶针、线再卖出去赚钱(割零剪) , 供杨子荣上了4年小学 。 我奶奶非常能吃苦 , 背着孩子拉磨、做豆腐 , 她上树撸榆树钱儿 , ‘噌噌’就爬上去 , 200来斤的垛子她能一下子扛起来 , 可有能耐了 , 我二爹这点像她 , 学啥都脑子机灵 。 ”提起杨子荣的母亲、自己的奶奶宋学芝老人 , 杨克武眼底泛起了泪花 。 杨子荣当兵走了后 , 一开始 , 地方还是把杨子荣家属当军属对待 。 1947年冬 , 嵎岬河村的一位村民从东北回来 , 说在东北下城子一带亲眼看见“穿得匪里匪气的杨宗贵”:“杨宗贵在东北穿着皮袄、戴着皮帽子 , 匪里匪气的 , 当‘土匪’了 。 ”
后来调查得知 , 杨子荣因担任侦察员经常需要深入匪巢化装侦察 , 所以被这位村民误认为是加入了土匪 。 再加上他走后一直没往家里捎信 , 村里把杨子荣一家当成土匪家属对待了 。 “俺婶子跟着受了不少的苦 , 从娘家嫁过来没多久就参加了村青妇队 , 整天在家做军鞋、碾军粮 。 就是不信这事 , 一直也没改嫁 。 ”杨克武说 , 后来 , 村里便取消了他家的军属待遇 , 不再给代耕代种 。 许万亮经常被叫到村公所 , 让她交代杨宗贵加入土匪的详细情况:“婶子家里人也挨过‘把子’ , 直到临死 , 婶子手里还拿着杨子荣结婚时送给她的梳子 。 ”
就为了摘这顶“匪属”的帽子 , 杨克武的奶奶宋学芝老人多次奔跑在嵎岬河至文登专署和牟平县的乡间小路上:“你说 , 她一个小脚老太太 , 走上100多里路 , 到处打听她儿子这事儿 , 可谁理俺奶奶这个土匪老娘呢?”
经多方调查 , 当地认为杨宗贵开小差没有根据 , 直到1958年 , 有关部门才将杨宗贵定为烈士 , 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证” 。
4
老母亲始终不知画中人就是儿子
1957年9月 , 杨子荣的战友——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曲波同志饱蘸深情 , 以“最深的敬意 , 献给我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的《林海雪原》一书问世 , 立即引起巨大反响 。 《林海雪原》小说出版后 , 杨子荣的亲人们谁也没敢想 , 杨子荣就是自己家的人 。 杨克武叹息道 , 那阵子 , 广播匣子里整天唱戏 , 戏里说“杨子荣”“杨子荣”的 , 俺奶奶就跟俺爸合计说 , 怎么匣子里的杨子荣感觉就像你二弟?俺爸说 , 咱哪有那个造化?再说世上重名的多了 。 俺奶奶叹着气不说话了 。 宋学芝老人于1964年去世 。 “可惜呀 , 老太太到走的时候也不知道书里的杨子荣是自己儿子 。 她炕头上贴的‘智取威虎山’的贴画是她的儿子 , 哪怕她再多活上一年两载的 , 她也能舒心地走啊……”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5
周总理下令查找杨子荣身世
1969年某日晚 , 北京中南海礼堂 。 大型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 。 坐在前排首席座位上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鼓掌之余 , 侧身看了看身旁的美国客人 。 “请问你们这场戏中的英雄杨子荣 , 是戏剧中塑造的呢 , 还是真有其人其事?”美国客人问 。 “真有其人其事 , 大卫先生 。 您也许不知道 , 在我们国家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 , 类似这场戏中的人或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不完 。 ”周恩来严谨的话语中充满着风趣 。 “是这样 , 总理先生 , 在我们美国 , 英雄的家人和英雄一样会受到人们的敬重 , 我想到杨子荣家中看一看 , 是什么样的家庭养育了这么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 ”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电影《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 后来 , 周恩来总理下令 , 要相关部门查询杨子荣烈士家乡的详细地址 。 此后 , 杨子荣所在部队、海林组成了联合调查小组 , 专门查找杨子荣的出身情况 。
