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刺客之道是什么?为什么五大刺客中只有荆轲名留青史?

“刺客”是什么?


先秦时期的刺客之道是什么?为什么五大刺客中只有荆轲名留青史?

先秦时期的刺客之道是什么?为什么五大刺客中只有荆轲名留青史?// //

古代刺客画像

提起刺客 , 可能大家第一时间在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 , 一名黑衣劲装的蒙面人独自站在凛冽的寒风之中 , 双目炯炯有神 , 手中的利刃在月光下散发着点点寒芒 , 令人不寒而栗 。 不过以上的这幅画面只不过是武侠小说中渲染出来的 , 历史上真正的刺客并非如此 。 他们或者是贩夫走卒 , 或者是公卿大夫 , 抑或是带甲武士 , 虽然身份地位 , 相貌性格各不相同 , 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心底的侠义精神 。

刺客这种职业起源较早 , 其大致形成于上古的奴隶制社会时期 , 而中国的刺客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 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 。 春秋战国时期 , 各个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 , 与此同时 , 国家内部的政治斗争更是愈演愈烈 ,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 激烈程度比起诸侯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毫不逊色 , 其中运用的的手段和智慧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 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之下 , 刺客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 成为当时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


先秦时期的刺客之道是什么?为什么五大刺客中只有荆轲名留青史?

先秦时期的刺客之道是什么?为什么五大刺客中只有荆轲名留青史?// //

刺客豫让

说到这里 , 就不得不说说刺客一词以及刺客这种行业的含义和职责所在 。 一名优秀的刺客完成任务需要分三步走:第一 , 接受任务 。 互为矛盾关系的一方将另一方的资料告诉刺客 , 并告知自身需求的结果;第二 , 研究任务 。 这一环节也可以说是准备工作 , 刺客在接到任务之后 , 必须要对刺杀目标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 并规划好自己的行动方案 , 力求万无一失;第三 , 执行任务 。 在研究完备之后 , 刺客会用自己的方案方式对指定目标进行刺杀 , 只有彻底击杀并动摇指定目标才算是圆满完成任务 。

在这里特别说明一点 , 刺客完成任务的影响并不仅仅是刺杀一个人 , 而是让敌方目标人物以及其所涵盖的政治体制工作遭受沉重打击 。 按照刺客的职责和目的而言 , 前文所提到中国历史上刺客行业的顶峰时代是春秋战国时代就很容易理解了 。 下文我们通过司马迁老先生专门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事迹的文献《史记·刺客列传》来详细了解一下 。


先秦时期的刺客之道是什么?为什么五大刺客中只有荆轲名留青史?

先秦时期的刺客之道是什么?为什么五大刺客中只有荆轲名留青史?// //

刺客曹沫

春秋战国五大刺客

首先出场的是春秋时期的鲁国猛士——曹沫 。 曹沫是鲁庄公的心腹大臣 , 又是鲁国为数不多的勇猛将军 。 但他这个人打仗有些外行 , 三战三败导致丢失了大量土地 。 公元前681年 , 齐鲁“柯地会盟” , 曹沫趁齐桓公不备 , 手持利刃将其劫持 , 要求齐桓公归还所有侵占鲁国的土地 。 最终鲁国失地失而复得 , 曹沫在会盟途中坦然自若 , 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 《史记》称其:“北面就群臣之位 , 颜色不变 , 辞令如故 。 ”一度赢得了天下人的赞赏和尊重!

第二位是专诸 。 如果对专诸的故事有些陌生 , 那么提起“鱼肠剑” , 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 。 专诸的一生短暂而悲惨 , 可以说是成于伍子胥 , 亡于伍子胥 。 春秋末年 , 吴国公子光因不满吴王僚的统治一度想要取而代之 , 但恨自己帐下无人 , 后来伍子胥向他推荐了壮士专诸 。 公元前515年 , 公子光摆下鸿门宴宴请吴王僚 , 并让专诸率领甲兵埋伏于秘室之中 , 酒至半酣公子光眼看时机成熟 , 便让专诸以献鱼为名 , 用“鱼肠剑”刺杀吴王僚 , 最后吴王身死 , 专诸也被乱兵剁为肉泥 , 得偿夙愿的公子光即位后将专诸之子拜为了上卿 。


先秦时期的刺客之道是什么?为什么五大刺客中只有荆轲名留青史?

