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

洪江高庙出土的白陶上的神鸟双飞 。


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

辰溪松溪口出土的白陶罐上的神鸟图案 。


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

白陶罐上的神鸟图案 。


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

白陶上的缕空图案 。


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

沅湘贝丘遗址里的螺壳 。


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

桂阳千家坪出土的白陶罐上的神鸟图案 。


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

安乡汤家岗出土的白陶豆 。


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发现湖南丨沅湘飞出一只中国神鸟// //

沅江右岸石滩(辰溪柿溪口贝丘遗址) 。 本版资料图片均为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采访人员 易禹琳

蛙声嘹亮 , 绿意深浓 。 5月 , 穿过一片柚树、橘树林和油菜地 , 站在洪江市安江镇高庙遗址前 , 但见螺壳遍地 , 令人恍惚:这就是距今7800-6300年前的先民吃过的江螺?前临沅水 , 正对太阳岛 , 后有青山 , 两旁各有一溪 , 考古发掘明确地告知 , 就是生活在中间这片3万平方米区域的先民们 , 他们创造的独树一帜的高庙文化穿越时空 , 长久地影响了中国文化 。

5月18日 , 长沙博物馆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吴顺东研究员主讲《山水·贝丘·神鸟——沅湘先秦原住民文化印象》 , 讲述这一段值得湖南人骄傲的光辉历史 。

沅澧交融 文明加速的诗画往事

在吴顺东的描述中 , 三湘之一的沅湘 , 在武陵、雪峰之间 , 洞庭以西 , 长江以南 , 其核心区域即今天的怀化、自治州、常德、张家界 , 它是“童话外的真世界” 。 高山溪谷、低山丘陵与河湖平原俱有 , 气候宜人 , 空间格局从相对封闭、半封闭到舒展开阔 , 高山让独特文化稳定进步 , 丘陵适合跨流域文化碰撞 , 平原让各种文化自由交流、全面融合 。

整个旧石器时代的大部分时间 , 生活在沅水旁的原住民和生活在澧水边的原住民 , 因山高路远 , 分别各自发展着?水文化和澧水文化 , 老死不相往来 。 沅水旁的原住民石器简单粗放 , 而生活在澧水一带的原住民石器小而秀气 。

时间缓慢向前 , 沅澧都奔向洞庭 。 终有一天 , 在距今约2万至4万年的旧石器晚期 , ?水文化和澧水文化在澧县的乌鸦山最早零距离接触 。 此处距城头山遗址约20公里 , 出土的1500多件石制品证明 , 沅水类群的石器开始改头换面 , 由粗放变得袖珍精致了 。 到了距今6800-6300年 , 安乡的汤家岗遗址见证了这两种文化的第二次握手 。 澧水边的汤家岗接纳了沅水旁距今约7800-6300年的高庙文化中美丽的白陶 , 同时接纳了这种祭器所代表的文化信仰 。 到了距今6300年左右 , 在澧水人群生活区域得到充分发育的大溪文化要素深入到了沅水中上游腹地 , 且连稻作文明重要象征的孱稻壳磨光红衣彩绘陶器 , 也在辰溪柿溪口贝丘遗址里唱起了主角 。 两种文化显然有了更紧密的交流和互动 。

这种交流融合 , 是原住民求生存而迁徙之功 。 他们需从江河里捕捞鱼虾 , 又要避水安居 , 就得把住地选在石滩、回水湾、溪河汇流处 , 而鱼螺蚌的繁殖与生长又受各种因素影响 。 人类学调查数据表明 , 这种被动型经济实体住地的人口承载能力通常在25人以内 。 当鱼螺蚌枯竭了 , 一部分人群就向江河下游寻找新的安居点 , 终在两水交汇处相融 , 文明就这样向前加速推进 。

在吴顺东眼里 , 7000年前的沅湘先民过着集约、节能、环保的日子 。 沅湘17处贝丘遗址的发掘表明 , 这些先民“上班”捕捞区域和“下班”吃住区域相邻 。 渔具、刀具、餐具都磨制精细 , 石斧、石刀、骨锥光滑犀利 , 尽显精工品质 。 吃的呢?江螺稳居日常美食榜首 , 其次河蚌 。 猪、牛、鹿、犀、象等也不时被端上餐桌 , 70公斤的青鱼都吃过 。 还会烧烤 , 敲骨食髓 。 炊煮的陶釜大小同如今小砂煲 , 足见节约 。

高庙文化 初创太阳历和远古神系

上古沅湘先民一心只想解决温饱吗?在距今7800-6700年间的高庙下层遗存证明 , 他们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 并且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

