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有个丹麦“北京通” 他的名字叫吴三桂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胡同里有个丹麦“北京通” 他的名字叫吴三桂


胡同里有个丹麦“北京通” 他的名字叫吴三桂

胡同里有个丹麦“北京通” 他的名字叫吴三桂// //

吴三桂带着外国朋友逛北京的园林


胡同里有个丹麦“北京通” 他的名字叫吴三桂

胡同里有个丹麦“北京通” 他的名字叫吴三桂// //


胡同里有个丹麦“北京通” 他的名字叫吴三桂

胡同里有个丹麦“北京通” 他的名字叫吴三桂// //


胡同里有个丹麦“北京通” 他的名字叫吴三桂

胡同里有个丹麦“北京通” 他的名字叫吴三桂// //


胡同里有个丹麦“北京通” 他的名字叫吴三桂

胡同里有个丹麦“北京通” 他的名字叫吴三桂// //


胡同里有个丹麦“北京通” 他的名字叫吴三桂

胡同里有个丹麦“北京通” 他的名字叫吴三桂// //


胡同里有个丹麦“北京通” 他的名字叫吴三桂

胡同里有个丹麦“北京通” 他的名字叫吴三桂// //

在北京的胡同里 , 常能看到一个背着大旅行包的外国人的身影 , 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 还是个自来熟 , 喜欢和陌生的北京人聊天 , 最爱听老人讲北京的故事 。 十多年来 , 他收集了近万张珍贵的北京老照片 , 访谈了数百位北京人 , 记录下很多北京鲜为人知的史料 。 这个外国人来自丹麦 , 有个让人记忆深刻的名字——吴三桂 。

认识吴三桂已经好几年了 , 前不久又在中山公园偶遇了他 , 这次他是带着一群外国朋友逛北京的园林 , 他一边走一边讲解 , 外国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 。 我知道他对中山公园做过不少研究 , 他曾经给我讲过 , 1914年 , 北京第一座公共园林——中央公园(中山公园)对外开放 。 “这对当时的北京是一个重要的事件 , 人们有了一个中心的地方可以聚聚 , 女人与女人、女人与男人的交流与交往由此展开 。 ”

上去和他打招呼 , 他立刻无缝隙转化成一口京腔儿 , 爽朗地笑起来 , 完全像一个北京胡同哥们儿 。 在北京生活的外国人中 , 比吴三桂更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估计不多 , 他知道的那些事甚至大部分北京人都不知道 , 所以称他为“北京通”毫不为过 。

吴三桂笃定他和中国的缘分是“童话般的” 。 从第一次读到安徒生笔下那个玩赏夜莺的皇帝开始 , 他就很好奇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 。 家人告诉他“在地球上挖一个最深的坑 , 爬到坑的尽头就到了” 。 1996年他来北京旅游 , “出了北京站 , 第一次站在北京的大街上 , 看见好些人穿着那种绿色的军大衣 , 感觉好冷 。 ”从此 , 他彻底迷上了那些“长长的灰灰的胡同” 。 几年后他选择定居北京 。

杨梅竹斜街里的“北京卡片”

第一次见吴三桂的时候 , 就很好奇他为什么会给自己起这个名字 , 他表示这并非哗众取宠 , 而是代表着他的历史观 。 “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认识吴三桂这样的历史人物 , 如同老照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历史的进程 。 ”他把老照片印在明信片上 , 开了一家名为“北京卡片”的小店 , 于是 , “卡片哥”就这样声名远扬了 。

“北京卡片”最早开在南锣鼓巷 , 如今已经搬到了前门附近的杨梅竹斜街 , 有时候在店里可以偶遇吴三桂 , 不过大多数时间他不在 , 忙于各种有关北京文化的项目和活动 。 这家店不大 , 但是我非常喜欢 , 墙上一张巨大的前门老照片 , 售卖的不但有老照片、地图、版画做的明信片 , 还有以北京老照片为素材做的抱枕、手提袋等 , 他在墙上挂着各个时期的北京地图 , 随便哪张他都能讲出一段历史故事 , 非常有特色 。

把自己的小店从南锣搬到前门的胡同 , 我想除了南锣的房租越来越高这个原因 ,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非常喜欢前门这一带 , 做过很多研究 。 曾经和他聊过一次前门的历史 , 他掌握的文史资料让我非常吃惊 。

