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震华谈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方震华谈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


方震华谈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

方震华谈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 //

方震华(澎湃新闻 蒋立冬绘)

近期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权力结构与文化认同: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875-1063)》一书 。 作者方震华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 , 是中国台湾地区宋史学界的重要学者 。 他长期关注、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文武关系 , 早在硕士阶段对这一问题就有思考 , 博士期间更以此为题 , 完成了英文博士论文 。 此书则是这一博论首次译成中文 , 颇受学界关注 。

谈及宋代政治之特色 , 论者多总结为“文人治国”“重文抑武” , 将宋代积贫积弱归咎于此者也代不乏人 。 然而 , 值得细究的是 , 宋代之“重文抑武”的风气是如何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 , 文武官在身份、地位、文化认同等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针对这些问题 , 《上海书评》采访了方震华教授 。

先谈谈您对文武关系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吧 , 您是在硕士期间就关注这个问题了吗?

方震华:我最初对宋史研究感兴趣 , 可以说有两方面的原因吧 。 一是看了严耕望先生的《治史答问》 , 他说宋代的资料不多不少 , 宋史是年轻人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另一原因 , 是我大学三年级的时候 , 刘子健先生的《两宋史研究汇编》在台湾出版 , 这本书所谈的议题非常具有吸引力 。 我真正开始研究宋史还是因为刘子健先生 , 当时与刘先生通信 , 提到我想研究与宋、蒙战争相关的历史 , 他就建议我去找黄宽重先生作指导 , 后来我就成了黄先生的学生 。

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是南宋晚期的边防 , 南宋有三个边防区——两淮、京湖和四川 , 每个边区设一个制置使总揽军事、行政大权 。 在宋宁宗时期 , 所有的制置使都由文官担任 , 如果派任武官 , 就要把这位武官的官衔先改换成文官 , 才能出任制置使 。 由此可见 , 南宋朝廷非常在意对掌握兵权者的身份是文官 , 还是武官 。 这个史实是吸引我关注文武关系的起点 。

过去人们认为宋代经济、文化发达 , 是以其军事方面的削弱为代价 , 所以讲宋代 , 就说这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 。 这样的说法在二十世纪前半期出现 , 导致读者以为宋代统治者只重视文教 , 不重视军事 。 后来的宋史研究修正这种传统说法 , 指出说宋代政府从未轻视军事的重要性 , 只是崇尚文治 , 提升文官的权力而压抑武官的权势和地位 。 但是 , 要讨论宋代之“轻武”或“抑武” , 就不能只强调轻视武人和军事 , 宋代的文官为什么要压制武官?用什么手段来达成此一目的?仍有思考和讨论的空间 。


方震华谈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

方震华谈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 //

《权力结构与文化认同: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

说宋代“重文轻武” , 无论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 还是岳飞的悲剧 , 很大程度是就权力而言的 , 您的研究还关注“文化认同” , 这个层面上的“崇文抑武”具体有哪些表现?

方震华:权力斗争和文化认同是互相关联的 。 往前追溯宋代文武官对立的历史渊源 , 比较的基点就是唐代 。 唐初的统治阶层讲究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这里既讲权力 , 也讲价值评判 , 高阶官员的仕宦生涯 , 往往在文武不同职位间转换 。 当时人们也不认为高阶文官一定要具备高明的文学才能 , 所以一些名将学术能力不突出 , 也能担任六部尚书 。 所以 , 唐前期的统治阶层认为文治和武功具有相同的重要性 , 文武官在升迁上也有均等的机会 。 像唐律中对“士”就做了解释 , 说“诸习学文武者为士”——习文或习武都能为士 , 也就是都能获得同样的阶层待遇 。 但到了宋代 , 就不是这种情况了 , 宋代文、武官在薪俸、退休、恩荫、守丧上的规定都不同 , 这是因为在观念上认定文官必须信守礼义道德 , 武官则贪婪不知礼法 , 此种价值观念落实于官僚制度 , 就产生文、武官的不同待遇 。

