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认为寇准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教训是:才虽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寇准 , 北宋名臣 。 他刚直不阿 , 勇于任事 , 名垂史册 , 其戏剧舞台上的忠廉形象一直深印人心;然而 , 张咏感慨道:“寇公奇材 , 惜学术不足尔 。 ”《宋史》评价他:“虽有直言之风 , 而少包荒之量”……他又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 。


皇帝认为寇准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教训是:才虽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皇帝认为寇准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教训是:才虽高矣 , 保身之道不足// //

《梦溪笔谈》云:景德年间 , 河北有战事 , 皇上欲御驾亲征檀渊 , 朝廷内外的意见不一致 , 惟独寇准赞成皇上的主张 。 皇上的车驾刚渡过黄河 , 辽国的骑兵遍地都是 , 直抵檀渊城下 , 人心惶惶 。 皇上派人暗中观察寇准是什么反应 , 而寇准这时正在中书酣睡 , 鼾声如雷 。 人们认为他是能让这个时代镇定的人物 , 把他比作谢安 。

这与史实有些出入 。 事实是 , 景德元年 , 在辽国大军进犯中原 , 打破数州直逼京都之时 , 宋廷朝野震动 , 真宗吓得六神无主 , 不知如何是好 , 在重臣王钦若、陈尧叟等人的撺掇下 , 真宗意欲迁都南逃或南下避战 , 但宰相寇准、毕士安力排众议 , 坚决主张抗敌 , 促成了御驾亲征 , 振奋了军心 , 又由于寇准指挥若定 , 战场形势发生了积极变化 。 与此同时 , 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被宋军伏弩射杀 , 辽兵失倚 , 士气低落 , 又有腹背受敌之虞 , 故辽主有罢兵议和之意 , 而真宗也希望花钱买太平 , 尽快结束战事 , 遂签订了檀渊之盟 。 千百年来 , 人们对檀渊之盟的利弊争论不休 , 但寇准的大忠大勇却一直为人赞颂 。 如果没有寇准的大忠大勇 , 没有毕士安对真宗苦口婆心的劝导 , 真宗非南逃不可 , 大宋军民也会因此而丧失抗战的决心和勇气 , 一败涂地 , 那么 , 北宋末年的悲剧就可能提前上演 。

寇准忠勇可嘉 , 政绩显著 , 是社稷之臣 , 这是公认的 。 但他也有许多缺点 , 倔强偏执 , 修养不足 , 不谙成己成物之道 , 从政为官还显得青涩 。


皇帝认为寇准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教训是:才虽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皇帝认为寇准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教训是:才虽高矣 , 保身之道不足// //

《梦溪笔谈》云:寇准被任命为宰相的诏书 , 是杨亿起草的 , 其间四句说:“能断大事 , 不拘小节 。 有干将之器 , 不露锋芒 。 怀照物之明 , 而能包纳 。 ”寇准看过诏书后非常高兴 , 说:“正得我胸中事 。 ”在规定的润笔之外 , 他又另外赠给杨亿一百两银子 。 此诏书其间四句放大了寇准的品德、韬略、才干 , 连一带而过的缺点、不足都没有 , 实属笔墨夸饰 。

寇准任性 , 在朝廷上动辄与人争辩不休 , 不依不饶 , 甚至相互揭短 , 斯文扫地 , 以至于皇上怒而罢之 。 史载:“准与知院张逊数争事上前 。 他日 , 与温仲舒偕行 , 道逢狂人迎马呼万岁 , 判左金吾王宾与逊雅相善 , 逊嗾上其事 。 准引仲舒为证 , 逊令宾独奏 , 其辞颇厉 , 且互斥其短 。 帝怒 , 谪逊 , 准亦罢知青州 。 ” 此等事情 , 王宾独奏又如何 , 犯得上“其辞颇厉 , 且互斥其短“吗?涵养和包容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 得理不让人和无理辩三分 , 都是缺少修养的表现 , 因而令人生厌 。 在皇上看来 , 狂人迎马呼万岁 , 虽属大不敬 , 但狂人神经错乱 , 已不是正常人 , 尚可隐忍 , 而朝廷命官在宫廷之上如此不懂礼数 , 行事乖张 , 藐视皇威 , 则不可饶恕 。 这也是“帝怒 , 谪逊 , 准亦罢知青州”的缘故 。 人言云中白鹤 , 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 白鹤壮志凌云 , 不狃于方寸之地 , 不与燕雀争喙尘埃之粟 , 燕雀之网焉能罗捕 。

