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牡丹,历史记载的牡丹发源地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观赏牡丹 , 历史记载的牡丹发源地
牡丹闻名全国 , 谁看了都赞不绝口但关于牡丹的来历却众说纷纭 , 下面我们也史料中对其了解一二 。
观赏牡丹 , 历史记载的牡丹发源地// //
A 有史料说牡丹老家在汾州 女皇武则天以牡丹寄乡愁牡丹 , 贵为花中之王 , 倾国倾城 , 史学界考证它来源于我省汾阳 。 这个说法和唐代两位文人段成式、舒元舆有关 , 他们都认为河东道汾州(山西省汾阳县)众香寺是牡丹的老家 , 一说初唐 , 一说盛唐 。
认为盛唐说的是诗人段成式 , 他在《酉阳杂俎》里说:“牡丹 , 前史中无说处……成式检隋朝《种植法》七十卷中 , 初不记说牡丹 , 则知隋朝芍药中所无也 。 ”一开始 , 因为牡丹可爱的样子像芍药 , 但比芍药还妖娆 , 宿枝如木 , 所以暂时取名叫木芍药 , 这时牡丹还仅仅是芍药的附庸 。 后来 , 牡丹有了自己的名字 , 并且蔚为大国 , 芍药相形见绌 , 反倒成为“落谱衰宗” 。 段成式记述:“开元末 , 裴士淹为郎官 , 奉使幽冀回 , 至汾州众香寺 , 得白牡丹一窠 , 植于长安私第 。 天宝中 , 为都下奇赏 , 当时名公有《裴给事宅看牡丹》诗 。 ”
认为初唐说的是文人舒元舆 。 他在《牡丹赋》序文中说:“天后之乡 , 西河也 , 有众香精舍 , 下有牡丹 , 其花特异 。 天后叹上苑之有阙 , 因命移植焉 。 由此京国牡丹 , 日月寝(寖)盛 。 ”这里的上苑应指长安的后苑 。 西河是县名 , 是汾州的治所 , 与武则天的老家并州文水(文水县)毗邻 。 武则天虽不是在老家出生的 , 但一直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 , 那么把老家土地上的花木移植到长安 , 绵绵不绝的乡愁就有了地方安放 。
显庆五年(660) , 高宗、武则天去了一趟并州 , 阴历二月到达 , 四月离开 , 恰值牡丹开放的季节 。 这是武则天仅有的一次衣锦还乡 , 很可能她在宴请亲族、乡党时知道了牡丹 。 不过 , 他们这次是由洛阳去的 , 依然又回到洛阳 。 两年后 , 他们又回长安住了3年 。 牡丹很可能在这期间由汾州传入长安 , 或者是武则天由并州回洛阳时交代过先移入长安 , 或者是再回长安后派人移植 。 《唐诗纪事》说高宗时后苑已有双头牡丹了 。 后来 , 当政治中心移至洛阳后 , 长安皇宫中的牡丹只能缓慢地培植、发展 , 三四十年后初具规模 , 不仅刻画在公主墓石上 , 还扩大到兴庆宫、华清宫和宰相家里 。
武则天之后 , 长安再度成为政治中心 , 牡丹因而大放光彩 。 开元末 , 诗人裴士淹把牡丹移入长安自己的住处 , 无非是由于当时长安牡丹昂贵而稀少 , 还没有普及到他这样的郎官家中 , 而他的家族又是河东大姓 , 知道祖籍的风土人情 , 于是在出使途中 , 顺便到牡丹的故乡去弄一棵回来玩玩 , 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
B 唐朝一株牡丹价格顶得上百十石粮食 太原人白居易独爱白牡丹
唐代赏牡丹蔚然成风 。 京师长安最为突出 。 唐代文学家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说:“京城贵游 , 尚牡丹三十余年矣 。 每春暮 , 车马若狂 , 以不耽玩为耻 。 执金召铺宫围外寺观 , 种以求利 , 一本有值数万者 。 ”意思是说 , 京城的春季将要过去 , 大街小巷来来往往奔驰着喧闹不已的车马 , 都说是牡丹盛开的时节 , 呼朋引伴、争先恐后地赶去买花 。 “春暮”之时 , 正是农村青黄不接、农事又加倍繁忙之际 , 皇帝及其臣僚所在的长安城中 , 却忙于“买花” , 把没有买到、把玩当做可耻的事 。
牡丹在盛唐时作为商品已经进入市场 , 价格一直高居不下 。 有了一丛红艳的牡丹 , 就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 打个比方 , 牡丹价格的高昂 , 应该和相应时期的粮价比较 , 才能明白是什么概念 。 有史书记载 , 天宝年间“牡丹价重” , 当时粮食价格为:“米斗之价钱十三 , 青齐间斗才三钱 。 ”贞元年间 , 一棵牡丹卖数万钱 , 而粮价除了在战争和灾荒等特殊情况下猛涨外 , 正常年景一斗不过150文 。 贞元三年(787) , “粟斗直百五十钱” , 贞元八年“江淮米斗直百五十钱”;元和六年(811)竟跌到“米斗有直二钱者” 。 这么看 , 一株牡丹竟顶得上百十石粮食的价格 。
唐代大诗豪白居易是太原人 , 对白牡丹有一种特别的情愫 , 他在《白牡丹(和钱学士作)》诗里记述:“城中看花客 , 旦暮走营营 。 素华人不顾 , 亦占牡丹名 。 ”他感慨城中赏花的人终日在花丛中往来穿行 。 白色的牡丹颜色太素 , 人们并不观赏它 , 可是它也拥有牡丹之名 。 由于时人大多喜欢大红大紫 , 白牡丹因其素淡且栽种过多而受到了冷落 。 其实花的资质与芬芳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 只不过是欣赏人的口味不同罢了 。 世间其他的事不也是如此吗!
