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官渡之战曹军兵不满万战胜袁绍11万大军,是真的吗?

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 , 是曹操集团与袁绍集团为争夺北方主导权而发生的一志战略性决战 , 因为发生在三国时期 , 所以特别有名 。

按照一般的说法 , 此战袁绍大军约10万 , “连营稍前 , 依沙塠为屯 , 东西数十里 。 公亦分营与相当 , 合战不利 。 ” , 而曹操则“兵不满万 , 伤者十二三” 。 双方的兵力对比大约是10比1 。 但这个数字实在不合逻辑 , 早在刘宋时代的裴松之先生就对提出过质疑 , 不过在下觉得裴先生的质疑还没有提到点子上 , 正史纪录中最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 , 是官渡之战中的后勤补给问题 。


质疑:官渡之战曹军兵不满万战胜袁绍11万大军,是真的吗?

质疑:官渡之战曹军兵不满万战胜袁绍11万大军 , 是真的吗?// //

袁绍的军队既然是曹操的十倍 , 那么按照简单的推论 , 袁军的粮草消耗量自然也是曹军的十倍 , 就要有超过曹军十倍的后勤补给能力才能维持 。 而实际上 , 因为官渡战场距离曹操的大本营许昌很近 , 距离袁绍的大本营邺城却很远 , 而且途中必须渡过黄河、阴沟水、北济水、官渡水、渠水等五条较大河流 , 运输难度

很大 , 所以袁军要长期对峙作战 , 对后勤补给能力的要求将不止是曹军的十倍 , 还得加乘!

那么是不是可以简单推想 , 曹军凭借后勤压力小的优势 , 可以扼险要 , 待袁军粮尽 , 避其锐气 , 击其惰归 。 可惜史书的记载又不是这么回事 , 两军相持 , 先感到在粮食上撑不住的竟然不是袁绍 , 而是只需要出对手的十几分之一本钱的曹操!“时公粮少 , 与荀彧书 , 议欲还许 。 ”许攸投诚时 , 曹操军粮已只能维持一月 , 而袁绍的重要谋士沮授也认为 , 袁军不及曹军精锐 , 不利于速战 , 但比曹军粮多 , 可以坐待曹军粮尽 。


质疑:官渡之战曹军兵不满万战胜袁绍11万大军,是真的吗?

质疑:官渡之战曹军兵不满万战胜袁绍11万大军 , 是真的吗?// //

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协调的记录呢?解释显然只能扼两种 , 一、曹军的兵力并不象《三国志》记载的那么少;二、曹操的后勤补给能力非常弱 , 不到袁绍的十几分之一 。

是不是曹操集团的后勤补给很弱呢?公元196年 , 曹操“用枣祗、韩浩等议 , 始兴屯田 。 ”开始执行大名鼎鼎的屯田政策 , “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 , 得谷百万斛 。 於是州郡例置田官 , 所在积谷 。 征伐四方 , 无运粮之劳 , 遂兼灭群贼 , 克平天下 。 ”到官渡之战发生时 , 已执行了近五年 。 相反 , 袁绍在后方建设上并没什么值得一提的卓越举措 , 可见曹操的粮食储备和后勤供应能力 , 不会是很弱的 , 更不可能只有袁绍的十几分之一 。

那么袁曹此时的实力对比究竟如何?比较前 , 在下先确定一个原则:在古代 , 如果两个国家或集团的文明发展水平 , 政治清明程度 , 风俗习惯等等都差不多的情况下 , 人口数量对比大致等同于国力对比 。


质疑:官渡之战曹军兵不满万战胜袁绍11万大军,是真的吗?

质疑:官渡之战曹军兵不满万战胜袁绍11万大军 , 是真的吗?// //

官渡之战开始前 , 袁绍的势力范围大致相当于东汉的冀、青、幽、并四州 , 曹操的势力范围大致相当于东汉的豫、兖、徐三州 。 因为《三国志》中没有地理志 , 只好用离它较近的历史年代的数据进行参考 。

根据《后汉书》郡国志的记录 , 在下计算了一下 , 冀、青、幽、并四州人口合计为1238万人 , 豫、兖、徐三州人口合计为1302万人(详见附表) 。 豫、兖、徐的人口数竟然是比冀、青、幽、并还要多一点!

当然了 , 《后汉书》郡国志记录的数字是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的数字 , 是官渡之战发生之前60年的事 , 而且汉末大乱人口肯定大幅度减少 , 以上的数字肯定是不准的 。 但考虑到上述七州在汉末混战中均属于重灾区 , 其人口减少的比例应该相差不大(其中徐州因为遭到过“大政治家”曹操的大规模屠杀 , 减少比例可能较其它州略大) , 作一个比例上的粗略比较应该还是不会太离谱的 。


质疑:官渡之战曹军兵不满万战胜袁绍11万大军,是真的吗?

质疑:官渡之战曹军兵不满万战胜袁绍11万大军 , 是真的吗?// //

大量记载都说明此时袁强于曹 , 这个基础应该是不会错的 , 但从双方控制区的人口来看 , 这个差距应该不会太大 。 上面说过徐州的人口减少幅度可能最大 , 但即使我们把徐州整个去掉 , 袁对曹的优势仍然不会超过10:8 。

推测官渡之战双方兵力的对比 , 除了双方的实力比较之外 , 还应考虑双方战略势态比较 , 在这方面 , 袁显然优于曹 。 袁绍的后方 , 辽东公孙氏早已依附 , 而此时在塞北力量较强的乌桓与袁氏关系也较好 , 以至后来还与袁尚、袁熙联合抗曹 , 所以袁绍基本上可以说是后顾无忧 , 可以全力投入南线作战;曹操的后方就没这么安全了 , 刘备、刘辟在汝南和曹仁、蔡阳交锋 , 江东孙策也计划北上 , 只是他碰巧遇刺身亡而未能行动 , 刘表拥有相当的实力而态度不明朗 , 这些情况使得曹操必须在后方留下相当的力量 , 以防不测 。

综合上述 , 在下对官渡之战曹军兵力作一个大胆的推测:由于战略势态的优劣 , 袁军对曹军的优势应大于10:8 , 但不大会超过10:5 , 否则无法解释曹军军粮的不足 。 那么曹军投入的兵力应在五万至七万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