6
烟台海林两地重建烈士纪念馆
据杨克武回忆:当时 , 地区各个公社都贴出了杨子荣的特征及要求查找的布告 , 去牟平赶集 , 到处可以看到墙上、电线杆上的布告 。 1969年 , 调查小组来到嵎岬河村调查时 , 村里人一看照片 , 都说:“这不是俺村的宗贵嘛 。 ”由此 , 家人才知道 , 自己的亲人就是《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 。 2005年 , 在英雄的牺牲地——海林市 , 重建了杨子荣烈士陵园;2013年 , 在牟平文化街道嵎岬河村东山上 , 新建了杨子荣烈士纪念馆 。 2009年 , 杨克武作为杨子荣烈士遗属赴北京参加了全国“双百”(“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英雄大会 , 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 采访结束时 , 这位不善言谈的老人眼里噙着泪水说:“人民没有忘记英雄!俺二爹应该瞑目了!”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8个线索层层揭开杨子荣身世
1
半岛寻找一无所获
1964年春 , 济南军区、山东省军区、杨子荣生前所在部队38军和海林县民政部门组成调查组 , 根据“杨子荣是胶东人”这一线索 , 赴山东烟台各县调查了解 , 有的说是牟平的 , 有的说是荣成的 , 还有的说是文登的 , 一时无法确定 。
2
线索比对初步认定
线索①雷神庙刘延爽等老战友提供:杨子荣于1945年农历八月在牟平县雷神庙参军 , 身穿黑夹袄 。
家乡提供:杨宗贵于1945年农历八月十三日经王从村到城南2里的雷神庙参军 , 身穿黑夹袄 。
线索② 母亲妻子刘延爽等老战友提供:杨子荣在雷神庙出发前 , 妻子曾去看他 。 家乡提供:杨宗贵参军后 , 妻子曾到王从村去看他 , 未见到 , 第二天又和婆婆一块到雷神庙去看他 。
线索③小毛驴老战友王云明提供:听杨子荣说过 , 家有老母、妻子 , 有一头小毛驴难以养活 。 家乡提供:杨宗贵家有老母妻子 , 养过一头小黑驴 。
线索④ 改名参军老战友提供:杨子荣可能是参军后改的名字 。 家乡提供:和杨宗贵同时报名参军 , 因体检不合格的韩克利提供 , 杨宗贵说 , 他参军报的是假名 。
线索⑤ 会说东北话老战友提供:杨子荣参军前到过东北 , 会说东北话 。 家乡提供:杨宗贵12岁到26岁在安东做工 , 说东北话很流利 。
线索⑥龙口上船老战友王云明提供:杨子荣到东北参军在龙口上船前 , 曾遇到一个在部队开车的亲戚 。 经调查组派人核实:杨宗贵有个妹夫叫王明惠 , 在济南军区工程兵兵器部工作 , 当年在龙口曾开着摩托车碰到过杨宗贵 。
线索⑦ 年龄双方均提供:1969年应为53岁 。
线索⑧相貌特征曲波提供:杨子荣中等身材 , 长脸 , 上宽下窄 , 蒜头鼻子 , 浓眉大眼 , 略有络腮胡子 , 鼻毛很长 。 孙大德提供:杨子荣看人时白眼睛很大 。 杨宗贵的妹妹及乡亲提供:眼眉厚黑 , 眼眶高 , 有点络腮胡子 , 脸型上宽下窄 , 颧骨高 。 当时 , 杨子荣的胞兄杨宗福还健在 , 兄弟二人 , 面貌相似 。 至此调查组初步认定 , 杨子荣就是失踪烈士杨宗贵 。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3
照片认定 , 得以确认
1973年 , 曲波同志在杨子荣所在原部队获得了一张照片 , 曲波便请一位日本朋友将照片带回日本 , 将合影中的杨子荣影像单独翻拍放大 。
当牟平县民政局局长带着杨子荣及战友的四张照片 , 到嵎岬河村 , 请村里的干部乡亲辨认 , 他们指着同一张照片异口同声地叫起来:“这不就是俺村的杨宗贵吗?准是他 , 没错!”
然后又把四张照片送到此时已是70岁高龄的其兄杨宗福面前 , 让他辨认 , 他立刻抽出了杨子荣的照片 , 百感交集 , 泪流满面 。 这一切 , 进一步证实了杨宗贵就是杨子荣 。 英雄的身世之谜终于就此揭开了 。
高波
牺牲时年仅19岁
纪念馆里存放的那枚黑白照片是自己亲人的遗像 , 会是怎样的心情?
