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真正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刘秀远在洛阳指挥伐蜀之战,却每料必中

我们都知道 ,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不仅是位优秀的政治家 , 也是位天才军事家 , 他早期在“昆阳之战”中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一切 。 当然 , 刘秀称帝以后 , 已很少亲临一线指挥战斗 , 但他仍然很喜欢在后方遥控将帅 , 当然这很危险 , 所谓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 大多数情况只适用于战略层面 , 而像刘秀这样连战术层面都要插手 , 难免有瞎指挥之嫌 , 毕竟他没前线将帅了解详情 , 若是搞错掉 , 一不小心恐怕害死三军 , 这种悲剧史不绝书 , 所以兵法说“将在外 , 君命有所不受 。 ”除非“君”的军事才能远远高于“将” , 比如刘秀与他手下将帅 , 水平就远不在一个档次上 。 比如当年邓禹平定关中 , 刘秀命他亟攻赤眉 , 趁其立足未稳拿下长安!可惜邓禹不听 , 而一味消极避战 , 动摇军心 , 坐失百姓支持 , 结果其数十万大军 , 转眼离散殆尽 , 若不是刘秀及时换帅让冯异出马 , 东汉大业差点就要被毁掉 。 还有后来北方彭宠之乱 , 刘秀派游击将军邓隆援救蓟县的幽州牧朱浮 。 结果邓隆却将军队驻扎在潞城之南 , 与朱浮相距百里以上 。 他的设想是 , 与朱浮一南一北 , 伺机与彭宠决战 。 即便不利 , 也可以相互倚为声援 。 刘秀听说后大怒:“两营相去百里 , 其势岂可得相救?邓、朱二人必败矣!”果然不出刘秀所料 , 彭宠先攻邓隆 , 以主力正面迎战 , 再以轻骑三千自后奇袭 , 前后夹击 , 邓隆大败 。 朱浮相隔太远 , 驰远不及 , 只得退回蓟城 。

经过这两个教训之后 , 刘秀对前方战报就更加上心了 。 除了冯异、耿弇、岑彭等几位“优等生” , 云台二十八将中其他二十几位 , 刘秀对他们都不放心 , 总要求他们将前方战况动向 , 主动准确详尽及时上报;包括在汉军中职务最高的大司马吴汉在内 。 因为吴汉虽然是个作风硬朗顽强的威望重臣名将 , 但打仗一板一眼 , 刘秀对他的军事天赋 , 只有四字评价——差强人意 。 而且吴汉性格也稍嫌凶暴 , 部队纪律亦偏差 , 这让刘秀用起来很不放心 。


原创 真正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刘秀远在洛阳指挥伐蜀之战,却每料必中

原创 真正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刘秀远在洛阳指挥伐蜀之战 , 却每料必中// //

所以 , 在东汉开国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场战争伐蜀之战中 , 刘秀先以岑彭为主帅 , 让其放手指挥 , 并不怎么过问 , 但岑彭被蜀帝公孙述派刺客刺杀后 , 刘秀无奈 , 也只能启用吴汉了(冯异已病逝 , 耿弇父亲病重 , 也抽不开身) 。

好在 , 益州战场上还有一个武威将军刘尚 , 此人乃宗室子弟 , 又熟悉吏事 , 刘秀便让他当吴汉的副将 , 并嘱咐他在破城后要好好安抚成都军民 , 更不要放任汉军掳掠 。

部署已定 , 建武十一年十二月 , 刘秀便诏令吴汉从夷陵出发 , 率三万大军溯江而上 , 继续伐蜀大业 。

建武十二年春 , 吴汉兵至鱼涪津(今四川乐山市北) , 大破蜀将魏党与公孙永 , 随即北上接管岑彭旧部 , 进围武阳县(今四川彭山县东 , 距成都仅六十公里) 。 公孙述忙派女婿史兴率兵五千来援 , 又被吴汉全歼 , 史兴也战死沙场 。 吴汉趁胜进兵广都(今四川双流县东南 , 距成都仅五十里) , 据其心腹 , 又派轻骑纵火烧毁了成都护城河上的便桥 , 以绝其外援 。 成都外围诸小城蜀军与成都失去了联系 , 皆大惧而降 。

至此 , 成都彻底成为一座孤城 , 守城将帅人心惶惶 , 日夜离叛 , 公孙述强行弹压 , 一经发现 , 立即杀其全家 , 但还是无法阻止情况不断恶化 。 可就算到了这种时候 , 刘秀还是不想多动刀兵 , 希望能和平解放成都 , 于是苦口婆心 , 作最后通牒:“往年朕一再下诏 , 开示恩信 , 望公来降 , 则家族完全;若执迷不悟 , 委肉虎口 , 痛哉奈何!今实言以告 , 我汉军将帅疲倦 , 吏士思归 , 不乐久屯蜀地 。 此等诏书 , 不可再得 , 望公珍惜机会 , 朕不食言 。 ”

可公孙述还是不肯投降 , 成都尚有守军十余万 , 且粮草充足 , 坚持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 , 大家就耗吧 , 耗死做数!