“60多年前 ,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从外地来到大栅栏的一家商铺做学徒 , 3年的学徒期满之后 , 他就留在北京生活 , 从学徒到伙计到掌柜 , 在这里结婚生子 , 经过了几十年的历史变迁 , 他最终成为一个北京人 。 这个孩子是当年大栅栏无数学徒中的一个 , 外地人正是通过学徒这个途径进入北京 , 大栅栏成为这个巨大的移民城市的入口……”吴三桂讲述的北京故事不是从档案资料里查到的 , 是走街串巷听来的 , 我问他怎么找到这位当年的小学徒的 , 他的脸上又出现了惯有的狡黠笑容:“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 我就是怎么找到他的 , 只要想找总会找到 。 ”

出于对前门大栅栏的浓厚兴趣 , 吴三桂从很早就开始收集有关此地的照片和故事 。 他说起一个正阳门城楼复建的故事 , 是关于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的 , 非常有意思 。 “由于1900年义和拳民焚烧前门外大栅栏时 , 正阳门被飞溅的火星引燃烧毁了 , 在1914年的时候被重新修建 , 重建正阳门的正是德国建筑设计师库尔特·罗克格 。 当时是袁世凯执政 , 为了提高北京的地位 , 使北京更现代化、国际化一些 , 所以聘请了西方的设计师 , 融入了一些欧式元素 , 于是就有了现代的正阳门 。 最有趣的是 , 重建工程是库尔特·罗克格在监狱里遥控指挥完成的 , 当时他作为一名德国军人 , 在和日本的一场战争中被俘 , 在日本的监狱被关了5年 , 但是监狱对他比较优待 , 在狱中他通过和妻子的通信 , 设计完成了这项工程 。 ”聊起这些故事 , 吴三桂如数家珍 。

吴三桂讲的这些故事 , 北京人听着都觉得新鲜 ,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 大栅栏一直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 而吴三桂却不这么看 , “大栅栏有它独特的魅力 , 如果说北京是个大熔炉 , 那么大栅栏就是一个入口 , 包括人、商业、信息和文化 , 这些故事很重要 , 但是常常被遗忘 。 ”其实北京从很早就是一个移民城市 , 也因此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 , 吴三桂正是从这个角度研究前门大栅栏的历史 。

吴三桂眼中的北京 , 是一座外来人口聚集、变化速度非常快的城市 。 “很多人待在北京很多年 , 依然很难发现自己与这座城市的关联 。 即使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 也因为拆迁等原因 , 离开了自己从小居住的地方 。 ”究竟什么是“老北京”?“相信很多人一下子都说不出答案 , 我不希望这是一种盲目的怀旧 , 而是希望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 ” 吴三桂说 。

哥卖的不是卡片 , 是历史 , 是故事

老照片中鲜活的历史让吴三桂着迷 , 其实从他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就可以感受到他与众不同的历史观 。 “如同老照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历史的进程 , 人们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认识吴三桂这样的历史人物 , 他可能是一个坏人 , 是一个聪明人 , 是一个势力很大的人 , 是一个有色彩的人 。 所以我一直保留这个名字 。 ”

出于对历史文化的喜爱 , 也是对传奇人物的好奇 , 他经常会读一些关于吴三桂的书籍、传记 , 他说这几乎成了他的爱好 。 当问到他的“陈圆圆”的时候 , 他会指着这些老照片大笑着说:“它们就像很多的陈圆圆 。 ”吴三桂对老照片的痴迷可见一斑 。

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 , 吴三桂做过很多工作 , 但都是与故事、历史有着很大的关系 , 他为丹麦一些杂志编写过北京的旅游书籍、做一些动漫故事 。 直到他迷上北京老照片 , 搜集这些照片背后鲜活的历史就成了他最大的爱好和事业 。

像很多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一样 , 吴三桂身上浸染了北京人特有的热情、爽朗 , 让人很容易和他称兄道弟 , 成为哥们儿 。 在胡同里随便遇上个大爷大叔 , 他都能自来熟地和人家聊半天 , 一点儿都不见外 。 他的中文说得越来越流利 , 思维敏捷 , 聊起来话题很开阔 , 这一刻还在缅怀前门当年的盛况 , 下一刻却又很认真地和你探讨起王小波的杂文 。 从这些话题可以感觉到 , 他对北京老照片的热爱并非猎奇 , 他热爱北京的过往 , 也关注北京的现在 。