至道二年 , 因官衔排序问题 , 寇准与冯拯发生争执 , 又有人上疏说吕端等人因种种原因姑息寇准 , 使得寇准任意而为 , 擅权行事 , 扰乱法纪 。 太宗大怒 , 召见吕端等人责问 。 端曰:“准性刚自任 , 臣等不欲数争 , 虑伤国体 。 ”因再拜请罪 。 及准入对 , 帝语及冯拯事 , 自辩 。 帝曰:“若廷辩 , 失执政体 。 ”准犹力争不已 , 又持中书簿论曲直于帝前 , 帝益不悦 , 因叹曰:“鼠雀尚知人 , 况人乎?”遂罢准知邓州 。 皇上罢免寇准的官职 , 并不是因为寇准理屈 , 而是因为寇准不听皇上的劝诫 , 依然激辩不已 , 鼠雀不如 。 有时咄咄逼人的气势 , 比无理狡辩更让人不能容忍 。 一个官员如果缺乏政治素养 , 动辄卷入杯水风波 , 谁还能指望他去搏击大海的风浪 , 赶出朝廷也罢 。

寇准心胸狭隘 , 汲汲于功名 。 宰相王旦心思缜密 , 为人谦和 , 处事低调 , 工作尽责 , 皇上非常信任倚重他 。 寇准嫉妒王旦 , 屡次在真宗面前说王旦的短处 , 而王旦却专门在真宗面前称赞寇准的长处 , 让真宗觉得寇准人品有问题 。 天禧元年 , 王旦病重 。 真宗探视时问:“爱卿之后天下事应当托付给谁呢?”宽宏大量的王旦坚持推荐寇准为相 , 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 , 彼专谈卿恶 。 ”旦曰:“理固当然 , 臣在相位久 , 政事阙失必多 。 准对陛下无所隐 , 益见其忠直 , 此臣所以重准也 。 ”上由是益贤太尉 。 王旦深知 , 由于皇上好名夸功 , 佞臣心怀鬼胎 , 极尽怂恿 , 一场轰轰烈烈的封禅、造天书、寻祥瑞运动 , 使国家出现了财政和政治危机 , 朝廷迫切需要大忠之人为相 , 铲除弊政 , 重振朝纲 。 因此 , 王旦看中了有荦荦过人之才 , 而无区区自守之善的寇准 。 将军额上能跑马 , 宰相肚里能撑船 。 王旦的忠厚、大度、包容 , 是寇准所不具备的 , 真宗对待寇准始终没有像对待王旦那样信任、放权 , 于此不无关系 。 寇准做事简单、偏执 , 但是大忠之人 , 所以 , 得到了以江山社稷为重的毕士安、王旦的包容和鼎力支持 , 成就了他的功名 。


皇帝认为寇准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教训是:才虽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皇帝认为寇准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教训是:才虽高矣 , 保身之道不足// //

一个人因机缘偶合 , 可能一时幸运 , 但不可能永远幸运 。 真宗在病重时 , 经过几番犹豫 , 反复权衡 , 最终意向是 , 自己归天后 , 由刘皇后辅佐幼主 , 寇准以相位制约刘皇后 , 而寇准希望自己单独辅佐幼主 , 并有积极表现 。 寇准“学术不足” , 意识不到刘皇后的谋略、能力不在他之下 , 意识不到满朝文武对他不买账者大有人在 , 意识不到想借机蹿升者已经把他视为眼中钉 , 而自己已陷入危险之境地 。 由于寇准密令杨亿起草太子监国奏章一事泄露 , 刘皇后和丁谓借机向真宗进谗言 , 寇准被罢相;后又因周怀政等人欲阴谋杀死丁谓等人 , 再让寇准当宰相 , 尊奉宋真宗为太上皇 , 传位给太子 , 废黜刘皇后 , 被人告发 , 寇准因受牵连 , 被降为太常卿、相州知州 , 之后寇准被一贬再贬 , 直至客死雷州 。

史书说 , 寇准少即得富贵 , 性情豪爽奢侈 , 喜欢喝大酒 , 每次宴请宾客 , 多关闭门扇解下骖马 。 他的家中未曾燃油灯 , 即使厨房厕所这些地方 , 一定要燃着大蜡烛 。 他任宰相 , “多召两制会饮私第 , 酒酣气盛 , 必闭关苛留之 , 往往侵夜 。 畏谨者甚惮焉 。 宗谔尝预会 , 日既夕矣 , 而关不可启 , 遂于门扉下窃出得马以走” 。 寇准强拉大臣喝酒 , 酒酣耳热之际 , 必关闭大门不让人回家 , 逼人与己通宵或彻夜宴饮 , 大臣只得从门底下偷偷跑掉 。 寇准恋酒且霸道 , 放荡不羁 , 难为百官之型范 。 寇准不仅是酒徒 , 还是舞迷 , 每次在府中聚会都离不开妓女作乐 。

