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著名文人马兆麟与谜事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漳州著名文人马兆麟与谜事
漳州著名文人马兆麟与谜事// //
瑞书楼 , 是马氏后人以先辈马兆麟的字命名的东山岛首座“洋楼”
漳州著名文人马兆麟与谜事// //
东山岛铜陵镇现存清末民初著名文人马兆麟故居
漳州著名文人马兆麟与谜事// //
马兆麟先生
“雍容儒雅自谦冲 , 齿德俱尊必考终 。 父子文魁徵硕彦 , 诗书画法褫神工 。 学堂创始培新秀 , 县邑建成纪乃公 。 忧乐关怀桑梓事 , 于今耆老颂遗风 。 ”福建东山岛文史界名人陈秋顺生前赞颂马兆麟先生的这首七律诗 , 言简意赅 , 概括了马兆麟一生的光辉事迹 。
马兆麟字瑞书 , 号竹坪 , 生于1837年 , 卒于1918年10月3日(农历八月廿九) , 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 , 是大力兴学重教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佼佼者 , 邑人尊称“马老师” 。 他一生致力于公益事业 , 是力促东山县建治(1916年5月1日置县)的关键人物之一 。 马兆麟博学多才 , 其国画以“构图清新 , 造型优美、笔画超脱、画面生动、风格独特”见长 。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 其水墨画《春》《夏》《秋》《冬》在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中获荣誉奖(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他不但工书画、善诗文、精琴弦 , 而且是一位制猜灯谜高手 , 为铜山(今东山岛)谜事活动的兴盛树起一根不朽的标杆 。
东山岛灯谜活动盛行于清末民初 , 每逢春节、元宵节、中秋节 , 一些店家就在店铺前举办灯猜会 , 一为增添节日气氛 , 再是扩大行铺影响 , 三则营造艺文情趣 。 灯谜奖品多为食品 , 如迎春谜会多为茶点、柑橘 , 中秋谜会多是凤梨、西瓜、中秋饼 。 擅长射谜的马兆麟先生屡涉谜会 , 得到的奖品颇多 , 往往要寄在附近亲友家里 。 民国时期 , 铜山(今东山县铜陵镇)民间出现“迴文研究社”和“静观文虎社”两个灯谜社团 , 平易近人的马兆麟先生 , 闲暇之余常以谜会友 , 切磋谜艺 , 游走城镇“闲间” , 与劳工大众和各界人士座谈闲聊 , 传授谜艺 , 增进友谊 。 上世纪笔者曾在闽南渔场指挥部电台工作多年 , 单位驻地在东山岛城关镇(今铜陵镇) , 有幸结识陈秋顺、叶占梅、高天恩诸位谜坛宿将 。 他们介绍 , 马兆麟先生在开展灯谜活动方面有不少创新 , 如中秋节铜山举办灯谜会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 , 这就是马老师倡议的 , 因为铜山地处海滨 , 春节期间风大天冷 , 行人少 , 灯谜对外展猜有所不便 。 所以 , 他倡议秋高气爽的中秋节也开展灯谜活动 , 得到谜友们一致赞同 。 直到现在 , 每年中秋节 , 东山岛铜陵镇的灯谜活动仍很热闹 , 这是其他地方鲜见的文化现象 。
马兆麟先生善写诗 , 以诗歌表达对闽南风俗、家乡风物的赞美 , 至今脍炙人口 。 从其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诗集《吹剑轩诗钞》便可见所创诗文想象丰富 , 风雅逸致 , 气节豪爽 。 他笔下的一些国画也习惯配诗 , 诗中有画 , 画中有诗 。 制作的谜语有不少以诗文为谜面 , 诗中隐谜 , 亦诗亦谜 , 予人猜谜赏诗两相宜之感 。 1997年9月10日 , 马兆麟的曾孙 , 著名书画家马驰应约将他曾祖父一些谜作抄录于纸寄赠笔者 , 其中就有6首咏物诗 , 我们可以把它视为赋体谜:其一:“一例贺春王 , 涂鸦字两行 。 不论何氏体 , 翰墨总生香 。 ”标题:桃符 。 其二:“重重封殖厚 , 一发已成空 。 为语趋炎者 , 无须太热中 。 ”标题:爆竹 。 其三:“气象尚桓桓 , 丹青饰外观 。 