高庙文化先民聚族而居 , 居住区、祭祀区、墓葬区、垃圾区 , 分得清清楚楚 。 房屋面积20至30平方米 , 有的设有厨房 , 厨房外侧挖有储存鱼螺的窖穴 。 食余抛弃的螺壳、贝壳等垃圾集中倒放在30米外的缓坡上(现称贝丘) 。 墓葬区流行竖穴土坑侧身屈肢葬 。 并修筑了大型祭坛 , 配套设施完善 , 祭祀场所近1000平方米 。

远古神灵何时产生?沟通众神的祭典和天梯是什么模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贺刚主持发掘了高庙遗址 , 他发现是高庙文化先民初创了中国古代最早的完整神系 , 创造了供神灵上下天庭的神山和“建木”天梯 。 屈原《九歌》里呼唤的天地众神和祭祀并非他的虚构 , 在距今近8000年的高庙文化里都能找到出处 。 他们发明了白陶等一套用于礼神的祭器 , 发明了象征太阳历的八角星图像 , 初创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 并在距今7000年左右 , 高庙文化先民曾向洞庭湖区西北岸地区发起了大规模的强势扩张与迁徙 , 率先在澧阳平原的城头山修建了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大型环壕聚落 。

“天府一角 , 小宇宙有大能量 。 ”吴顺东用一张张图片诠释 , 要品味史前遗址里的艺术风骨 , 就去看沅湘的祭器神器;要审视其建筑学结构美学成就 , 应去看祭坑神坛 。

白陶的发明是高庙文化先民的一大创举 。 吴顺东对白陶这一祭器极尽赞美之词 , 认为它有三位一体的美 。 特立独行 , 蜕变于高火候煅烧的夹石英砂白胎硬陶 , 是形质美源头 。 它略显粗粝的质感 , 注定是为绘上永生的主题图徽而生;白陶又是立体雕塑美的极致 , 装饰技法细致到无以复加的剔刺蓖点手法与白陶质感相得益彰 , 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质感与技法美终究只能作摆件 , 而白陶却有鲜明的主题美 , 神鸟声震长天 , 图案背后蕴含的深意使白陶成为了一件流传千古的神器 。

神鸟诞生 跨越时空翱翔华夏

怎样的大师才能绘出那神奇的图案 , 为白陶注入生命与灵魂?当然是那些感恩造物主衣食馈赠、敬畏天地万物的原住民艺术家 。 那神奇的图案是什么?吴顺东不容置疑:鹰(凤鸟)!你看那锐目、勾喙和利爪!

不身历其境 , 如原住民般跋山涉水 , 就不能真正理解他们对像鹰一样自由飞翔的梦想的向往与执着 。 吴顺东在大山中工作数月 , 每日重复攀爬 , 烈日下饥渴交加时 , 他眼前真会幻化出一只大鹰来 。 史前山民选择把梦想绘成画 , 恰巧他们的白陶神器正需要一个承载众人梦想的主题神徽 。 于是被后世添加了诸多神话色彩并名之曰凤鸟的神鸟自此诞生 , 双翅上分别驮载有太阳、八角星或者龙的图案升天 。 随后 , 这只神鸟迅速成为南中国共同的精神守护者 。

制作出神鸟范本的大师 , 应记上旷世奇功 。 他最终呈现给神灵和族人的神鹰 , 浅浮雕 , 力与美完美结合 , 将雄鹰振翅欲飞的机敏、矫健、灵动和威武 , 展示得淋漓尽致 。 他对神鹰雷霆下击杀的利爪 , 进行了局部立体化放大处理 , 瞬间升级为视觉核心 。 由此主导了数千年同类型艺术主题创作方向 , 遍及玉石、陶瓷、金铜、骨牙、竹木等各类创作材质 , 无可超越 。

更令人叹服的是 , 大师们还懂得变通 , 从正向鸟首、正向几何化鸟首、侧视相对(相背)双鸟首、上下阴阳构图法的全鸟图 , 到仅仅抽取鸟首、鸟翼、鸟爪 , 或鸟尾、鸟头移位折叠 ,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在距今7000年前的沅湘白陶上就出现了 , 白陶上的镂空图案又与现今大湘西的傩面如出一辙 。 这是高庙文化原住民对艺术领域的又一重大贡献 。

这只绘于白陶祭器上的神鸟随着高庙文化跨越时空传播 。 距今6300-6800年左右 , 沅湘白陶在江浙皖沪普遍发育 。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和辰溪松溪口同组器物如同孪生兄弟 。 贺刚的考古研究证明 , 高庙文化广为传播至岭南桂江流域、环洞庭湖区、鄂西峡江地区、陕西汉中、关中地区、鄂东皖西地区、长江下游地区 。 在纵向的时间长河里 , 龙和凤(神鸟)合作 , 充当与天地神灵沟通的媒介 , 这种信仰系统从高庙文化经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一直传承发展到商代都未曾改变 。 西周青铜器及长沙战国楚墓和马王堆汉墓帛画一脉相承 。

