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从入关起就注定被同化而如今已被彻底同化此民族无异于消失
中华文化是典型的打不过你就拉你入伙 。 从五胡乱华开始 , 少数民族就开始了一条探索民族融合的艰难道路 , 你越融入汉文化之中 , 你的融合程度越好 。 历史也证明 , 你存在的长短与融合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 弓马无敌的蒙古人未满百年 , 满人却在风雨飘摇的近代存在了这么久 , 和民族政策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 , 入关之后只见到强迫满人学汉语 , 未见汉人学满语 , 这才造成了现在满语未普及的状况 。 满族从入关起就注定被同化 , 而如今已被彻底同化 , 此民族无异于消失 。 全国会说满语的不超过30人还都是七老八十的老人 。
满族从入关起就注定被同化而如今已被彻底同化此民族无异于消失// //
绝大部分满族人不仔细想一下都想不起来自己是少数民族会一直觉得自己是汉族 。 沈阳等地还有一部分原直属皇室后裔 , 你问他们会说满语吗 , 十有八九是不会的 。 小时候看见满字的门牌都觉得新鲜 , 小学没毕业这种门牌就彻底消失了 。 小时候玩的"嘎拉哈"一直觉得名字怪不知道什么意思 , 长大了才知道原来是原满语的音译 。 统一语言五千年都未实现 , 以前那是十里不同音 , 百里完全听不懂 。
全靠秀才读半边字发音 。 普通话统一在当代中国还末曾实现 , 何况百年前的满语!两千年前秦始皇统一文字 。 两千年来不断完善修改 。 写个汉字 , 种类图象如何分辨甚至怎么读都出来了 , 世界上哪种文字可代替 。 眼见为实 , 耳听为虚 , 中国重见识 。 英语应该是最易学的语言 , 食物尝一下就知道怎么读 , 物品试一下就知有什么音 , 这种便捷性真的可以无师自通 。 所以英美重尝试 , 文字更多是辅助 。 其它语言文字应各有特点 , 没学过不做评价 。
满语满文应该被推广过 , 但仅限于上层社会的交流罢了!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底蕴丰厚 , 是个纯粹的礼仪之邦蒙古是坚持自己的蒙古文化 , 九十年被赶回去放羊了;北魏、清朝进行汉化改革 , 才得以长久生存下去 。 一群人管理另一群人 , 势必要形成一个完善的制度 , 书同文 , 车同轨 。 清朝为了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 为了长治久安的发展 , 文化的同化就是必须的 。 满语那是贵族语言啊 , 装装逼挺好的 , 干嘛要普及 。 要是满大街的屌丝张口都能说 , 那还稀罕个屁啊 。 再说满文又不是拉丁文 , 除了装逼之外 , 基本没有修习的必要性 。
满族从入关起就注定被同化而如今已被彻底同化此民族无异于消失// //
你想有什么传世巨著是用满文写的 , 于是不通满文原典人生便不完整了?要了读书人的命了?哪怕只有那么一部 , 士子都会争相学习 。 没有啊 , 皇阿玛秉灯夜读的也全是汉字书好么 。 so到最后连满人自己都忘本了 。 满语那是贵族语言啊 , 装装逼挺好的 , 干嘛要普及 。 要是满大街的屌丝张口都能说 , 那还稀罕个屁啊 。 再说满文又不是拉丁文 , 除了装逼之外 , 基本没有修习的必要性 。 你想有什么传世巨著是用满文写的 , 于是不通满文原典人生便不完整了?要了读书人的命了?哪怕只有那么一部 , 士子都会争相学习 。
没有啊 , 皇阿玛秉灯夜读的也全是汉字书好么 。 so到最后连满人自己都忘本了 。 普及首先需要广泛的教育 , 广大的社会群众都习惯了说汉语 , 而满族人口相对较少 , 满语普及存在特别大的难度 , 根本无法实现 , 而且满清政府根本没有意识到要普及满语 , 相反 , 他们都接受汉语 , 自觉接受中原的文化 , 汉化程度特别高 , 朝廷的诏书都是满汉两种文字 。 满语只是在满清贵族中流行 , 随着清统治的深入 , 中原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 到清后期的统治者都不会说满语 , 如光绪皇帝 。
满族从入关起就注定被同化而如今已被彻底同化此民族无异于消失// //
清朝统治中国之久 , 中原化程度也就越深 , 这或许也是现在很少有人会说满语的原因吧 , 而会说蒙语的人相对较多 。 满清入关毕竟是落后文明征服先进文明 , 一切统治办法都照前朝 。 大清门上的牌匾都是大明门翻一面接着用 。 你觉得大清能干什么?能换统治阶级?把士大夫全杀了?把那些换身衣服接着干的大清忠臣杀了?那谁给他收税 , 谁给他牧民?说到底 , 大清还是玩的中国封建社会那一套 , 那位大神能四书五经 , 孔孟之道翻成满文并能很好的表词达意 。 懂点外语的人都知道看原语写的比译本好太多 。 毕竟鞑子那么厉害一切都有可能!
- 大清亡于刘家庙?满族人统领北洋军指挥不灵,成就袁世凯
- 从战功简析夏侯渊、曹仁、徐晃、张辽四将的能力
- 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
- 不是有南水北调吗,为啥还要引黄河水入白洋淀?这一点你要熟记
- 从蒯越相马说起,刘备为何不夺荆州?
- 从《解服散说》考证皇甫谧兄长皇甫士元
- 刘先银悟《黄帝内经》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惟道是从
- 经济总量偏低的安徽,却成功跻身于长三角,它凭什么加入?
- 从经济和军事上,浅谈姜维和诸葛亮的差距
- 从《水浒传》来看宋朝人那些过年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