牟平杨子荣烈士纪念馆里 , 60岁的高春堂站在二伯父高波烈士遗像前 , 红了眼圈 , 泪滴扑簌而下 。 遗传基因真是奇怪的事 , 即便是照片很模糊 , 也能看得出两人的脸庞长相竟然惊人地相似 。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1
押运物资遭土匪埋伏
“他死的时候才19岁啊!他是被土匪活活给虐打死的 。 ”高春堂用颤抖的语调说 , 高波是1926年出生在海阳高家乡高家村 , 兄弟姊妹四人 , 他排老二 , 高春堂是高波烈士的亲侄子 。 高波机灵勇敢 , 参加部队后曾当过曲波的警卫员 , 后为二团一营一排排长 。 高波是咋牺牲的?高春堂说 , 他听杨子荣老战友、本村带高波参军又一起去东北二团三营的高福敬讲 , 那是1946年腊月 , 高波负伤后身体没复元被分配一项轻点儿的活:带了一个加强班押火车 。
1946年腊月 , 小火车从亚布力开往牡丹江的丛林中 , 不仅有往来贸易的群众、军用民用物资 , 车尾厢里还有被押解去牡丹江审理的土匪 。 当火车飞奔到横道河子高岭子一带 , 突遭土匪炸弹埋伏! 海林团部的曲波接到小火车在高岭子遭劫消息后 , 立即集结队伍 , 飞速赶到出事地点 。 眼前的一切让二团官兵惊呆了:小火车被毁 , 有的车厢在燃烧 , 地上死尸一片 。 部队按照土匪逃离的方向追去 , 在树林里一个木屋边的大树上发现了被绑着赤身裸体的高波 。
2
寒冬腊月实施冻刑虐待
寒冬腊月 , 零下三四十度 , 严寒中高波竟被土匪扒掉军服 , 实施冻刑!战士们都慌了神 , 赶紧生起一堆火让高波取暖!可当高波一靠近火堆浑身立即起了一身大水泡 , 战士们见状 , 急忙用毛毯将他裹着抬到爬犁上 , 拖回营地送往牡丹江医院 。
曲波突审土匪得知 , 激战中战士们一个个中弹牺牲 , 高波弹尽混战中遭木棒击昏 , 被土匪绑了起来 , 当醒来时 , 又遭到一阵棍棒相加 , 土匪用尽酷刑 , 灌辣椒水 , 扒光衣服 , 皮鞭子抽 , 往死里折磨毒打 , 受尽酷刑的高波至死也不屈服 , 最后被绑在树上 。 高波头部遭重击后 , 在医院里仍处在与土匪厮杀中 。 刚醒来口里就是“冲哇!杀哇!”神经严重受刺激 , 看到他的样子 , 二团官兵无不叹息 。 重病期间 , 部队领导见状 , 在病床上扶起他 , 给他戴上军帽 , 整了下军容 , 拍下这一张最后的照片 。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3
母亲边看电影边痛哭不已
六十年代初 , 海阳高家村来了电影队放电影《林海雪原》 , 一向愿看热闹的高波母亲 , 早早与几个老太太搬着小凳子去占地方 , 夜幕降临了 , 从四面八方来看电影的人们潮水般涌来 。
高波母亲一个大字也不识 , 正在不眨眼地看着热闹 , 但放映员却老早就知道是在高波烈士出生地放映 , 随着剧情展现 , 人物高波也不时出现 , 这时放映员抓起话筒大声喊:“快看!这位就是高波同志!”全场顿时一片骚动 。
高波的母亲听到喊儿子的名字 , 更是瞪大了眼睛 , 那个演儿子的演员张良无论个头神情都酷似高波 , 当看到儿子在冰天雪地里滚爬 , 在树林子里拼杀 , 高波母亲再也忍不住了 , 当场就大哭了起来……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电影《林海雪原》中的高波
1970年春节 , 从没出过远门的高波母亲去了浙江金华女儿家住了两个月 , 有一天女儿翻出高波戴军帽的一张照片让她认 , 她端详半天不说一句话 , 钻到洗手间插上门久久不出来 。 最后女儿哭喊着劝了很久 , 她才开门……从此大家都不敢在她面前提高波 。
据高春堂介绍 , 高波烈士的母亲于1987年去世 , 享年96岁 。 去世前 , 她再没出过门 , 死于当时家里为高波准备的婚房里 。
董中松
曾帮杨子荣押解“座山雕”
他是杨子荣战友 , 曾配合杨子荣一起活捉“座山雕”;他曾先后参加过辽沈战役、上甘岭战役 。
日前 , 采访人员在烟台某干休所再次采访了这位经历了无数战争洗礼的老人 。 他 , 就是小说《林海雪原》中“小董”原型——现年92岁的董中松 。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1
进步学生作为骨干充实部队
削瘦了 , 白头发多了 , 耳朵背了 , 曾经高大的身材佝偻了……相比15年前采访人员采访董老时 , 他身上多了不少岁月的痕迹 。 然而 , 他的思维仍然清晰 , 一些细节仍然历历如昨 。
