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当头,此二人一个卖国 一个为国捐躯 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1645年 , 中国出现了两个声名显赫的人物被后人津津乐道 。 一个是民族英雄史可法 , 一个是降清卖国贼钱谦益 。 本来这两人都是正面人物 , 被公认的清正廉洁的高官 , 而且同朝为官 , 史可法是兵部尚书 , 钱谦益是礼部尚书 , 都是最高级别的官员 , 但是经过那年的20天的洗礼之后 , 史可法成了民族英雄 , 受到万世敬仰 , 而钱谦益成了历史罪人 , 遭到万民唾骂 。 但这位遭骂的钱谦益却间接保住了一座城 , 使百万生灵免于屠戮 , 而史可法为国捐躯之后 , 扬州城却惨遭屠城 , 80万人惨遭杀害 , 民族英雄史可法难道没有一点责任?那么在国难当头之时 , 此二人一个选择卖国 , 一个选择为国捐躯 , 但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 这其中的缘故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1645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年份之一 。 刚在前一年 , 李自成打进北京 , 崇祯帝歪脖树吊死 , 大明政权覆灭 。 不久 , 李自成又被清兵赶跑 。 大顺政权亡后 , 清军大举南下 , 势如破竹 , 很快吞并中原 , 逼近江南 。 当时 , 大明还有半壁江山 , 后称南明 , 是史可法、钱谦益等人在崇祯帝亡后在江南拥立的弘光(朱由崧)朝廷 , 面对如狼似虎的清兵 , 有人主战 , 有人主降 。 以马士英为首的主降派得势 , 而主战派的代表史可法失势之后自请督师江北 , 意欲奋力一搏 , 试图扶大厦之将倾 , 挽狂澜于既倒 , 按下不表 。


国难当头,此二人一个卖国 一个为国捐躯 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国难当头 , 此二人一个卖国 一个为国捐躯 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

却说1645年月5月15日 , 清军大将多铎率大军兵临南明都城南京城下 , 国难当头 , 是战是降?这不仅关乎大明江山生死存亡 , 更是关乎一个民族的危亡!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 钱谦益率众臣屈膝投降 , 从此走向他人生的耻辱阶段 , 被人骂为民族败类 , 卖国贼等 , 甚至说他的节操还不如一个妓女 。 因为在投降之前 , 他妻子柳如是(曾是秦淮八艳、秦淮四大名妓之一)劝他跳湖自杀 , 他试了试水说水太凉 , 拒绝跳水自杀 , 其妻柳如是便毅然决然纵身跳入湖中(后被救出) 。


国难当头,此二人一个卖国 一个为国捐躯 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国难当头 , 此二人一个卖国 一个为国捐躯 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

关于他剪辫子的传说更是令人不齿:南京沦陷后 , 清兵下令剃头 。 民众对此议论纷纷 , 有许多抗拒者 。 钱谦益有天忽然说:“头皮痒得厉害 。 ”继而突然出门而去 。 家人以为他去用篦子篦发止痒 。 不一会儿 , 见他剪了头发 , 变戏法一样 , 头顶光不溜球 , 只在后脑上留了个辫子进来了 。 从此他欣欣然做起了大清的礼部侍郎 。 有人写诗嘲讽他:“钱公出处好胸襟 , 山斗才名天下闻 。 国破从新朝北阙 , 官高依旧老东林 。 ”而当时与钱谦益交好的河南巡抚越其杰(马士英妹夫)和河南参政兵巡道元枢(兵部尚书袁可立子)俱誓不仕清相继绝食而死 。


国难当头,此二人一个卖国 一个为国捐躯 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国难当头 , 此二人一个卖国 一个为国捐躯 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

钱谦益与柳如是

当然这些都是讽刺钱谦益的传闻 , 但不管怎么说 , 当时他作为朝廷重臣(也应是首臣) , 国难当头 , 不思抗敌 , 不敢以身殉国 , 率众投降 , 都是为人不齿的 。 以国人的想法 , 当时钱谦益不仅是朝廷重臣 , 大权在握 , 而且他当时还是东林魁首 , 复社领袖 , 文坛领袖 , 学界名流 , 在当时的大明有很大的影响力 , 若他振臂一呼 , 坚决抗敌 , 誓死卫国 , 一定会应者云集 , 得到全民响应 , 若如此 , 大明江山或许也不至于毁于外敌之首 。 但是笔者认为 , 凡事不可一概而论 , 要设身处地一想 , 钱谦益当时的做法未必不是上策 , 且按下不表 。


国难当头,此二人一个卖国 一个为国捐躯 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国难当头 , 此二人一个卖国 一个为国捐躯 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