《梦溪笔谈》云:寇准喜好《柘枝》舞 , 与客人集会时必定要舞《柘枝》 , 况每舞一次必定是一整天 , 当时的人称他是“柘枝颠” 。 今天在凤翔有一老尼姑 , 是寇准当年的柘枝伎 , 她说:“当时的《柘枝》曲还有几十遍 , 今日所舞的《柘枝》 , 和当时的相比 , 遍数不到十分之二三 。 ”老尼姑还能歌当时的曲子 , 有闲情逸致的人往往传唱她的曲子 。 又云:蜀地人魏野 , 隐居不出来做官 , 擅长写诗 , 以诗著名 。 他为人处世很潇洒 , 有很多当地的显贵人物和他交往 , 寇准尤其欣赏他 。 寇准镇守北都时 , 把魏野招至门下 。 北都有个妓女 , 虽然貌美但举止生硬 , 士人称他为“生张八” 。 府中聚会的时候 , 寇准让她向魏野求诗 , 魏野赠诗于她 , 诗云:“君为北道生张八 , 我是西州熟魏三 。 莫怪尊前无笑语 , 半生半熟未相谙 。 ” 寇准纵情欢乐 , 挥金如土 。


皇帝认为寇准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教训是:才虽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皇帝认为寇准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教训是:才虽高矣 , 保身之道不足// //

一次 , 他从相府出发去镇守北门 , 歌妓到庭下送行 , 寇准用金质酒杯一边独饮 , 一边令歌妓吟歌跳舞 , 每唱一曲赠送绫罗绸缎一束 , 但歌妓仍显不足 。 侍妾蒨桃窥之 , 赋诗二首规劝寇准不要过于奢侈 。 其一:一曲清歌一束绫 , 美人犹自意嫌轻 。 不知织女萤窗下 , 几度抛梭织得成 。 其二:风劲衣单手屡呵 , 幽窗轧轧度寒梭 。 腊天日短不盈尺 , 何似妖姬一曲歌 。 但寇准并不这样认为 , 在《和蒨桃》的诗中道: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 。 人间万事君休问 , 且向樽前听艳歌 。

这些故事说明寇准确有其固执、褊狭、奢侈、佻挞的一面 , 人文教养和政治素养不足 , 也可证“不拘小节”“不露锋芒”“能包纳”之伪 。 寇准好虚荣 , 自然对夸大其词的任命诏书满心欢喜 , 为了感谢起草诏书的杨亿 , 寇准在规定的润笔之外 , 他又另外赠给杨亿一百两银子 , 全无“宠辱不惊”的君子之风 。

有人说 , 寇准一生为官不止“三起三落” , 最后客死雷州 , 皆因其不“正”而导致 。 张咏曾对自己的僚属感慨地说:“寇公奇材 , 惜学术不足尔 。 ”张咏承认寇准是个奇才 , 但又怜惜寇准人情不够练达 , 自身修养不足 , 并屡为所累 。 人情练达 , 首在秉持中庸之道 , 包容四海 , 善于成己成物 。 章士钊说:“为政有本 , 本何在?曰:在有容 。 何为有容?曰:不好同恶异 。 ”庸者好同恶异 , 智者求同存异 , 圣者化异为同 。 好同恶异 , 睚眦必报 , 是心胸褊狭、极端自我的表现 , 不仅不能成己成物 , 而且还会遭致不满、怨恨 , 被人排挤、陷害 。 真宗认为寇准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教训是“寇准之居相位 , 多致人言 。 ”嗟夫!君才虽高矣 , 保身之道不足也 。

法国人文主义者拉伯雷说:“凡前有墙、后有垣的地方 , 没有一处不闹阋墙与明争暗斗的勾当 。 ”皇宫历来是高层争权夺利的险地 , 随时都会有大臣被人抓住把柄扳倒在地 , 作为朝臣本应涤除玄览 , 洁身自好 , 如履薄冰 , 而寇准却奢侈、放荡 , 自毁形象 , 授人口实 , 注定他在官场上不会软着陆 。 何况 , 寇准还不懂官场运作之道 。


皇帝认为寇准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教训是:才虽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皇帝认为寇准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教训是:才虽高矣 , 保身之道不足// //

仕途坎坷的柳宗元晚年感悟道:“吾子之方其中也 , 其乏者 , 独外之圆者 。 固若轮焉 , 非待于可进 , 亦可退也 。 ”轮为载车之器 , 必为圆形 , 因为滚动摩擦阻力最小 。 为人处世应外圆内方 , 内方者 , 不失原则也 , 外圆者 , 进退自如也 。 外圆内方 , 是有傲骨而无傲气 , 是合群而不迷失自我 , 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 是仁、智、勇兼备的君子言行规范 , 而不是奉行束身寡过主义的曲士贱儒的挡箭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