耗 , 就耗呗 , 刘秀也不怕 , 他举国之力 , 困一成都孤城 , 又所惧何来?


原创 真正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刘秀远在洛阳指挥伐蜀之战,却每料必中

原创 真正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刘秀远在洛阳指挥伐蜀之战 , 却每料必中// //

结果 , 吴汉大军围困成都近半年 , 公孙述龟缩坚守 , 就是不降 , 誓死不降 。 倒是巴郡那边终于结束了战斗 , 七月 , 冯骏攻陷江州 , 生擒翼江王田戎 , 全定巴郡 。

就这样一直到了九月份 , 吴汉不想耗了 , 他想要冒险强攻成都 。 知臣莫若君 , 刘秀就怕吴汉心思浮动 , 所以特意下了一封诏书劝诫他:“成都十余万众 , 不可轻也 。 但坚据广都 , 去之五十里 , 待其来攻 , 勿与争锋 。 若不敢来 , 公可步步为营 , 逼近成都 , 迫其来战 。 总之须其力疲 , 乃可击之也 , 切记切记 。 ”

吴汉这个人 , 从来贪功好利 , 此番伐蜀花的时间已经够多了 , 早超出了他的忍耐极限 ,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不管了 , 打!于是自领步骑两万余人进逼成都 , 距城十余里 , 在岷江之北扎营 , 又令副将刘尚领兵万余在岷江南岸屯驻 , 两营以浮桥相连 , 相去二十余里 , 以相呼应 。


原创 真正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刘秀远在洛阳指挥伐蜀之战,却每料必中

原创 真正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刘秀远在洛阳指挥伐蜀之战 , 却每料必中// //

兵法曰:“我专而敌分则胜 , 而力少分军必败 。 ”吴汉以三万孤旅迫近成都 , 竟然还要分兵 , 这不是找死么?当然 , 兵法又云:“兵有分有聚 , 各贵适宜 。 ”当初岑彭也是分兵而孤军深入 , 但刘秀未有半句异议 , 为何?因为当时公孙述的主力尚在广汉、资中一带布防 , 成都兵少空虚 , 正可一趁下之;而今各郡县蜀军皆已败走 , 全都龟缩在成都城中 , 兵力已然超过汉军 。 所以汉军必须与成都保持一定距离 , 反客为主 , 坚壁挫锐 , 步步为营 , 疲敌再打 , 这也是当年刘秀扫定铜马之策 , 也是后世三国时定军山法正破夏侯渊之策;谁知吴汉不听老人言 , 竟主动分兵凑上去挨打 , 你说刘秀能不跟他急吗?于是赶紧下诏怒斥吴汉:“朕此前指示你千条万端 , 何意临事勃乱!既轻敌深入 , 又与刘尚分兵别营 , 若有缓急 , 何以相救?贼若出兵牵制于公 , 而以大众攻尚 , 尚破 , 公即败矣 。 幸尚未出事 , 必急引兵还广都 。 ”


原创 真正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刘秀远在洛阳指挥伐蜀之战,却每料必中

原创 真正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刘秀远在洛阳指挥伐蜀之战 , 却每料必中// //

然而 , 一切都晚了 , 公孙述一代枭雄 , 岂是坐以待毙之辈?他与吴汉高手对决 , 却迟迟不肯出招 , 就是在等对方受不了而先露出破绽 , 现在机会来了 , 他当然要让给吴汉点颜色看看!

果然 , 没等刘秀诏书到达 , 公孙述已命其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领兵十余万 , 向吴汉大营猛扑而来!同时遣一万多蜀军牵制刘尚部 , 令不得相救 。

这下糟了 , 公孙述倾城而出 , 吴汉汉军遭遇近十倍蜀军截杀 , 即便幽州突骑再精锐 , 却也寡不敌众 。 双方一日大战 , 吴汉损失惨重 , 无奈退回营中死守 。 蜀军将汉营团团包围 , 日夜攻打不止 。

本是占尽上风的围城 , 如今却被人家给包了饺子 , 吴汉悔的肠子都青了!好在他这人有个最大优点 , 那就是作风顽强 , 绝不轻易认输!