吴三桂收集到的近万张北京老照片是他从世界各地“淘”来的 , 有的是从欧洲的拍卖会上拍到的 , 有的是辗转从当年来中国的丹麦传教士那里弄来的 , 有的是从潘家园旧货市场翻找到的 , 基本都是清朝末期到民国初期老北京的市井生活写真 , 有很多非常珍贵 。

他开“北京卡片”店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珍贵的老照片 , 他们用影印的形式将搜集到的老照片制成明信片或放大成挂画 , 开始了不一般的“生意” 。 这家小店如今已经经营了10多年 , 吴三桂“卡片哥”的声名也逐渐远扬 , 无论是在店铺林立的南锣鼓巷 , 还是在充满文艺气息的杨梅竹斜街 , 这样一家小店实在不起眼 , 但是吴三桂却自有他吸引人的法宝 , 就是他的那句名言:“哥卖的不是卡片 , 是历史 , 是故事 。 ”

在一张20世纪50年代初的天安门城楼老照片上 , 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标语 。 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 , 吴三桂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毛主席画像是什么时候挂上去的?我们去档案馆查资料 , 采访北京人 , 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 ”

如今 , 这张老照片已经制作成了明信片 , 在“北京卡片”的小店里销售 。 卡片上面写着:“在20世纪50年代 , 毛泽东的画像只是在5月和10月1日挂出来 。 从1966年到1975年 , 毛主席画像在城楼的南面和北面都挂 , 但从1975年起 , 只在城楼的南门挂着 , 就是现在的位置 。 ”

访问过几百位老北京

在店里听吴三桂阔谈历史绝对是一种享受 , 从被破坏的正阳门 , 到小猪乱跑的珠市口 , 再到前门大街前的骆驼队 , 北京往事在这个老外的嘴里说得活灵活现 , 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也会自叹弗如 , 而这些故事 , 是吴三桂走街串巷 , 访问了很多北京老人 , 请教了不少专家才搜集到的 。 问起他这些年一共访问过多少北京人 , 他想了半天 , 说:“实在数不清楚了 , 怎么也有几百位 。 ”

吴三桂说 , 至今他都觉得访问那些北京老人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 和史料相比 , 他们是活着的历史 , 他们记忆中的那些细节是史料无法重现的 。

“记得有一次一位老人来到我们店里看到天安门的老照片后聊起来 , 说当时的天安门旁边有一个老邮局 , 最为有趣的要算是邮局墙上的信封机器了 。 放进钢镚儿 , "咔嚓"一响之后便会自动出来一个信封 , 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 ”

听故事对吴三桂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 “回忆的时候 , 他们的眼睛会发亮 , 通过那些照片 , 我们会听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 充满了细节和文化感 , 完全不同于教科书上一成不变的文字 , 随着这些老人离去 , 记忆消失 , 很多东西就再也没有了 。 我要把这些活着的历史收集起来 , 告诉更多的人 , 这是我工作最大的成就 。 ”

专心致志地听了很多故事之后 , 吴三桂终于成了一个出色的讲故事的人 , 几乎所有的照片 , 他都能给出精确的解释 。 有一回 , 一位“正黄旗”老人抽出一张老北京火车站的照片“讨教” , 吴三桂坚称:“这肯定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老火车站 , 它当时还在钟楼的北边 , 1949年后 , 为了修地铁 , 它才被整个平移到南边去的 。 ”“正黄旗”竖起大拇指 , 撂下一句:“这个老外 , 我服了!”

吴三桂对这座城市的了解超过了很多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 有些人对他痴迷收集老照片不理解 , 他说:“我们往往需要透过历史才能发现时代的进步 , 老照片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北京历史发展的过程 。 ”他狡黠地一笑 , 又冒出一句:“如果不在意过去 , 人就会有点笨!”

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 , 吴三桂至今最喜欢的事情依然是背着他的旅行包 , 在胡同里溜达闲逛 , 和陌生的北京人聊天 , 如今的北京和他初来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在吴三桂看来 , 北京每天都是新的 , 但他不希望“北京速度”代替了老北京的悠闲 , 他之所以如此喜欢北京 , 是因为他觉得这个城市有一股特有的气质 , 有着一种从骨子里透出的神奇感 。

“最大的变化不是城市的面貌 , 而是人的观念 。 十多年前 , 人们都在争先恐后地"往前看" , 所以经常有人不理解我 , 认为我在宣扬复古 , 卖一些落后的东西 。 可是现在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头看" , 我觉得回头是有意义的 , 因为懂得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 ”

文并供图/京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