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语文王讲《论语》之悦、乐、愠之辩

子曰:“学而时习之 ,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 患不知人也 。 ”

首先 , 恕我说句不恭敬的话 , 我们把《论语》一条一条分开来或读或学习 , 是不妥的 , 比如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 , 更甚者 , 还选自不同的篇章里 。 不知是想割裂《论语》的完整性 , 还是想告诉我们《论语》20篇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 好纠结哦 。


逻辑语文王讲《论语》之悦、乐、愠之辩

逻辑语文王讲《论语》之悦、乐、愠之辩// //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上来就议论人家的“不是” , 有违夫子的“克己复礼” , 让人觉得既不尊重夫子 , 又很“鲁” 。 其实孔夫子不是来尊重的 , 尊重多少显得有些外道 , 而是要放在心里敬的 , 尤其对我这个语文老师 。 至于“鲁”就是拙 , 老实人说老实话 , 不会“巧言令色” , 所以容易得罪人 , 可是内心的真实想法又恐怕别人不知道 , 于是就似乎色不恭了 , 心也不敬了 , 急眼了 。 误会、不了解 , 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 , 结果生气、恼怒、怨恨、怨天尤人 。

每每这个时候 , 拙荆都会过来劝我 , “姥姥(我姥姥)在世的时候 , 常对我们说‘打死人偿命 , 哄死人不偿命’你就不能......”“你瞎说!哄死人也照样要偿命 。 ”我抢白道 。 “又急眼 , 你就不能先让人家把话说完!”妻子斜眼看着我 , “我的意思是说 , 你就不能有话好好说?”拙荆要么不说话 , 一说话就让我没话说 。 我顿时气消了 , 怨也没了 。 突然领悟到了《学而》最后一则“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 患不知人也’”的含义——别人不了解自己 , 不要急眼 , 因为别人没这个“了解你”的义务;但你要了解别人 , 比如你的对手 , 能不去了解吗?不仅要“了解 , 还要把对手了解个“底儿掉” 。 所以正该好好去学 。 要学必须有态度、有方法、有目的 , 这就是《论语·学而》的要义 。


逻辑语文王讲《论语》之悦、乐、愠之辩

逻辑语文王讲《论语》之悦、乐、愠之辩// //

图片来自网络

“学而时习之 , 不亦说乎?”“说”通“悦” 。 这是一种文言现象 , 叫“通假” 。 现代人常以“错别字”嘲讽之 , 这是不对的 。 我们不能厚古薄今 , 当然也不要是今非古 。 想孔夫子生活的春秋末期 , 那个时期是没有现代人所谓纸和笔的 。 造纸术 , 众所周知 , 是东汉的蔡伦发明的 , 就是民间最早出现的纸 , 也应该晚于刘邦建汉 。 至于毛笔 , 有的说是秦大将蒙恬取兔毛造笔 , 又有考古实物说在战国末期 , 众说纷纭 , 这里不做讨论 。 但语文王肯定孔夫子断不知“文房四宝”为何物 。 在没有纸和笔的情况下 , 书写自然是一件不太容的事 。 刀子就成了必要的书写工具 , 故称“刀笔” , 即用刀子刻在金属上或竹简上 。 想想就是一件多么费力且不容易的事 。 在硬物上刻、也可能划出来的字 , 自然瘦劲挺拔 , 直线较多 , 这也是篆书的特点 。 而所用的字 , 在确保表达达到目的前提下 , 当然尽量少用字 , 甚至不用 。 于是就借来 , 这样同音或音近字互相借用 , 形近字互相借用 , 就是常有的事 。 至于谁借谁 , 哪个字被假借来 , 这要看当时有没有造出这个字 。 当然借用的字是先造出来的 。 所以某字通某字 , 一般说来 , 先一个字是借来的 , 是用字 , 后一个是正字 , 后造出来的 。 比如“说”通“悦” , “说”就是使用中的字 , “悦”就是正确的字 。 故“通假”实在是古时用字最正常不过的现象 。 不必以“错别字”对待 。 后世字造得越来越多 , 分工越来越细 , 就要去做辨析区分 , 这个不论 。


逻辑语文王讲《论语》之悦、乐、愠之辩

逻辑语文王讲《论语》之悦、乐、愠之辩// //

图片来自网络

“说”通“悦” , 悦 , 从心 , 兑声 , 内心愉悦 。 这样问题来了 , 学习怎么会内心愉悦呢?看那个东阳马生读书的情景:天大寒 , 砚冰坚 , 手指不可屈伸......真是要多惨有多惨 。 还有一些格言、诗句 , 像“学海无涯苦作舟”“学如逆水行舟”“黑发不知勤学早 , 白首方悔读书迟” , 这些无一不告诉我们 , 学习是一件苦差事 , 何来“悦”乎?