董中松是海阳人 。 谈起和杨子荣的交集 , 董老说 , 1945年 , 杨子荣参军加入的就是八路军胶东军区海军支队 , 这是原刘公岛汪伪海军起义后被八路军收编的军队 。 董中松当年18岁 , 是山东最高学府——胶东公学(现鲁东大学)的进步学生 , 作为骨干充实部队 。 这支队伍也是后来林海雪原剿匪的牡丹江一团 , 二团的前身 。
1945年10月24日部队离开龙口 , 渡海赶赴东北:“在莱阳水沟头 , 当时在包饺子 , 紧急集合后饺子也没吃上 , 每个人给了一包烙好的饼 , 上船后就往东北去了 。 ”董中松说 。 “当时 , 曲波是我们四中队政委 。 ”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行军作战 , 部队一路扩军 , 董中松也被任命为二团一营一连二排排长 。
“那时候 , 我们一营是主力 。 ”董中松对到海林后正月十五的鹿道一战记忆深刻 。 因为刚到东北 , 没有体会过北风呼啸的战士们不少都冻伤了手脚 。 董中松的脚被冻起了个鸡蛋大的水泡 , 军医给他用刀割了个口子 , 将里面的水挤出后 , 又塞上棉花 , 包上了布 , 走起路来疼得龇牙咧嘴 , 就是这样 , 他还是一瘸一拐地参加了攻打镜泊湖南湖头的战斗 。
2
解密杨子荣为何会“匪话”
“我是在牡丹江认识的杨子荣 , 他在侦察连当排长 , 我在二团一营一连二排当排长 。 ”说起侦察排长杨子荣为何会匪话 , 董中松向采访人员解密:一次 , 在剿匪战斗中 , 我军曾剿获土匪的战利品 , 其中 , 有一本形状类似现在手机大小的小册子 , 小册子有点像现在的口袋书 , 书名叫《海底》 , 里面是铅字印的 。
识文断字的董中松开始琢磨起这本小册子 , 里面有一问一答 , 杨子荣就知道这是土匪黑话的“对答本” , 杨子荣将此书拿去 , 细细地琢磨了好长时间 。
董中松还为采访人员表演起土匪黑话来:“老大贵姓?”“在家姓董 , 出门姓潘 。 ”“香头多高?”……这些行话在董中松老人这里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 , 采访人员仿佛看到杨子荣在“智取威虎山”中的经典对答:“脸为什么红了?”“防冷涂的蜡!”……董老表演完后 , 叹道:“杨子荣是个有心的人 , 他把那小册子上的土匪黑话记了个滚瓜烂熟 , 十个座山雕也被骗过去了 。 ”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3
同杨子荣一起押解“座山雕”
作为杨子荣的战友 , 董中松有过多次和杨子荣并肩战斗的经历 。
有一次在黑瞎子沟 , 有村民报告 , 自家的牛被土匪抢了去 , 董中松奉命带领一个排进山查找土匪的踪迹 。 在山根处找到几个牛脚印后 , 再也不见了踪影 。
回去向曲波汇报后 , 曲波带着杨子荣、董中松及战士们再次来到牛脚印失踪地点 , 太阳快落山了,大家也没找到什么 , 一个个无精打采地坐在地上啃着冻高粱米饭团子 。
杨子荣说:“不管怎么样 , 得有水 , 有水才能生存 。 ”上哪儿去找水源呢 。 杨子荣说:“有冰就有水 , 咱往半山腰走吧 。 ”到达山腰 , 果然发现了人的脚印 , 但一会儿又不见了 , 战士们兵分两路 , 在山腰细细地搜查起来 。
不一会儿 , 发现了个土匪 , 那个土匪见到有生人 , 疯跑起来 。 翻过小山就是土匪们住的地窨子 , 土匪们枪都没顾得上捡就逃跑了 。 杨子荣和董中松一看 , 原来地窨子旁边10米远 , 就是一个常年不冻的暖泉 , 地窨子里有个汽油桶 , 桶里烧着木头 , 屋子里非常热 , 有的土匪连棉衣服都没穿就跑了 。 大伙检查了一下 , 锅里还煮着牛肉 。
第二天 , 战士们回到了黑牛背 。 一位大个子土匪实在冻得受不了了 , 来找队伍投降 。 那几个逃跑的土匪 , 冻死了几个 , 他因身体好愣扛了过来 。 他交代说 , 抢走老百姓的牛后 , 他们就将牛分解了 , 几个人分开倒退着一个踩一个的脚印 , 最后那个用笤帚将脚印扫没了 , 没想到最后还是没逃过去 。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杨子荣去围剿“座山雕”那一次 , 董中松前去接应 。 因“座山雕”走不动路 , 他们就到老乡家里借了个朝鲜族大轱辘牛车 , 让“座山雕”坐车走 。
