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爹与张居正的爸有何不一样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曾国藩的爹与张居正的爸有何不一样


曾国藩的爹与张居正的爸有何不一样

曾国藩的爹与张居正的爸有何不一样// //

曾国藩的父亲很低调

清道光二十六年正月初三 , 曾国藩写了封家书 , 在照例说些琐事报了平安之后 , 继续写道:“老家政治生态不好 , 这些小官小吏 , 损公肥私 , 朋比为奸 , 热衷于拉帮结派、排除异己 , 父亲大人您是正派乡绅 , 不要跟他们有太多来往 , 不要常往衙门跑 , 要是您出于正义帮助被他们欺负的人 , 他们肯定会怀恨在心 , 各种造谣 , 最终污化我们曾家的名声 , 也给我结下许多冤家 。 而且这个门一开 , 求你的人接踵而来 , 怎么顾得过来?不如统统谢绝 。 父亲大人的来信中 , 也说要杜门谢客 , 真是太英明了 , 是我这个做儿子的深为庆幸的!”

写这封家书的时候 , 身在京城的曾国藩 , 正走过人生拐点 , 步入仕途顺境 , 短短4个月之内 , 连升两级 。 同僚羡慕嫉妒恨的都有 , 正是敏感时刻 , 老家不能生出什么是非来 。

著名作家唐浩明如此评点这封家书:“中国的传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家中出了一个大官 , 家人个个都能得其好处;即使本人远在京师或外省 , 地方官员仍会对其家属优礼有加 , 更不要说附近的小老百姓对其府上的诚惶诚恐了 。 于是便有许多这样的官亲 , 仗势胡作非为 , 勾结官府 , 称霸乡里 , 令百姓敢怒不敢言 。 有的略微好一点 , 只为自己及家人谋非分之利 , 尚不至于武断乡曲 , 鱼肉小民 , 然世人对此亦多不满 。 只有极少数人能自守本分 , 不插手地方事务 。 ”


曾国藩的爹与张居正的爸有何不一样

曾国藩的爹与张居正的爸有何不一样// //

作为一位有大智慧的官员 , 曾国藩自然希望父亲不要插手地方事务 , 在此前一封给叔父的家书中 , 他要叔父劝说父亲不要去省城县上干预公事 , “无论有理无理 , 苟非己事 , 皆不宜与闻 。 ”曾国藩的父亲接受了儿子的规谏 , 来信说“杜门谢客” , 所以曾国藩大喜 , 为父亲点赞 。

曾国藩的父亲叫曾麟书 , 是个重视读书之人 , 但他不是个读书种子 , 虽然刻苦好学 , 但天资愚钝 , 一直考到43岁 , 参加了第17次童试 , 终于中了秀才 , 虽然晚了些 , 却也创造了家族的一个纪录:“大界曾氏”几百年来第一个秀才 , 曾氏家族自此科门大开 , 人才按捺不住地往外冒了 , 一直繁茂至今 。

曾麟书虽然是个老实人 , 但总归有些虚荣心 , 儿子在京城做了大官 , 老家怀着各种目的找上门来的越来越多 , 曾老爷子难免有些跃跃欲试 , 好在曾国藩的信很及时 。 唐浩明评点说:“身为官亲 , 不与闻地方事务 , 实乃最明智的举措 。 人之常情都鄙薄仗势行为 。 仗势而作歹 , 固然极坏 , 即便不做歹事 , 但干扰了地方当局 , 也易招致是非……曾氏洞悉人情世故 , 目光深远 。 他在京中做官 , 巴望的是家中清吉平安 , 不想看到家人仗他的官势而招来舆情腾怨 。 倘若湘中对他家人的口碑不好 , 自然也会给他的仕途带来不利的影响 。 ”