读书习文、参与科举考试是宋代社会上的主流价值 , 武 , 并不为社会所推崇 。 就具体表现来说 , 比如皇帝的画像 , 宋太祖和宋高宗的形象 , 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 , 画像中没有特别显示太祖出身军旅 , 凭借战功开创政权的神武 。 太祖就像他后代的子孙那样 , 静静地坐在那里 , 符合《论语》中“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的圣君形象 。 再如南宋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 , 四位武将即刘光世、韩世忠、岳飞、张俊 , 四人旁边各有一位身着戎装、配备武器的侍卫 , 然而武将却是着官服站在那里 , 身上没有什么与军事相关的配件 , 完全无法呈现其战场杀敌的英勇 。 四位大将的武官身份 , 反而是由身边着戎装的侍卫来标识 。 可见 , 宋代主流文化不着重彰显军事的特质 , 不去表彰和战争相关的价值 。


方震华谈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

方震华谈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 //

《中兴四将图》

但宋代边患不断 , 在现实层面有实实在在的军事需求 , 文官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方震华:宋代轻武并不意味着忽视军事 , 事实上 , 宋代政府在军事方面的资源投入是很大的 。 从十一世纪开始 , 宋政府基本维持庞大的常备军 , 据文献记载 , 有时甚至超过一百万 。 正规军之外 , 英宗元年(1064) , 宋有民兵三十万 , 而到神宗熙宁九年(1076)因推行“保甲法”而增至七百多万 。 当然 , 这些数字并非全然精确 , 但反映出宋代政府在军事上巨大的投资 。 此外 , 康定元年(1040) , 仁宗下令编纂《武经总要》 ,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军事百科全书 , 两年后 , 又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间武学;自英宗治平二年(1065)开始 , 武举和进士科一样 , 每三年举行一次 。 这都说明 , 宋代并非不重视军事 , 但这反映出的也是文官应对现实的军事需求的办法——用读书和考试来解决问题 。

问题是 , 在宋代 , 参加武举的究竟是什么人?是真正的军人吗?其实并不是 , 武举除了测试弓马外 , 仍要参加纸笔考试 , 这仍是读书人的专长 , 所以很多考不上文举的读书人就去考武举 , 作为求取仕宦的快捷方式 。 这样 , 在社会上文举、武举就形成高下之分 。 其次 , 通过考试选举出来的武官 , 仍缺少实战经验 。 朝廷中文臣掌权 , 而文臣对军事、战争的了解都是透过阅读得来的 , 但书本所得的知识与现实之间有很大的落差 。 举个例子 , 宋代文人读到唐代关于府兵制的论述 , 认为兵农合一是理想的军事制度 , 所以投入大量资源来整建民兵 , 然而这些努力在战争上并没有产生实际的帮助 。 再举一例 , 宋神宗时期有一波讨论战车的热潮 , 君主与一些文臣、武将都有参与 , 希望借助战车来克制游牧民族的骑兵 , 但事实上 , 这个讨论很难产生效果 , 因为战车是上古的作战方式 , 古书中虽有记载 , 但在战国时代车战就已经不是战场的主流了 。 在宋代 , 战车也很少真正用于战场 , 而即使真有使用战车的例子 , 基本上都是以战败收场 。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结果嘲笑宋代文人的食古不化、迷信书本 。 不过 , 书本知识与现实应用之间存有落差 , 是各个时代的人都会碰到的难题 , 只是因为宋代文士主导军政 , 使得此种矛盾在军事上很明显的呈现出来 , 这也成为我们探讨宋代军事史的一个切入点 。

文臣缺乏实战能力 , 无法在现实中取得军功 , 又如何说服君主在价值上肯定文胜于武?这在宋代边患不断的环境中如何成立?

方震华:这就是宋代皇帝的选择 。 太祖赵匡胤经历过五代的动荡 , 深知武力对统治者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 军队既是政权的支柱 , 一旦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 , 皇位就会不保 。 在他看来 , 对军队的控制 , 比军队的战斗力更为重要 。 若二者只能选其一 , 他就选择前者 。 宋太祖即位之初 , 中国仍未统一 , 但他果断地让石守信等老将交出兵权 , 代表了他情愿不要这些骁勇善战的老将协助并吞列国 , 只求有效控制军队 。 南宋高宗对金和谈 , 收岳飞等大将的兵权 , 也是基于相同的思维 。 也许倚重岳飞等人 , 高宗有可能恢复中原 , 但他情愿放弃故土 , 只求军队不再只受岳飞等大将的控制 。


方震华谈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

方震华谈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 //

宋太祖赵匡胤

从唐前期的文武平等到宋代的文胜于武 , 您认为这中间起重要作用的是什么?是科举后少有人能才兼文武 , 是开国君主的态度 , 还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前车之鉴”?

