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周公真的只是“辅佐”君王吗?还原历史背后的真相

1:正史里的周公摄政

《史记》等史书中记载 , 周公是个非常孝顺的好孩子 , 特别是老爹姬昌在世的时候 , 比其他兄弟姊妹更孝顺 , 更忠厚 , 更仁义 。 二哥武王即位之后 , 周公也是倾尽全力辅佐 , 武王九年东征盟津 , 以及十一年讨伐殷纣 , 军之牧野 , 周公都伴其左右 , 赫赫战功 。 大周建立后 , 武王大肆封赏功臣、周公被封于曲阜 , 人称鲁公 , 可是周公并没有选择去自己的封地 , 而是选择留在朝廷辅政 。


历史上的周公真的只是“辅佐”君王吗?还原历史背后的真相

历史上的周公真的只是“辅佐”君王吗?还原历史背后的真相// //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周公对武王的敬爱之情可谓人尽皆知 , 武王讨商胜利的次年 , 统一天下的紧要关头 , 武王突发大病卧床不起 , 群臣恐惧 , 意欲占卜吉凶 。 周公曰:“占卜可以 , 但不可为难先王 。 ”于是 , 他用自身体作保 , 并设三个祭坛 , 捧璧持圭 , 向先祖之灵祷告 。 又命史官一旁册文祝告 , 意思是:“假如先王欠了上天一个儿子 , 那么就让我代替哥哥生病 。 我文武双全又会侍奉鬼神 , 心甘情愿接受上天的安排 。 再者 , 周王受命于天 , 他若能活 , 你们的子孙定能安居乐业 , 诸位先王也能永享奉祀 。 我现在占卜任凭先王安排 , 若你们应了我的请求 , 我定献上圭璧 , 任凭吩咐;若你们不应 , 我就把圭璧收藏起来 。 ”读完祝文 , 他到祭坛前占卜 , 卦象显示乃大吉 。 据史书记载 , 次日武王一下子病全好了 。

武王逝世 , 成王继位 。 当时的成王尚在襁褓之中 , 周公怕天下因小王而动乱 , 于是便登位摄政把控朝局 。 周公于公于私都是好的没话说那种人 , 对成王更是百般疼爱 。 成王病重之时 , 周公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入大河 , 对河神祈祷说:“成王年幼无知 , 千错万错都是我造成的 。 如果非要死一人 , 就让我死吧 。 ”祷告完后 , 他把祝告册文藏在秘府中 。

周公辅政时 , 周朝刚建不久 , 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 , 一方面前朝旧臣时刻准备复国;另一方面周公辅政引起了周室内部的矛盾 。 管叔和蔡叔又在到处散播流言说:“周公会对成王有害 。 ”听得多了就连姜太公也信了 。 亡国的纣王之子武庚更是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 他借时联合管叔、蔡叔等人策划谋反 。 最终 , 姜尚信了周公 , 并帮助周公平定了武庚叛乱 。 周公摄政7年 , 成王长大 , 周公还政 。 此时 , 有人污蔑周公有篡位之心 , 成王半信半疑 。 周公逃到了楚地避嫌 。 没过多久 , 成王翻阅库书无意之中看到了收藏的文书 , 看到了周公的祷辞 , 感动涕零便派人迎回周公 。 剧终一片欢喜之景 。


历史上的周公真的只是“辅佐”君王吗?还原历史背后的真相

历史上的周公真的只是“辅佐”君王吗?还原历史背后的真相// //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左传》、《史记》《孟子》等史书虽然皆是说周公只是“夹辅”或者“辅佐”成王 。 但是 , 《礼记》、《尚书》、《荀子》、《淮南子》《韩诗外传》等史籍之中却有其他的发现 , 话说:周公曾经登过天子之位

现代的史学家对《尚书大诺》和《尚书康诰》又进行多方的考证 , 得出周公称王的结论 。 《大诰》是周公讨伐叛逆的“三监”之前所写的诰文 , 其中的第一人称作“王” , 而这个“王”称文王为“宁考” 。 是于“考”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 , 所以这个“王”只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 。 再看《尚书康诰》 , 有种说法认为 , 《康浩》是成王假借周公之口所做的诰文 , 但如果真是是这样 , 其中一句诰文就显得非常的奇怪 , 话是这样写的“王若日:孟侯 , 联其弟 , 小子封 。 ”这里的“封”是指周公的同母弟弟康叔 。 问题是 , 如果其中的“王”是指成王 , 不可称自己的叔叔为弟弟 。 由此可见 , 这个“王”应该是周公 。


历史上的周公真的只是“辅佐”君王吗?还原历史背后的真相

历史上的周公真的只是“辅佐”君王吗?还原历史背后的真相// //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综上所述 , 周公身居王位证据确凿 , 并非像后世所述 , 只是摄政 。 那么问题来了 , 周公为什么要逾矩称王呢?

一个原因可能是为了平定天下 , 周公像正史所说一心为民 , 心系天下苍生 。 武王死后 , 东方的平定大业尚未完成 , 奈何成王幼小 , 不堪重任 。 周公许是考虑王位不稳 , 诸侯会反叛造成内外忧患之势 , 蒸蒸日上的大业毁于他手 , 他无脸面见先王 , 不得已暂代王位 。 此外 , 武王在弥留之际 , 因担心幼子无力治国 , 也曾有传位周公的意思 , 周公诚惶诚恐并表示不能接受 。 这些都说明周公根本没篡位的想法 。

另一个原因可能就真的是周公篡位 。 先秦学者荀况在他的《萄子儒效》中曾写道:“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 , "偃然如固有之” 。 有些学者认为这句话应译为:周公废除成王以继接武王的天下 , 并且就像江山原本就是他的 。 不仅如此在《史记》中也是有记载的 , 当时周公篡位传的风生水起 , 召公、太公也慢慢开始怀疑周公 , 周公便急于向此二人解释 。 召公、太公可都是大贤大能之人 , 肯定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 毫无根据地随便怀疑周公 。 再着说 , 管叔、蔡叔可都是周文王的儿子 , 不大可能因为无中生有的怀疑被前朝余孽利用反周 。 这种种情况也足以表明 , 周公肯定曾经有过篡位的想法 。 至于事态为什么会没有如周公所愿 , 可能是因为事态最后的发展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 。

往事已矣 , 这个问题已很难找到答案 。 朋友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