一上车 , 这个老头一直在“唉唉”地叹气 , 杨子荣笑道:“咋的?没想到叫我一小小的侦察排长给抓了吧!”这次就是董中松对杨子荣最后的印象 。 “杨子荣是打‘郑三炮’时牺牲的 。 那时他枪冻住了 , 打枪没打响 , 他躺在那当场就牺牲了 。 ”董中松回忆 , 杨子荣牺牲后 , 都是连以上的干部抬的棺材 , 葬在海林东山上 。
4
杨子荣最后一张遗照中就有董中松
董中松一直珍藏着与杨子荣、高波等战友的一张合影 , 这张合影 , 也是杨子荣、高波英雄的最后一张遗照 。
这张照片 , 是1946年10月1日 , 牡丹江军区二团在海林召开战斗英模大会 , 会后团里组织杨子荣、高波等英模合影留念 。
照片上共16人 , 此次表彰11位战斗英模 , 他们身上穿的白衬衣是部队对英模表彰的奖品 , 其他穿军装的是参加会议的工作人员 。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照片上这16个人 , 只有现住大连95岁的王学俭 , 现住成都94岁的王希良 , 以及现92岁的董中松三人在世 , 三个人的年龄加在一起281岁 。
在照片上 , 个子高大的杨子荣站在最后一排(后排左三) , 杨子荣微微眯着眼睛 , 身着白衬衫 , 剃着小平头 , 既没有留着小胡子 , 也没有戴军帽 , 看起来也不那么瘦 。
高波站在前排(右四) , 站在高波旁边撇着一条腿的(前排右五)就是董中松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这张珍贵的照片现已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 。
5
得知老战友相继离世几度哽咽
1947年7月 , 董中松离开了海林 , 到三十八军一师三团任文化干事 , 并参加了辽沈战役南下后 , 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 “最危险的是在朝鲜战场 , 那时候 , 我带领全营600多名战士参加了上甘岭战役 。 战斗三、四天后 , 600多人剩下100来人 , 四个营职干部只剩我一个活着 。 ”提起抗美援朝战争 , 董中松泪水又溢了出来 。 “600人啊 , 那么些人啊 , 能活下来的太少太少了 。 ”董中松作为林海雪原及众战役的幸存者 , 一个个牺牲了的战友的面孔 , 久久地在他面前回旋 , 采访人员的追问 , 深深地触痛了这位92岁老人的伤痛 , 采访人员也感到深深地内疚 。
高心意走了 , 张仁财走了 , 宫利行走了 , 徐成芝走了……“南京的、广州的 , 北京的 , 我都联系不上了 。 我的老战友 , 他们走了 , 也没有人告诉我 , 我想他们啊!”得知老战友相继离世 , 董中松几度哽咽 。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在现场 , 采访人员拨通了《林海雪原》作者曲波的爱人、书中“小白鸽”原型96岁刘波老人的电话 。 董中松老人得知刘波还健在 , 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直拍手 。 他一再说 , 一定要保持联系 , 要不好多老战友又联系不上了……
红色记忆永不磨灭!
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
献上我们至高的敬仰 。
(来源:烟台日报)
我们不会忘记!除了杨子荣 , 《林海雪原》原型还有这些烟台籍英雄// //
-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 致投资者的一封信
- 吕雉是历史上第一个干政的太后,她多活几年会不会颠覆汉室江山?
- 忠义不输关羽,武力不逊张飞,如果有他在荆州不会丢
- 一寸山河一寸心、十万青年十万军,铭记历史,关爱抗战老兵,我们一直在行动!
- 初中语文 | 初中考试文言文翻译的10大方法,不愁不会翻译古文了
- 我们复刻了一套古代桌游
- 那些年被我们“误读”的古诗词,你的理解真的是对的吗?
- 中国海军:我们受了多少窝囊气,才有了今天
- 原来 我们的川渝地区的川东猎犬 有着这么牛逼的高贵血统!
- 《鹤唳华亭》萧定权为什么这么难?范闲:我们身边的人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