吴顺东认为 , 高庙文化在华夏大地上跨越时空的传播 , 是基于其有延续性强、稳定性好且有唯一性的鹰(凤鸟)为神徽的“文化基因” 。 当白陶消失了 , 神鸟还留在各种器物上 。 他的分析数据显示 , 史前至先秦的江汉、江浙、皖沪、川渝、云贵等地均保持了较为鲜明的鹰(凤鸟)信仰艺术主题 。

■大事记

1.1991年、2004年、2005年三次对洪江市安江镇高庙遗址进行发掘 。 第三次发现有房址、墓葬、灰坑、窖穴、祭祀坑和大型祭祀场所 , 出土大量动物骨骼及各类石、陶、骨、蚌、牙器及玉器 。

2.1993年12月 , 对辰溪县松溪口贝丘遗址进行了发掘 。 遗物以陶器为主,纹饰流行凤鸟纹、羽翼图案、祭祀场景等 。 早期距今7400-7100年, 其文化内涵与高庙下层文化近似 。 晚期距今7100-6600年 , 命名为“松溪口文化” , 与高庙下层文化有着承继关系 。

3.1993年12月 , 对辰溪县征溪口贝丘遗址进行了发掘 。 该遗址的年代为距今6800-5700年 。 第一期属于高庙下层文化晚期, 陶器纹饰流行凤鸟纹和羽翼图案 , 第三期属于高庙上层文化, 陶器纹饰流行用鳖甲拍印的凸点纹 , 第二期应属于“松溪口文化” 。

4.洪江高庙遗址入选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5.2006年7月 , 在辰溪大洑潭电站工程建设中发掘了第二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 出土了一批白陶、夹砂褐陶残片、石器、骨器、水生和陆生动物骸骨 。

6.2015-2016年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编制了《高庙遗址保护规划》 , 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 。

7.2017年 , 对泸溪下湾贝丘遗址进行了首次大规模发掘 。 清理了40余座墓葬 , 揭露了一处大型祭祀场所 , 出土了一大批高庙文化遗物 。 综合考察 , 下湾遗址很有可能是新石器时代一处以宗教祭祀为主的重要聚落 , 它是研究沅水中上游地区环境、聚落、社会及文化变迁的一处重要遗址 。

■评说

礼仪性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要素之一 。 根据高庙遗址的发现 , 我们可以说中华大地也有了7000年文明 , 也可以说 , 中华文明出现第一束曙光 , 还可以说 , 它是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波 。 但是 , 越是较早出现的文明 , 越是依赖自然 , 所以保护它的建设控制地带 , 应当以一个更大的地理单元为界限 。

——原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副司长、博物馆司司长 孟宪民

湖南洞庭湖地区 , 以及湘、资、沅、澧四水的河谷地带 , 都留下了人类频繁活动的遗存 。 其中 , 发生于沅水中上游河谷地带的高庙文化是其杰出的代表 。 这支文化的年代上限可到距今7500年 , 下限为6500年 , 虽然农业不是这支文化的主要经济形态 , 但它却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精神财富 , 比如白陶 , 还有陶器上的众多刻画和戳印的图像 , 这些图像是高庙人精神世界的集中反映 , 是其观念的生动体现 , 这种观念影响范围广、影响时间长 , 并成为后世中国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郭伟民

高庙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 , 是7400多年前原始人类第一次将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绘于器物之上 。 在中国考古界 , 举世闻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刻有凤凰图案的象牙器物 ,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 。 而在高庙文化中发现的凤凰图案比河姆渡文化早了近400年 , 它对于我国宗教史和艺术史的研究意义不可低估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贺刚

史前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峰:距离我们最近的 , 当是如今史前考古学研究中相当热门的、标识着5000余年文明起点的良渚文化中工艺高超的良渚玉器;往前 , 则是从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即开始累积的、不断牵引着中国考古学研究方向的、覆盖面极广的6000年前花团锦簇的庙底沟文化彩陶;再往前 , 似乎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次艺术高峰 , 当属7000年前神秘莫测的高庙文化白陶了 。

洪江高庙的白陶一经发现 , 便使得华南地区早期艺术的繁荣程度 , 直接盖过了当时黄河中上游地区 。 白陶的四散传播 , 西北到陕南 , 东南抵达珠江口 , 向东沿着长江干流直到太湖流域的东侧 。 白陶纹饰丰满而厚重 。 图案种类很多 , 最常见的组合却是鸟的形象 , 这与良渚“神徽”的范式惊人的相似 。 既跨时代、又跨区域、还跨谱系 。 湖南白陶与庙底沟彩陶、良渚玉器一样 , 完全称得起艺术高峰的赞誉 。 我们通过良渚人的演绎 , 可以间接了解白陶上那种诡异的高台、飞鸟与尖牙——一个由湖南史前土著先民们构筑的神的世界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刘斌

(湖南日报采访人员 易禹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