曾国藩的官越做越大 , 曾麟书也一直低调不多事 。 这是曾门传承至今的优良家风 。

张居正的父亲横行乡里

但并不是所有大官的爹 , 都像曾麟书这般自甘寂寞 。 譬如 , 张居正的爹张文明 。

张居正官做得极大 , 明朝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 , 掌权柄十年 , 事实上是大明第一人 , 连小皇帝都要听他的 。 有个这么牛的儿子 , 张文明在老家也跟着牛气冲天了 。

张文明原是湖北江陵一个落魄秀才 , 虽然刻苦读书 , 但考来考去 , 始终是一个秀才身份 , 就是考不上举人 , 等到儿子张居正考中进士了 , 他还是没考上举人 。 所以他的最终学历是秀才 。


曾国藩的爹与张居正的爸有何不一样

曾国藩的爹与张居正的爸有何不一样// //

他很高调 , 几乎横行乡里 , 什么都干 , 欺压百姓 , 干预司法 , 想让谁坐牢就让谁坐牢 , 想捞谁就捞谁 , 连张居正自己都无奈地承認他老爹在老家的斑斑劣迹:“老父高年 , 素怀坦率 , 家人仆辈 , 颇闻有凭势凌铄乡里 , 混扰有司者 , 皆不能制 。 ”

当地官府 , 也通过讨好张文明来讨好张居正 , 远不只是嘘寒问暖 , 连国有的土地都免费送给张家 , 更出格的 , 是当地政府部门为张家修建宅第 , 居然让大明朝的皇家特工—— 锦衣卫当建筑工人 。 这是犯大忌的事 , 但张文明感觉挺好 。

著名学者朱东润在 《张居正大传》中说 , 给张文明行贿最多的 , 是两广的官员 , 他写道:“明代腐化的空气 , 已经弥漫了 , 腐化的势力 , 侵蚀一切 , 笼罩一切 , 何况一个全权在握的首辅 , 更易成为腐化势力的对象 。 北京只是居正的寓所 , 他的家在江陵;居正可以洁身自好 , 但是居正有仆役 , 有同族 , 有儿子 , 有弟弟 , 还有父亲 。 腐化的势力 , 在北京找不到对象 , 便会找到江陵 。 居正也许还能管束子弟 , 他能管束父亲吗?尤其张文明那一副放荡不羁的形态 , 更不会给一个十几年不曾见面的儿子以说话的机会 。 ”

确实 , 张居正没法管束自己的父亲 。 古代中国 , 一个孝字 , 至高无上 , 律法甚至鼓励“亲亲相隐”尤其是“子为父隐” , 如果儿子发现父亲有不法行为 , 隐瞒了 , 没有罪;如果举报父亲 , 反而要论罪 。 张居正不是不知道他父亲在老家胡作非为 , 但为了显示自己是一个孝子 , 他还得处处无原则地维护父亲 , 《张居正大传》 中写道:“文明是一个放浪不羁的人 , 居正当国以后 , 当然增加文明的威风 。 万历初年御史李颐前往广西 , 路过江陵 , 看见文明气焰太大了 , 和他顶撞一下 , 居正便取消李颐的御史……”

张居正生前权倾一时 , 死后却遭遇了抄家惨剧 , 他甚至险些被掘墓鞭尸 。 这固然因为张居正过于刚愎自用、树敌太多 , 但他那位放浪不羁的父亲也脱不了干系 。 朱东润叹道:“人毕竟是不免受环境支配的 。 假如居正不生在腐化的空气中 , 或即生在这个空气之中 , 而没有那样的父亲 , 也许他在‘正己格物’的方面 , 会有更大的成绩 。 ”

古往今来 , “坑爹”的故事多如牛毛 , 张文明上演了一幕“坑儿”的故事 。 万历四年 , 监察御史刘台上奏章公然弹劾张居正七宗罪 , 其中一大罪状就是“起大第于江陵 , 费至十万 , 制拟宫禁 , 遣锦衣官校监治 , 乡郡之脂膏尽矣……”很狗血的是 , 刘台还是张居正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