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年前古人就会使用指纹?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5000多年前古人就会使用指纹?
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指纹” , 近日被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实验室列为重点研究项目 。 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副馆长杨拴朝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如果研究确认这些指纹是古人有意为之 , 将至少让人类使用指纹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年 。 ”
5000多年前的指纹被发现
去年10月31日 , 杨拴朝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渑池县西南方的西河南村仰韶文化遗址进行巡视调查工作 。 在调查其中一个灰坑时 , 发现了一枚仰韶时期的陶缸残片 , 残片上残留着一个造型规整、圆润细腻的鋬(注音:pán)耳(陶缸上的装饰附件) , 在鋬耳上的横向凹窝内留有一枚指纹 。
这枚陶器残片形状不规则 , 最长处10厘米 , 有一个2.5厘米×3.5厘米的鋬耳 。 在鋬耳上的横向凹窝内留有一枚1.7厘米×2.1厘米的完整清晰的指纹 。 指印摁制一气呵成 , 独立完整 , 乳突线纹无丝毫挪动迹象 。 杨拴朝认为 , 这形成了一枚仰韶时代居民完美的指纹陶模 。 而在此之前 , 他在此处还发现了一个陶器残片上的鋬耳上面同样留有一枚先人的指纹 。
指纹中蕴含着怎样的信息
今年1月15日 , 杨拴朝携带这枚完美样本和一些同时期、同类型 , 且包含指纹的陶器残片 , 前往海口市拜访了我国著名指纹学家、中国刑事现场统计研究会副会长刘少聪教授 。
经分析鉴定 , 以刘少聪为首的专家团队一致认为 , 这枚鋬耳上的指纹是一名20—30岁古代男性右手大拇指按压的指纹 。
杨拴朝告诉采访人员 , 陶器上指纹留痕是常见的 。 1978年 , 公安部126所在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指纹印痕 。 “但这些指纹大多是无意留下的 , 或是指纹的局部 , 或细小模糊不清 , 即使有较完整的 , 也不是立体的 , 同时也不在特定的位置 。 ”
而最新发现的鋬耳上的指纹 , 很可能是陶工有意为之 。 杨拴朝说:“鋬耳制作时多采用裹布摁压的方式 , 这样的工艺一是为了美观 , 二是防止陶泥粘连 。 在鋬耳上直接横向加摁指印的工艺 , 必须控制好摁制时间 , 否则会损坏胚体 , 费工耗时 。 所以这种‘按指为印’的制陶方法 , 与实用无关 , 很可能是古人特意按制的记号 。 ”
这枚仰韶指纹陶模 , 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 距今已5000多年 。 杨拴朝说 , 在仰韶文化之前 , 无论是岩画上的手印 , 还是自陶器诞生后 , 上面有意或无意遗留的指纹 , 很难证明先民是特意为之 。
“但在仰韶文化庙底沟时代 , 古人以‘按指为印’的制陶方式留下的清晰指纹 , 再结合彩陶上的指印纹饰 ,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时期 , 古人确实是在使用指纹 。 ”杨拴朝说 。
发现小指纹的大意义
据悉 ,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将运用高精度CT扫描、3D复原、激光切片等前沿技术 , 开展仰韶指纹的三维成像研究 , 重建指纹的三维特征 。 ”杨拴朝说 , 根据相关科研进展 , 将适时开展仰韶指纹标本层位的C14测年工作 。
杨拴朝说 , 这些样本的研究对各个学术领域都将有深远影响:在法医人类学方面 , 对这些指纹样本大小形态的研究 , 可以分析制陶工匠的年龄结构、性别组成;在纹样演变研究方面 , 结合对仰韶文化时期制陶研究成果 , 可实证推演指纹在陶器上从制陶无意留痕 , 到本真实态有意留痕装饰 , 再向指纹装饰纹样演变的脉络;在生物遗传学方面 , 这些实物遗存 , 在人类指纹遗传学、民族肤纹学等领域 , 给人类指纹遗传演变、部族迁徙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标本;并且这枚仰韶先民清晰指纹的发现 , 对指纹学在科技考古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有一定地推动作用 。
- 齐白石画山水:懂的人不多,骂的人却不少
- 一个真实的故事,给人良多启示!
- 陈寅恪很赞美漂亮女子的语录,更打击了现代很多人,发人深省!
- 关山东麓小城5000年制陶史,多次被外族劫掠,博物馆盆盆罐罐说事
- 一支五万大军突然消失,2500多年后,在一处洞穴被发现
- 嘉峪关到底在哪?答案虽然很简单,但很多人却答不上来
- 30年前走亲戚的老照片,你还记得多少?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62年解放军有多猛? 90分钟摧毁32座地堡, 24小时全歼印军王牌旅
- 古人说南方多瘴气,传染可置人于死地,瘴气到底是啥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