再说20天之前的另一件事 。 1645年4月25日 , 经过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 扬州失守 。 本来史可法以为江北重镇扬州是南明的门户 , 只要力保扬州不失 , 南明或许有救 , 所以率众奋勇抵抗 , 其冲天的英雄气概挥洒的淋漓尽致 , 但仍挡不住多铎的虎狼之师 。 史可法誓死不降 , 壮烈殉国 。 接下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 就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最惨绝人寰的屠城事件之一 , 扬州十日!多铎以史可法不降为借口 , 下令清兵对扬州城进行血腥大屠杀 , 据《扬州十日记》等书记载 , 清兵屠戮劫掠 , 十日不封刀 。 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 , 手足相枕 , 血入水碧赭 , 化为五色 , 塘为之平”、“前后左右 , 处处焚灼 , 城中积尸如乱麻” 。 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 , 几乎全部惨遭屠杀 , 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 , 80万条人命啊!扬州 , 这座千年古城 , 几乎化为灰烬……


国难当头,此二人一个卖国 一个为国捐躯 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国难当头 , 此二人一个卖国 一个为国捐躯 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

血淋淋的现实啊!你让当时的钱谦益作何感想?即便勇猛如武将出身的史可法 , 尚且不能阻挡大清的铁蹄 , 你让文人出身的钱谦益怎么做?也许 , 在当时投降、献城是唯一选择 。 起码保住了一座比扬州更繁华更有底蕴的千年古城南京 , 保住了全城数百万人的生命 。 假设钱谦益像史可法那样顽强抵抗 , 毫无悬念 , 南京也一样失守 。

但也有人要说 , 你不抵抗一下试试 , 怎知会失败?你以为钱谦益那帮留守南京的人是白痴啊?因为在这之前弘光皇帝朱由崧早同马士英一块逃跑了 , 群龙无首 , 谁还有心抵抗?你钱谦益指挥谁啊?让老百姓上?你于心何忍?所以钱谦益投降实属无奈 , 完全可以理解 , 个人名节事小 , 百万生灵事大!不管怎么说 , 老钱做了卖国者 , 但却间接保住了一座城!

再反观扬州 。 当然史可法为国捐躯 , 誓死抗争 , 铁骨铮铮 , 大义凛然 , 确实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 爱国将领 , 这没的说 。 在扬州决战之前 , 清军统帅多尔衮就试图劝降史可法 , 被史可法严词拒绝;城破后 , 多铎又当面劝降 , 并许以高官厚禄 , 史可法仍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为朝廷大臣 , 岂肯偷生为万世罪人!吾头可断 , 身不可辱 , 愿速死 , 从先帝于地下 , 城存与存 , 城亡与亡 。 我头可断 , 而态不可屈 。 我意已决 , 即碎尸万段 , 甘之如饴也……”这不得不令人佩服!但反过来想一想 , 当多铎来攻扬州之前 , 南明的大部分将领比如刘泽清、刘良佑都已率部南逃;还有许多将领如刘成栋、李遇春、许定国等已经投降 , 史可法请求弘光皇帝派兵援助 , 也遭到拒绝 , 其时的扬州城已成为一座孤城 , 仅有守军不足一万 , 如何对付得了多铎的十万大军?而后面的多尔衮更有百万雄师在虎视眈眈 , 史可法的抵抗无疑是以卵击石 , 他也知道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 然而 , 即使自己死不足惜 , 也要替全城老百姓考虑一下啊!当然笔者绝无意质疑史可法的爱国精神 , 毕竟史可法不是神仙 , 生命于他也只有一次 , 谁不恋生?他的死绝对重如泰山 。 只是 , 只是 , 可怜了那80万的生灵了!

所以 , 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 一定要全面 , 不能只看表象 , 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 再啰嗦一下 。 当时钱谦益降清之后 , 并未一心为清庭卖命 , 而是想方设法帮助抗清人士为复国而战 , 这受到后人比如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的肯定 , 还有再后来的 , 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学者的陈寅恪先生的肯定 , 在其近百万字的大作《柳如是传》里有记载的 。 当然 , 也有更多的人 , 比如乾隆皇帝就对钱谦益的人品大为否定 , 说他降清又反清 , 是个渣;还有著名历史学家、明史专家吴晗先生也对钱谦益的品行极为厌恶 。

总之 , 对于钱谦益 , 或者史可法 , 都不能简单评价 , 一言蔽之 。 在国难当头之关键时刻 , 此二人一个卖国 , 一个为国捐躯 , 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 为国捐躯者虽没保住城 , 但却获得了千古美名 , 但对于此二人的千秋功罪 , 后人自有评说 。 不知各位看官有何感想?请理性评价 , 客观留言 , 万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