空输鬼物笑 , 此是古衣冠 。 ”标题:门神 。 其四:“一炬送上天 , 延祥祈福虔 。 未知何所见 , 利念使之然 。 ”标题:云马 。 其五:“爱汝老尤甜 , 新梢节节添 。 宜男宜寿考 , 佳境两头兼 。 ”标题:甘蔗 。 其六:“陆郎怀袖物 , 闽南产最宜 。 用代多仪享 , 宜偶不宜奇 。 ”标题:大桔 。 这6首咏物诗藏谜于诗 , 以谜底作标题 , 着想造境 , 以诗文作谜面 , 形象生动 , 幽默风趣 。 有的还用典故民俗 , 使猜众拓视野 , 增识闻 。 如“桃符”诗 , 第一句点出迎春才用的东西 , 第二句描绘春联(桃符)的特征是左右两行字 , 第三句点出春联有多种字体 。 “大桔”诗第一句借用“怀橘陆郎”这个历史典故 , 汉朝末年 , 6岁的陆绩到九江去拜见袁术 。 袁术拿出许多橘子给陆绩吃 , 陆绩舍不得吃完 , 深藏3个于怀中 。 临行告辞、躬身施礼时橘子落地 , 袁术笑问:“你藏了主人橘子 , 不怕被当成偷橘么?” 。 陆绩跪答:“我母亲喜欢吃橘 , 要带给她尝 。 ”袁术听罢 , 对陆绩懂孝悌甚为赞誉 。 从此 , 陆绩怀橘传为佳话 。 橘 , 东山岛人俗称“大桔” , 取其大吉好口彩 。 此诗第三、四句还提示 , “大桔”常用于民俗礼仪 , 数量只能用双数 , 也就是铜山人常说的“好事成双” 。
马兆麟的《吹剑轩诗钞》 , 很多诗篇以饱含爱乡的情怀描写本县的景物 , 寄托悠悠情思 。 相传为马兆麟所作的《东山十八景歌》没有收入《吹剑轩诗钞》 , 应是他根据《铜山志》的记载 , 把民间广为传颂的歌谣加以整理而成 , 倾注了深沉的乡土情结 。 他的谜语创作多取乡土题材 , 以海岛的地名、人名、鱼名、俗语俚语入谜 , 且把俚俗上升为雅趣 。
马兆麟的灯谜大雅大俗 , 适合各层次猜众猜射 。 如运用增损离合法和象形法制作的字谜:“斤四丝 , 把丝收到橱里去 。 紧急时 , 将丝换作米 。 ”谜底:斷 。 谜面的“橱里”就采用象形 , 像有一块隔板的橱里 , 将丝分放上下 。 谜面后半部分带有提示成分 , 意为若将“斷”字的“丝”换作“米” , 还是一个“断”字(注:民国时期 , “斷”字已有简笔字) 。
马兆麟尊重老百姓“口味”制作的方言谜语不少 , 这也是他为培养群众猜谜兴趣 , 普及灯谜活动的一项尝试 。 有一年中秋节 , 他主持谜会 , 悬挂这样一个谜面:“夜雨滴蕉声 , 空街木屐行 。 竹床眠未稳 , 言语不分明 。 ”(闽南方言口语四句)谜底:嘀嘀啅啅、乞乞嗑嗑、窸窸窣窣、呢呢呶呶 。
马兆麟灯谜另一特色是谐趣 。 上世纪九十年代 , 马驰先生向笔者提供他曾祖父谜作 , 其中有一个物谜:烘炉底(闽南俗语) , 谜底:漏炭屎 。 笔者少年时代曾听过此谜趣闻 , 但不知来历 。 及至年长 , 方知系马兆麟原创 。 相传 , 烘炉底挂出后 , 一时难倒猜众 , 眼看谜会即将收场 , 仍未被猜中 。 有个猜谜的老汉家有急事 , 他老婆找他大半天 , 好不容易在猜谜现场找到 , 她禁不住生气大骂:“你这个老炭屎!我到处找透透 , 原来你在这里看闹热 。 ”沉浸谜海中的老汉一听老婆骂他“老炭屎” , 茅塞顿开 , 烘炉底的作用不正是“漏炭屎”(闽南语“漏”“老”同音)么?他随即上前向主持人报出谜底 , 果然中鹄 。 没想到老婆一顿臭骂 , 骂中一个重奖谜 。
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 。 马兆麟先生以他的非凡才艺、慈善情怀和高尚品德赢得世代铜山人的赞颂和缅念 。 东山岛人在不忘他书画、诗词、教育、倡建县治诸多功绩的同时 , 也记住他美妙隽永的谜作 。 (本文源自《闽南日报》 林长华 文/图)
- 魏晋著名富豪石崇,杀美人不眨眼,为什么独宠绿珠?
- 法国历史上的著名女作家乔日·桑
- 昔日沪苏皖著名商埠,现今已破旧不堪,被列入省级保护单位
- 清代著名文学家姚鼐的济南题咏和灵岩游记
- 无数次上下南山,竟不知著名的“空军坟”已变成重庆空军抗战纪念园
- 英国著名男星神秘死亡,真实身份令人震惊:居然是间谍…
- 唐朝著名男诗人,梦想成为武则天男宠,却因生理疾病被嫌弃
- 李剑-美籍华人、著名鉴赏家
- 漳州记忆:王安石笔下的宋代漳州
- 千古之谜 - 漳州虎渡桥(江东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