方震华:文武关系的变化固然与北宋开国君主有关 , 但我认为还是长期政治发展所造成的结果 。

安史之乱后 , 唐代君主确实对武官的猜忌越来越严重 , 朝中由文官和宦官所控制 , 特别是科举出身的文官 。 这些文官基本都对军事很疏离 , 故当时认为“儒者不习军事” 。 军队由武官掌控 , 特别是边境军官 , 他们文化能力不足 , 无法入朝任职 , 多半也不熟悉朝廷的政务、礼乐仪式 , 甚至有人认为朝见君主很麻烦 , 所以尽量不入朝 , 就待在边区 。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 , 在唐后期就看到文武官就形成了各自的团体 , 文官不会统辖军队 , 武官不去认领朝职 , 双方没有职位上的流动 , 交流减少 , 就造成唐代中期文人和武士都觉得对方的性情、行为模式和自己不一样 , 文武就从政治分工的区别变成了文化认同的区别 。

唐德宗时 , 一些文官试图强调文的价值在武的价值之上 , 一个表现就是有人开始质疑武庙的合理性 。 唐代从玄宗时代开始建立武庙祭祀 , 原本武庙的祭祀规格比照孔庙 , 德宗时有文官主张 , 武庙的太公不能与孔子相比肩 , 要废除武庙祭祀 , 其目的是想在礼乐制度上确立文胜于武的地位 , 最终这一场争辩的结果是 , 武庙被保留 , 但祭祀的规格被降低 。 也就是文官取得部分的胜利 。

中唐以后 , 文人对武人的批评越来越尖锐 。 武人的形象被描述成违法乱纪、不懂礼义 , 是国家动乱的根源 。 由于文人掌握书写的能力 , 武人无法在这方面与他们对抗 , 可是到唐末天下大乱 , 地方军阀崛起 , 武人便以暴力来回敬文人的歧视 , 最著名的就是“白马之祸” 。 随着权力的扩张 , 武官掌握了比过去更多的政治权力可以压制文人 , 不再忍受文人的歧视 , 但是武人政治也有自己的难题 。 尽管凭借武力 , 地方军阀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 但想要把这份权力合理化成为正统的王朝 , 武人就需要接受儒家的政治理念和文人合作 , 于是我们就看到五代武人文儒化的现象 。 当然在五代 , 文官通常是政权合理性的装饰 , 很难有实际的权力;但从后周开始 , 君主重视文官 , 削弱武官 , 文官的权力和地位逐渐恢复 , 这被北宋统治所继承 。 随着文臣权力的恢复 , 他们又开始批判武官 , 藉由强调道德上的差距来区分文武 , 并以此合理化自身对政权的掌控 。

当文武在价值上的差别逐渐落实到官僚体制中 , 我们就看到宋真宗以后 , 文、武官在待遇上的差别 。 比如 , 文官到七十岁就要强迫其退休 , 而对武官则宽松得多 , 因为文官是懂得廉耻的 , 年纪太大 , 就要知所进退 。 而武官被认为生性贪婪 , 统治者就容忍他们年纪大了仍贪恋权位 。 再如 , 父母亡故 , 文官就要守丧三年 , 武臣则看其自愿 , 不强迫他 , 这是因为当时认为武臣出身复杂 , 不懂礼仪是正常的 。 还有恩荫 , 北宋初年 , 文官的子孙可以恩荫文官或武官 , 到了真宗朝之后 , 文官的子孙恩荫文官 , 武官的子孙恩荫武官 。 文武官就形成了壁垒分明、关系紧张的两个阵营 , 而文官的持续得势 , 对武官的一贯压制 , 就促使尚武风气的消失 。

宋代崇文抑武 , 武人有“文儒化”的过程 , 那么 , 这个过程中武人的自我认知是怎样的?后代的文臣又如何看待开国将领?