逻辑语文王讲《论语》之悦、乐、愠之辩

逻辑语文王讲《论语》之悦、乐、愠之辩// //

图片来自网络

孔夫子无论从为人方面 , 还是在做事上 , 固然不会说假话 。 那一定是我们后人弄错了 , 我们把“学”促狭地理解成“学习” , 理解为“学习”不是不可以 , 但狭隘了 。 人家本是个水源 , 你非要把它憋屈成一个水塘 。 这样的地思考方法 , 断然不可取 。 当然一味的“唯上”“唯书”的教条 , 更不可取 , 这样既违背了原著的精神 , 更不是夫子的本意 , 我们应该在水源的基础上 , 立足水源 , 饮水思源 , 立足原著精神又不被原著所困 , 与时偕行 , 为我所用 , 为时所用 , 语文王觉得这才是阅读的精神 , 也是孔子著书立说的精神 。

所以 , “学而时习之 , 不亦悦乎” , 语文王倾向把“学”理解为“做学问” 。 取象比类 , 也可以理解为做事的过程 , 无论做学问 , 还是做其它的事 , 过程必然劳苦甚至艰辛 , 可能还有曲折和泥泞 , 所以要想有个好的结果 , 努力演练是必须的 , 这甚至还不够 , 还需要一定时间 , 还要有恒心 , 不怕反反复复 , 这些都做到 , 实现了期待的好结果 , 那必是愉悦的 , 会心一笑 , 心有所获 , 一种满足 , 一种惬意 。 独处时 , 细细品味一番 , 更是别有一番情味在心头 。

同样 , 依前所述 , “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 , 简单地照字面理解为“有朋友从远方来了 , 不也很快乐吗” , 仔细想一想 , 真是匪夷所思 , 不可理喻 。 比如 , 你正在考场上答着题 , 或是在公园里谈着恋爱 , 又或正在谈判一笔大生意 , 突然你的手机响了 , 你的好朋友他从遥远的悉尼飞了12小时来北京看你 , 你接到电话能“乐”的起来吗?不仅乐不起来 , 还可能急眼了 , 电话里就喊上了:“你他妈的 , 来的真不是时候 。 ”所以 , 这样的解释是违背人情 , 有失常理的 。 《论语》里 , 无论是不同的篇章 , 还是一章里的几句话 , 都应该整体一起来理解的 , 这样可能会真正理解到夫子的思想 。 由上文我们知道 , 或是学习之后 , 经过一番努力有了好成绩 , 或是做学问有了成果 , 比如夫子坚持教书育人 , 笔耕不辍 , 他的思想 , 逐渐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 从远方慕名而来想学习的人必是有的 , 但是夫子绝不是为了招生 , 打个广告 , 他的胸怀和眼界 , 岂是常人想得到的!他著书立说 , 是在宣扬一种济世思想 , 而要济世 , 就要先修己 , 而修己就要先从学习 , 做学问开始 ,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从而引来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这就是“朋”的意思) , 一起去做一件大事 , 一年不行 , 就两年 , 两年不行 , 就三年 , 春秋搞不定 , 就等战国 , 战国搞不定 , 就到秦国 , 秦国搞不定 , 就到汉代......于是孟子来了 , 司马迁来 , 董仲舒来 , 汉武帝来了 , 朱熹来了......现在连西方都承认孔子了 , 这就是“远” 。 远不止一时一地 , 远远超越空间和时间 。 夫子当然不会“独乐” , 他要大家都乐 , 大家乐才是真的乐 , 安居乐业 , 天下“大同” 。 夫子由自己独自享受的内心愉悦 , 廓而大之 , 到众人的快乐 。 到了孟子进一步发挥就是 , 独乐乐不如人乐乐 , 人乐乐不如众乐乐 。


逻辑语文王讲《论语》之悦、乐、愠之辩

逻辑语文王讲《论语》之悦、乐、愠之辩// //

天无私覆 , 地无私载 。 泛爱众 , 而亲仁 。 如人人都能爱人 , 人人都能去亲近仁德之人 , 这个社会必是美好的 。 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即使夫子做的一切不被当时领导层看重 , 不被世人理解 , 甚至被称为“丧家之狗” , 这又算得什么!夫子不被人知 , 不被人理解 , 这又算得了什么!和“仁爱”比起来 , 一切都可以宽恕 , 自然不会怨天尤人 , 心生怨怒 。 佛说:“我不下地狱 , 谁下地狱!”孔子就是佛 。


逻辑语文王讲《论语》之悦、乐、愠之辩

逻辑语文王讲《论语》之悦、乐、愠之辩// //

行文至此 , 我们不妨做这么一个概括:夫子以“学”譬喻 , 能近取譬 , 取近譬远 , 从身边经历、日常生活写起 , 层层深入 , 鞭辟入里 , 《论语·学而》以“学”为明线 , 以情感变化为暗线 , 明暗交错 , 经纬交织 , 组成一张大网 , 包罗万象 , 可以是学习历程 , 也可以是做事做人 , 小到日常生活 , 大到修身养性 , 从身边小事到国家社会 , 从个人修身到远大理想 , 有内到外 , 由内心喜悦到众人共乐 , 由个人经验到大家分享 , 从有我到忘我 , 天下为公 , 仁爱至诚 。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 , 其原因就在于此 。

最后 , 回头看看开头 , 又何必 , 真是不是一提 。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想来也有它的好处 , 给初中娃儿们 , 何必搞得兴师动众 , 一条一条地分开来 , 当作格言警句 , 还方便背诵 , 也不会差到哪去 , 至少背住了能考个好试 。 考试就是考试 , 考试毕竟只是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