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奏折省略这几个字 代表了清末汉臣的真正崛起
我们在前天的文章中讲到 , 清朝立国之初 , 虽任用汉人 , 但对汉臣防范极严 。 有清人笔记记载 , 清朝入主中原时 , 曾在宫中立一石碑:
“大略谓本朝君临汉土 , 汉人虽悉为臣仆 , 然究非同族 。 今虽用汉人为大臣 , 然不过用以羁縻之而已 。 我子孙须时时省记此意 , 不可轻授汉人以大权 , 但可使供奔走之役 。 ”
上面这个故事虽为野史 , 但并非空穴来风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清朝对汉臣的压制非常严重 。 如清政府六部中各设满汉两尚书 , 一般都是是汉尚书做事 , 满尚书领功 。 在清朝当官 , 汉人辛辛苦苦做事 , 但出头的机会极少 , 满人却能坐享其成 。 而如果工作上出了差错 , 也往往让汉人来负主要责任 , 对满人从轻发落 。
李鸿章奏折省略这几个字 代表了清末汉臣的真正崛起// //
清朝对汉臣的这种防范 , 是源于其对汉人的不信任 , 本质上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 。 因此 , 在对汉臣的种种限制措施中 , 最为严格的为领兵之权 。 尤其是平定三藩之后 , 每当发生大的战役 , 绝大多数皆由旗人统兵 , 即便是汉人领兵 , 亦必由旗人督师 , 实际上是起到监视的作用 。
清人薛福成记载 , 清代对汉臣防范最严的时代 , 为乾隆和嘉庆两朝 。 乾隆朝收复大小金川者为岳钟琪 , 嘉庆朝平定天理教者为杨遇春 , 但最后领头功受赏者 , 都为旗人钦差 , 岳钟琪和杨遇春作为最大功臣只能居于其次 。
清朝在军事指挥权上对汉臣的严防 , 直到咸丰、同治年间才有所放松 。 这并不是因为此时的统治者更加信任汉臣 , 而是处于面临内忧外患的通变之世 , 不得不倚靠汉人的力量来维持清朝的统治 。
有人认为 , 晚清时期清廷真正放手让其独掌军权的汉臣第一人 , 为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的曾国藩 。 其实不然 。 这真正的第一人 , 实际上与曾国藩亦敌亦友的左宗棠 。
李鸿章奏折省略这几个字 代表了清末汉臣的真正崛起// //
曾国藩创办湘军之初 , 虽然对太平军屡有胜绩 ,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咸丰都不敢给予曾国藩地方督抚的实权 , 因此曾国藩虽为湘军统帅 , 但经常在军费粮饷等事项上被地方官员掣肘 。 后来因战局岌岌可危 , 咸丰不得不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 , 赋予了他节制四省的权力 , 但背后仍有一潜在的督师 , 此人为湖广总督官文 。
从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两师徒前后两次的报功奏折 , 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细节 。 如曾国藩攻克金陵 , 平定太平天国后 , 以六百里加急快马向朝廷报捷 。 而在捷报的抬头处 , 写的是“官文、曾国藩奏” 。
官文虽为一方封疆大吏 , 但没什么才能 , 在与太平天国的作战过程中 , 前期依靠胡林翼 , 后期依靠曾国藩 , 自己基本没做什么实事 。 等到湘军立下大功 , 官文却被曾国藩推于自己之上 。 曾国藩之所以这样做 , 一是遵循军事行动中推旗人为首功的传统 , 二是深知汉臣在朝廷不受信任 , 担心自己功高震主而遭到猜忌的缘故 。
李鸿章奏折省略这几个字 代表了清末汉臣的真正崛起// //
在曾国藩之后 , 他的弟子李鸿章在汉臣崛起的道路上 , 又更进了一步 。 同治五年(1866年) , 李鸿章接替曾国藩与捻军作战的任务 , 并于同治七年(1868年)成功平定捻军 。 在这一次报功的奏折中 , 李鸿章抬头只写自己名字 , 没有再在前面加上旗人督军都兴阿 。
这也释放出一个信号 , 代表着清朝持续200多年的满汉藩篱被逐渐打破 , 汉臣在清廷的地位越来越高 。 后来左宗棠西征新疆 , 清廷不再派旗人督师 , 由左宗棠全权指挥军队 。 清末之满汉兴替 , 于此可见 。
- 日语口语省略用法「?りゃ」是什么意思?
- 李鸿章复出与“清流”的幕后筹划
- 100多年前,李鸿章告诫后人!若想中国强大,必须灭掉此国
- 张晓川︱李鸿章与马克沁
- 李鸿章一落笔,清政府就挨了最扎心一刀
- 李鸿章已经密谋接管朝廷,为何他去世后,慈禧还流泪痛惜
- 曾国藩以“诚”辨人才:得李鸿章,左宗棠等...
- 李鸿章创办的一家企业,如今已经是世界五百强
- 李鸿章当了半年两广总督 杀了五六万“盗贼”
-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鸿章的设想开创了中国西式勋章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