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末的保定,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 , 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 , 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

【保定商务印书分馆】商务印书馆 , 1897年2月11日始创于上海 , 在中国现代出版业居于首位 。 那个年代的商务印书分馆 , 在各个省城都设有分店 。 保定分馆位于西大街和城隍庙街交叉路口 。 西大街上书店、印书局林立 , 还有协生印书馆、直隶书局、中华书局等 。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 , 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

【保定西大街】1900年10月 , 八国联军部队入侵保定 , 烧毁了城楼、角楼 。 1903年 , 袁世凯重建了南城门楼(按照原貌) , 将永宁寺(南大寺)改建成了慈禧的行宫 。 另外的三座城门(正楼)、瓮城敌楼(四门)未予以修复 。 五十年代 , 西、北、东、南城的城墙相继拆除 。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 , 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

【保定大悲阁】大慈阁别号真觉禅寺、大悲阁 , 1227年 , 由蔡国公(自金归元)、张柔(都元帅)始建 。 到了明朝、清朝 , 此地的香火已经兴盛起来;一些已经破毁的建筑 , 曾经在清朝乾隆时期得到了修缮 。 在大慈阁三楼 , 您可以俯瞰这座城市 。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 , 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

【保定莲池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建于雍正年间的1784年 。 溥仪在位时期 , 建成了西式建筑 , 成为直隶省立图书馆 。 在接下来的100年里 , 图书馆多次更名为省级图书馆和文化中心 。 五十年代末 , 新的图书馆才建在孙悦故居的遗址上 , 莲池书院的藏书转移至此 , 成为河北省的图书馆 。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 , 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

【保定街景】距保定总督府不远有一个古老的莲花池 。 传说莲花池早在唐代就已经存在了;但真正的莲花池?是在元代才开始扩建形成的 。 后来 , 又经过明、清官吏的多次修缮 , 形成了现在的古莲池 。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 , 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

【保定城外】永定河流经保定的东北部 , 保定地区主要为大清河水系 , 海河流域 。 大清河水系在境内分为南北两支 。 有九十九条河道长达十公里以上 。 河流呈扇形分布于全市 。 除山区外 , 平原上还有许多季节性河流 。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 , 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

【保定西关】日军占领保定八年 。 为了适应日本的军事、生活需要和加强公共安全 , 日本人和一些韩国人在西关开设了许多餐馆、妓院和外国企业、学校、电影院、市场等等 。 现在的保定西关早已经是高楼鳞次栉比 , 商贸繁荣 , 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 , 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

【保定易县】易县是全国首批十四个千年古县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境内自然景观、文物古迹众多 , 历史悠久 。 该县自农耕文明发展至今 , 这片千年故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重要的文化价值 。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 , 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

【保定易县】就地域和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而言 , 该地区既留有战国时期的(燕国)历史文化 , 例如:易水、黄金台等;又有明朝、清朝时期的历史文化 , 例如:清西陵等;还有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文化 , 例如:狼牙山等等 。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三十年代末的保定 , 城内城外百姓生活// //

【保定易县】1928年 , 直隶省改为河北省 , 保定自治市被废除 。 1948年年底 ,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保定 , 在此设置了冀中行政机构的办公地 。 河北省人民政府于1949年8月在保定成立 。 1966年5月 , 保定再次成为新中国河北省省会 。 河北省省会在1968年2月迁往石家庄 。 【河北保定 , 1939年-1940年 。 资料:京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