方震华:即使宋代武官有文儒化的倾向 , 但武官还是认为自己是武官 。 就像狄青 , 他也读书 , 但还是认为自己是武人 , 甚至婉拒仁宗要他除去脸上刺字的建议 。 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是读书 , 武官想要摆脱莽夫的形象 , 只能顺从此一价值 。 至于文臣怎么看他们的开国将领 , 这个问题我没有系统的研究 , 但可以举两位武官的例子 。

曹彬和曹翰都在宋初统一南方诸国的过程中立下战功 。 但是 , 文人对两人的评价往往不是着眼于军事成就 , 而是他们作战的过程 。 曹翰在攻下江州后曾经屠城 , 在他死后 , 著名的文士王禹偁就写诗批判曹翰贪财、好杀 。 相对的 , 曹彬在包围金陵后 , 成功迫使南唐国主投降 , 未经激烈战斗即取得胜利 , 后来文人就赞美他的“仁恕” 。 可见文人在评价武人时 , 还是依据自己的道德标准 。

狄青的故事则是另一个有趣的例子 。 宋代后来追忆狄青 , 基本都是正面的 , 而且经常提到范仲淹劝狄青读书这件事 。 我发现这个故事有几个不同的版本 。 最早出现的说法是:范仲淹曾劝狄青读书 , 因此狄青到了晚年开始读书 , 因而熟知事理 。 至于狄青曾读过什么书 , 在最早的版本中并没有谈到 。 稍后出现的第二版本 , 就说狄青读的是《左传》 。 第三个版本则是南宋时期才出现的 , 内容是说:狄青因为熟读《左传》 , 所以他擅长用兵 , 能建立军功 。 不同的版本反映传述故事者的想法 , 所透露的价值取向就是武人必须“读书” , 不读书的人不会打仗 , 许多宋朝文人就是这么认为的 。

在儒家的话语中也是讲忠讲勇的 , 那么在宋代文臣压制武将的环境下 , 文臣又如何评述武将的忠勇?

方震华:南宋的文臣、士人当然会歌颂武将的忠勇 , 但背后通常有现实的需求 。 在南宋被歌颂最多的是岳飞 。 南宋后期文献中就有很多对岳飞的歌颂 , 这份崇敬和政治有关系 。 因为南宋自宁宗朝以后 , 持续与金、蒙古对抗 , 岳飞地位不断被提升 , 我们都知道岳飞的谥号是武穆 , 但一些读者不知道的是 , 岳飞还有个谥号叫“忠武” , 是宋理宗在即位之后不久 , 亲自决定赐予的 。 这是因为理宗有意规恢中原 , 需要制造一个可以“中兴宋室”的英雄 。 为什么理宗选择“忠武”二字?因为诸葛亮、郭子仪的谥号都是忠武 , 这就是要把岳飞比附成诸葛亮、郭子仪 , 成为南宋中兴的象征 。 理宗在位的末年 , 又赐予临安太学中土地庙“忠文”的庙额 , 太学的土地神就是岳飞 , 这是因为太学是由岳飞的故宅改建 , 太学生就以岳飞为土地神 。 因此 , 岳飞在南宋末又被称为“忠文王” 。 一位过去受文人猜忌而死的武将 , 后来成为太学生的守护神 , 正显示历史人物评价的多变性 , 至于造成改变的主因 , 往往就是现实的政治 。


方震华谈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

方震华谈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 //

杭州岳王庙

最后想请问您对“唐宋变革论”怎么看?您对文武关系的研究可以视为唐宋变革之一方面吗?

方震华:我曾在一篇论文中提到 , 学界对从唐至宋历史发展的理解 , 长期受到“唐宋变革论”的影响 , 如果跳脱此一成说 , 就能得出新的见解 。 就这一点而言 , 本书不提“唐宋变革论”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论”并不注意从唐到宋文武关系的变化 。 另一方面 , “唐宋变革论”将唐、宋两朝军事上的主要差异 , 归因于实行府兵制与募兵制的不同 , 是有待商榷的 。 宋代的募兵制本来就是承继唐代的募兵而来 , 唐代初年实施府兵制时 , 募兵也同时存在 。 以兵制不同为由 , 主张唐、宋两代的发生军事层面上的“变革” , 恐怕很难站得住脚 。

至于本书所谈的内容是否可以用来证明唐、宋之间有“变革”存在?要如此主张 , 自然亦无不可 。 问题是 , 比较任何两个主要朝代 , 都可以发现其间的明显变化 , 那么为何一定要强调唐宋之间 , 而不是汉宋或宋明呢?过去日本学者谈“唐宋变革论”是为了论述中国历史从“中古”到“近世”的改变 , 如果不再讨论中国历史的时代区分 , 特别强调“唐宋变革”究竟有何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