先秦时期的刺客之道是什么?为什么五大刺客中只有荆轲名留青史?// //

刺客专诸

专诸擘鱼 , 因以匕首刺王僚 , 王僚立死 。 左右亦杀专诸 。

仔细曹沫和专诸两个人的事迹 , 还是能发现其中有很大的不同 。 第一 , 曹沫手持利刃劫持齐桓公为的不是私人利益而是国家利益 。 抛却曹沫曾经同齐国三战皆负损失了大量土地的事实不说 , 至少他不是为了鲁庄公个人的一己私欲铤而走险 , 而是为了整个鲁国的利益 。 反观专诸 , 专诸行刺吴王僚最后连自己的命都搭了进去 , 但他自身的牺牲从获得利益方面来看仅仅是为了让公子光登上王位 , 对于吴国的根本利益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 从这个角度而言 , 曹沫所讲究的侠义二字确实要高出专诸许多 。

但曹沫的侠义还不是刺客中最伟大的一种 , 战国时期刺客荆轲就是后来居上的一位 。 提起荆轲可能很多人都对他刺杀秦王的故事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 。 从荆轲与燕太子丹君臣知遇到樊於期献身助力 , 再到易水送别——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令多少慷慨之士潸然泪下 。 然而实事求是的说:荆轲并不是一位成功的刺客 , 而是以失败者的身份名传千古 。 可能有人会说荆轲的失败是由于秦舞阳的怯场而导致 , 但一名真正的刺客并不会以任何的借口来为自己开脱 , 刺客任务的完成标准也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 。


先秦时期的刺客之道是什么?为什么五大刺客中只有荆轲名留青史?

先秦时期的刺客之道是什么?为什么五大刺客中只有荆轲名留青史?// //

刺客荆轲

先秦刺客的真正区别

那么荆轲既然是一名失败者 , 却为什么能够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占据最长的篇幅 , 能够让司马迁为他如此着墨?古往今来的历史著作、文学艺术中为何又对他大加渲染和赞誉?这一切就是因为荆轲代表了春秋战国时代刺客领域的最高信念 , 他要完成的任务所代表的信念是任何一位春秋战国刺客都不具备的 , 也可以说是荆轲的精神 , 他为的不是燕太子丹、更不是他自己抑或他的朋友 , 而是整个燕国的命运乃至中原各国的命运 。 如果按照我们今天的目光去看待 , 或许会认为荆轲一旦完成任务 , 将会阻拦中华大地迈入大一统局面的步伐 , 往严重了说:荆轲就是历史的罪人 。 但是以战国末期的天下形势而言 , 荆轲的成功却是六国君民的福音、是彻底挽救其国亡家破命运的行为 , 这便是荆轲的高尚之处 。

自曹沫至荆轲五人 , 此其义或成或不成 , 然其主意较然 , 不欺其志 , 名垂后世 , 岂妄也哉!

看待春秋战国的五大刺客 , 我们还可以用儒家学说中的标尺来划分:首先专诸为了公子光夺权身死当场;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知遇之恩而数次自毁其身刺杀赵襄子;聂政为了回报严仲子而粉身碎骨、姐弟二人义烈无双 , 这三人堪称是“修身齐家”的不二典范 , 为了尽人臣之事披肝沥胆 , 以死来诠释自身的忠义信念 。 曹沫是五大刺客中唯一一位完成任务后存活下来的刺客 , 不畏强权、劫持齐桓公索取鲁国失地的作为可以用“治国”二字来诠释 。 最后一位荆轲则是唯一的失败者 , 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是为了整个天下人 , 足以当得起“平天下”这三个字 , 这就是五大刺客最基本也是最实质的差距 。


先秦时期的刺客之道是什么?为什么五大刺客中只有荆轲名留青史?

先秦时期的刺客之道是什么?为什么五大刺客中只有荆轲名留青史?// //

刺客聂政

引用文献《史记·刺客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