白居易对白牡丹甚是怜爱 , 心情估计有一丁点抑郁吧 。
C 白牡丹抗则天旨意 , 逃到古县三合落户 太原永祚寺牡丹种于明代 , 400多岁了
我省的牡丹现在著名的有几处 , 比如声名遐迩的三合牡丹在临汾市古县三合 , 这是经过专家考证的、目前国内单株最大的野生白牡丹 , 高1.83米 , 冠幅4米 , 丛围15米 , 被誉为“天下第一牡丹” , 可以说是“国运昌时花运盛” 。 而且 , 花开时节 , 浓香馥郁 , 随风荡漾 , 满园飘香 。
这株牡丹还有一段神奇而美丽的传说:据明朝所著《事物纪原》第十卷《牡丹》中记载 , 这株白牡丹与洛阳牡丹还有很深的渊源 。
传说 , 一年腊月初八 , 武则天与群臣在上林苑饮酒赏雪 。 突然发现白皑皑的雪堆里有朵朵盛开的红梅 。 有大臣献媚:腊梅冲寒开放 , 是为了颂贺大周 。 武则天说 , 腊梅尚且知道礼节 , 为什么其它的花不效仿呢?大臣说 , 您是天子 , 若下一道御旨 , 百花一定能齐放 。 于是武则天借酒写下一道诏令:
明朝游上苑 , 火速报春知 。
花须连夜放 , 莫待晓风吹 。
这就是著名的《腊日宣诏幸上苑》 。 诏令一下 , 其它的花都不敢抗旨 , 一夜之间全部开放 , 只有牡丹不畏权贵 , 不违花时 , 没有开放 。 第二天 , 武皇把大部分牡丹焚烧了 , 剩余牡丹贬往洛阳 , 改名“洛阳花” 。 这就是洛阳牡丹的来历 。 贬解途中 , 有一株白牡丹逃到山西古县境内 。 相传当时有一车夫在路上遇到一位白衣姑娘和四位红衣少女 , 便让她们搭上自己的车 , 来到三合村口 。 下车后 , 五人不见了踪影 。 第二年春天 , 村里的庙中忽然长出一株白牡丹 , 高约六尺 , 冠幅丈余 , 四株红芍药侍奉左右 。 原来 , 白衣女子就是押解途中逃脱的白牡丹 , 四位红衣少女是仙子随身的丫环 。 从此牡丹仙子就安身在三合村中 。
太原永祚寺的牡丹名气也很大 。 大雄宝殿前的七株紫霞仙牡丹是明代种的 , 已经400多岁了 。 这里的牡丹地位高贵 , 芳香浓郁 , 凝聚着历史的厚重 , 独特静美 。
唐代刘禹锡说:“庭前芍药妖无格 , 池上芙蕖净少情 。 唯有牡丹真国色 , 花开时节动京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寒假预习必备!
- 【电子课本】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寒假预习必备!
- 【电子课本】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寒假预习必备!
- 牡丹故事 | 千年牡丹傲皇权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历史上到底真的有蔡文姬其人?
- 困难总能解决。但是自欺欺人,隐瞒实情,那就完蛋了| 写在历史边上
- 观赏牡丹,豆绿牡丹的传说!
- 花样历史:没有狂犬病疫苗的古人,是如何一步步给自己解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