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子不领兵的制度,来看看为何常有皇子领兵进而夺取嫡位之事


从太子不领兵的制度,来看看为何常有皇子领兵进而夺取嫡位之事

从太子不领兵的制度 , 来看看为何常有皇子领兵进而夺取嫡位之事// //

纵观历朝历代 , 有这么一个奇怪的情况 , 那就是太子基本上没有统兵的 , 都是由其他皇子在外领兵作战 。

而很多时候 , 正因为太子不统兵 , 其他皇子来统兵出征作战 , 慢慢的发展出自己的势力 , 再借此取太子而代之 , 诸如隋炀帝和唐太宗 , 酿成了储君的不稳定性和皇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 。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自古以来有一个传统 , 那便是一般皇帝的嫡长子就是太子人选 , 而确立太子以后 , 太子要经常留在皇帝身边 , 毕竟是下一任皇帝 。

像遇有重大的军事行动 , 皇帝不放心武将 , 就在自己儿子之中 , 除了太子再选择一个来充当统帅 , 领兵作战 。

甚至有时候皇帝自己御驾亲征 , 也不允许太子出征 , 留太子监国;诸如明成祖五征蒙古 , 都是太子朱高炽留下监国 。


从太子不领兵的制度,来看看为何常有皇子领兵进而夺取嫡位之事

从太子不领兵的制度 , 来看看为何常有皇子领兵进而夺取嫡位之事// //

像派太子领兵出征的情况是少之又少 。

这就是所谓的“君之嗣嫡 , 不可以帅师” 。 可以说是一个相沿的惯例 , 也可以说是一个共通的制度 。

就因为这个传统 , 所以无意中使很多朝代的帝系转移 , 诸如大家熟悉的隋炀帝和唐太宗 。

隋炀帝杨广原来是晋王 , 隋文帝伐陈统一中国之时 , 根据“君之嗣嫡 , 不可以帅师”的传统 , 并没有让太子杨勇出征 , 而是让晋王杨广出任行军元帅 , 为了方便行事 , 还让杨广先后充当并州和扬州等重要地区的总管 。

后来杨广之所以可以取太子杨勇而代之 , 不仅仅是在独孤皇后面前的那些表演;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杨广在出征的过程中 , 立下了战功 , 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 , 获得诸如杨素等人的支持 。

大家熟悉的唐太宗李世民亦是如此 。


从太子不领兵的制度,来看看为何常有皇子领兵进而夺取嫡位之事

从太子不领兵的制度 , 来看看为何常有皇子领兵进而夺取嫡位之事// //

李渊的元妻窦氏生了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四个儿子;其中四子李玄霸早卒 , 李渊太原起兵时 , 李元吉还小 , 所以派李建成和李世民共取西河 。

后来以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 , 统左三统军等 , 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 , 统右三统军等 , 而让李元吉为太原郡守留镇晋阳 。

等到一年后李渊正式称帝 , 李建成升级为皇太子以后 , 按照老规矩只派次子李世民任统帅出征 , 自然给李世民创造了扩充实力的条件 。

在李世民独自担任统帅的过程中 , 先后平陇右、经略山东、破刘武周和宋金刚、平并州、擒窦建德降服王世充、尽取山东地区、又破刘黑闼、再收河北等 。

在这个过程之中 , 李渊因为李世民功劳太大 , 特意为其设“天策上将”官职 , 位在王公之上 , 又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 更是组建起自己秦王府的班底 , 像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李君羡、屈突通等大将都是李世民在历次战役或者经营山东河北之时所拉拢的人才 , 更不用提招揽的那些精兵了 。


从太子不领兵的制度,来看看为何常有皇子领兵进而夺取嫡位之事

从太子不领兵的制度 , 来看看为何常有皇子领兵进而夺取嫡位之事// //

正因为如此 , 李世民给唐高祖李渊和太子李建成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 一直想尽办法打压架空李世民 , 李世民最后只得孤注一掷的发动玄武门之变 。

而玄武门之变以后不久 , 李渊就被迫禅位于李世民 , 李世民之所以可以在杀兄杀弟及其逼迫父亲的罪名之下坐稳皇位 , 还是因为他有着强大的秦王府班底 。

由此可见这个传统还是有很大弊端的 , 会造成皇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 , 但为何会一直传下去呢?