于是 , 在此绝境之中 , 吴汉从容召集诸将 , 激励大家道:“吾共诸君逾越险阻 , 转战千里 , 所在斩获 , 遂深入敌地 , 至其城下 。 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 , 互不得救 , 后果不堪设想 。 今欲潜师至江南 , 与刘将军合兵御敌 。 若能同心一力 , 人自为战 , 大功可立;如其不然 , 必败无余 。 成败之机 , 在此一举!”

诸将闻言 , 大为感奋 , 皆道:“诺!愿以死出力 。 ”

兵法曰:“凡与敌战 , 若陷于危亡之地 , 当激励将士决死而战 , 不可怀生 , 则胜 。 ”又曰:“兵士甚陷 , 则不惧 。 ”吴汉并不太懂兵法 , 他之所以还不失为一员名将 , 正因为他弄明白了战争的本质 。 战争 , 就是拼命 。

就这样 , 汉军飨士秣马 , 坚守不出 , 挡住了蜀军一波波的猛攻 。 然后在第三天夜里 , 吴汉大军忽然衔枚潜出营壁 , 一夜南奔二十余里 , 与刘尚军会和 。 做为掩护 , 吴汉留人在营中多树旌旗 , 又命士卒放火燃烧杂物 , 使营中烟火不绝 。

而谢丰等人看着汉军满营的烟火与旗帜 , 居然就不知道自己围的是一座空营 , 而真正的汉军早已绕到了他们的侧背 。 真是一群酒囊饭袋 , 公孙述的将帅们都如此无能 , 焉能不败?

结果 , 傻乎乎的谢丰做出了一个让人笑掉大牙的决定 , 竟留兵数万继续在江北围营 , 而自领数万兵马去攻打江南汉营 , 以为可以一举吃掉更弱的刘尚所部 , 如此各个击破 , 岂不妙哉!

吴汉、刘尚见谢丰分兵 , 不仅笑掉大牙 , 笑得鼻子都歪了 , 乃引全军迎战 。 蜀军皆以为吴汉汉军还在江北 , 突然见其神兵天降 , 不由大惊慌乱 , 加之兵力此消彼长 , 汉军乃尽占优势 , 结果双方从早晨激战至下午 , 蜀军大败 , 谢丰、袁吉战死 , 余军皆溃散 。

吴汉战胜回营 , 正值刘秀使者来到 , 交付诏书 。 吴汉接诏阅罢 , 不禁伸舌 , 直呼皇帝坐知千里 , 幸亏自己转败为胜 , 否则真要找个地洞钻进去了!于是吸取教训 , 见好就收 , 引大军返回广都 , 接着又老老实实上了一封奏书 , 深刻检讨 , 承认错误 , 陛下圣明 , 微臣愚蠢 。


原创 真正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刘秀远在洛阳指挥伐蜀之战,却每料必中

原创 真正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刘秀远在洛阳指挥伐蜀之战 , 却每料必中// //

刘秀看完奏书 , 心头大石终于落地 。 吴汉这人虽然有点乱来 , 好在运气不错 , 赢得侥幸 , 又肯及时改错 , 孺子可教也!遂回诏道:“公引兵还广都 , 甚是妥当 , 公孙述必不敢越过刘尚而击公也 。 若先攻刘尚 , 公从广都悉步骑赴之 , 不过五十里 , 适当值彼等危困 , 破之必矣 。 ”

就这样 , 吴汉谨遵刘秀教诲 , 与刘尚互为犄角 , 以相呼应 , 公孙述多次攻打刘尚 , 正在胶着之际 , 吴汉便遣广都之突骑忽然插上 , 往往收得奇效 , 两个月内八战八捷 , 汉军又趁胜攻破了成都的外城 , 进入内郭扎营 。 (城郭者 , 外城内郭也)

其实 , 刘秀能料敌于庙堂之远而屡试不爽 , 却不是演义小说里讲的神机妙算 , 而是他深通人性 , 知道公孙述于窘迫之际 , 必然困兽犹斗 , 兔急咬人 , 所以与其打狗入穷巷 , 不如守洞引蛇出 。 所幸吴汉这根打蛇棒 , 刘秀尚能舞的风生水起 , 如公孙述之流 , 绝非其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