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崇祯有言:君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

明末清初 , 在中华大地上曾经有四位主导和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 , 一个是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 , 一个是明崇祯帝朱由检(1611— 1644) , 一个是农民军领袖李自成(1606—1645) , 第四个是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1592—1634) 。 这四位之间的角逐 , 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 今后中国历史的走向 , 改写着中国历史的篇章 。


为何崇祯有言:君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

为何崇祯有言:君非亡国之君 , 臣是亡国之臣// //

但到最后的结局是 , 崇祯皇帝杀女逼妻 , 最后在煤山自缢 , 时年33岁 。 李自成号称灭掉明 朝 , 却只在紫禁城做了一天皇帝 , 最终在湖北九宫山失踪 , 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 一代天骄林丹汗 , 败死于青海打草滩 , 时年43岁 , 自己的妻儿都成为他人的阶下 囚 。 只有皇太极虽然没有看到最后的胜利 , 他的后代却成功地问鼎中原 。 历史的选择是偶然 , 还是有着某种必然的元素在进行残酷的筛选?

先看崇祯 , 在中国所有的亡国之君里 , 崇祯大概是最值得同情和让人感到无可奈何的一位 。 崇祯的父亲朱常洛 , 母刘氏 。 朱常洛与其兄长朱由校在位时间均短 , 16岁 的崇祯继位 。 作为亡国之君 , 他既不像汉献帝那样软弱无能 , 也不像隋炀帝杨广那样奢侈浪费 , 更不像南唐后主李煜那样不务正业 , 北宋二帝那样任用奸臣 , 总体而 言 , 崇祯还是比较忠于职守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至于他的勤政 , 《明史·本记第二十四》中云:“然在位十有七年 , 不迩声色 , 忧劝惕励 , 殚心治理 。 这位皇帝不贪 财 , 不好色 , 不懒惰 , 天分也不算低 , 身体也不差 , 并且日夜辛劳 , 废寝忘食 , 从即位那天开始 , 17年间 , 他没有一天不是在内忧外患中度过的 。 ”


为何崇祯有言:君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

为何崇祯有言:君非亡国之君 , 臣是亡国之臣// //

他的冤家对头 李自成评价他:“君非甚暗 , 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 , 比党而公忠绝少 。 ”即使是对明朝大肆污蔑的《明史》本纪也不得不承认他兢兢业业 , 勤勉勤俭 。 崇祯下 旨停江南织造 , 自己用的器物都是木头铁器 。 他把全部的内帑都用来充当军饷 , 他宠爱的田妃墓葬里的金银器都是铜铁 , 万年灯只有上面两寸是油 。 崇祯连宫里的人 参和器具都变卖了凑军饷 。 清张廷玉在《明史·流贼传》中这样评价崇祯:“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 , 而当亡国之运 , 又乏救亡之术 , 徒见其焦劳瞀乱 , 孑立于上十 有七年 。 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 , 行间未睹李、郭之将 , 卒致宗社颠覆 , 徒以身殉 , 悲夫!”此人非亡国之君 , 而当亡国之运 。


为何崇祯有言:君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

为何崇祯有言:君非亡国之君 , 臣是亡国之臣// //

崇祯帝本名朱由检 , 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 , 在哥哥天启帝朱由校卒后 , 因为没有子嗣 , 作为陛下唯一的弟弟 , 被众朝臣拥为了大明的第十六代皇帝 。 崇祯刚即位时 , 年仅17 岁 , 八月丁巳即位 , 不到三个月 , 在十一月甲子就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 , 安置魏忠贤于凤阳 , 十一月乙巳 , 魏忠贤缢死 。 十二月 , 魏良卿、客氏子 侯国兴伏诛 。 崇祯元年正月丙戌 , 戮魏忠贤及其党崔呈秀尸 。 六月 , 削魏忠贤党冯铨、魏广微籍 。 崇祯二年正月丁丑 , 定逆案 , 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 。 这些措施巩固 了自己的政权地位 , 阉党之祸逐渐澄清 , 使得朝野上下精神为之一振 。 “即位之初 , 沈机独断 , 刈除奸逆 , 天下想望治平 。 ”一度被朝野誉为“明主” , 面对危难时 局 , 一心励精图治 , “不迩声色 , 忧劝惕励 , 殚心治理 。 ”

然而 , 崇祯的悲哀是他所处的时代 , 天时地利人和 , 这几条他都没有占上 , 先说天 时 , 从纵的来讲 , 崇祯是大明朝第16位皇帝 , 历史上的各朝各代 , 传位到十几个皇帝的时候 , 多半已经风雨飘摇 , 西汉共15帝 , 东汉14帝 , 两晋加起来才17 帝 , 唐朝算多的 , 共25帝 , 但从第九任皇帝唐玄宗后 , 就形如割据的大藩镇 , 两宋共18帝 , 蒙古帝国共15帝 。 可见崇祯即位 , 大明的气数也即将寿终正寝 。 而 更糟糕的是 , 他的前辈们所作所为已经把大明江山折腾得乌烟瘴气 , 明朝的历代朱姓天子中 , 除了开国创业的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外 , 其他的皇帝简直就是不务正 业 , 有当木匠的 , 有“微服私访”的 , 有恋母的 , 有不上朝不见臣长达几十年的 , 有死于红丸的 , 有要名分的 , 就是没有一个好好当皇帝的 。 等传到崇祯手里 , 已经是千疮百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