我们先看看“君之嗣嫡 , 不可以帅师”这句话 , 意思大概就是太子身为下一任皇帝 , 是身份尊贵之人 , 不能以身试险 , 也没必要去干统兵这个苦活 。

说白了就是保护太子这个国之储君的意思 。

但其实背后呢 , 是有着一层历代皇帝都说不得的意思 , 那就是天无二日 , 土无二主 。


从太子不领兵的制度,来看看为何常有皇子领兵进而夺取嫡位之事

从太子不领兵的制度 , 来看看为何常有皇子领兵进而夺取嫡位之事// //

大家想想封建社会是帝制时代 , 当然集权于皇帝一人了 , 在这个集权模式之下 , 如果有人分权 , 无异于是找死 。

但太子就不一样了 , 太子是国之储君 , 下一任皇帝 , 肯定会分走一些皇帝的权力 。

当然更重要的是 , 太子是下一任皇帝 , 有的不得宠的官员 , 在皇帝这里烧不上香 , 就跑太子那里烧香 , 就等着将来太子登基 , 自己好还愿好加官进爵 。

久而久之太子身边自然会形成一个小团队 , 是皇帝统治的隐性威胁 , 虽然封建社会子弑父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 但很明显皇帝不能以这个道德标准来放心太子不会加害于他 。

毕竟历史上子弑父的也不少 , 诸如周平王引母族杀父亲周幽王、赵武灵王活活被儿子饿死、南朝宋文帝被太子刘劭所弑、后梁朱温被儿子所弑等等 。

为什么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呢 , 就是因为权力的诱惑 , 所以有时候亲情还真的是一文不值 。

所以太子这个下一任皇帝身边本就形成了一个小集团 , 更是不能让他统兵了 , 再掌握一些兵权 , 恐怕就是皇帝要退位之时了 。


从太子不领兵的制度,来看看为何常有皇子领兵进而夺取嫡位之事

从太子不领兵的制度 , 来看看为何常有皇子领兵进而夺取嫡位之事// //

所以历代皇帝基本上不让太子统兵 , 而是让其他皇子统兵 , 一来可以平衡;二来如果双方谁有野心的话 , 那么另一方肯定是其绊脚石 , 肯定会互相牵制的 。

当然如果皇帝平衡搞不好的话 , 就是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这种不太美好的故事了 。

可能还有人问了 , 那么为什么不改进这个传统呢 。

其实这个传统还真不好改 , 所以只能从皇子身上下手了 。

像到了君权高度集中的清朝 , 随着制度的完善 , 除了开国初期 , 皇子也就是后来藩王是没有兵权的 。

明朝的藩王都是高级圈养动物 , 而清朝的自从出了一个摄政王多尔衮以后 , 藩王只有政治权力 , 没有兵权 , 还不允许离京 。

大家熟悉的康熙晚年立的大将军王老十四 , 虽然在西北统兵 , 但也并没有真正掌握兵权 , 还是有着诸多限制的 , 所以新君雍正继位 , 只需一纸诏书 , 老十四就是再不甘心 , 也只能回京 , 而不是带兵谋反 。

至此历朝历代因为按照传统太子不能统兵 , 皇子可以统兵 , 因此经常酿成了皇兄弟之间自相残杀的惨剧 , 才算告一段落 。

现在大家看明白了这段历史了吧?


从太子不领兵的制度,来看看为何常有皇子领兵进而夺取嫡位之事

从太子不领兵的制度 , 来看看为何常有皇子领兵进而夺取嫡位之事// //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 , 专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国大历史 , 喜欢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 , 觉得可以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