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熊孩子”

青丝

现代人把调皮顽劣、常招惹麻烦的小孩称为“熊孩子” , 关于儿童教育的话题 , 也比任何时候都要多 。 早在先秦时期 , 孟子与荀子就有过“性善”与“性恶”之辩 , 即人初生之始 , 本性究竟是善是恶 。 对立的观点背后 , 就是古代的“熊孩子”也不少 , 很多“熊”的情节 , 足以引发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 。

《清稗类钞》记叙 , 清代某地有一顽童 , 每天随塾师课读 , 但其生性懒怠 , 对读书提不起兴趣 , 经常偷奸耍滑 , 遭到先生的戒饬责骂 。 而他又极刁钻狡猾 , 当面总是装出一副心悦诚服、要彻底改正过错的样子 , 实则心头暗暗记恨 。 不久 , 他递交一篇文章给塾师 , 称是自己写的 , 请先生代为修改润饰 。 塾师以为他转了性 , 很为他高兴 , 遂细心代为修改 , 有些地方还加上了自己的评语 。 不料这篇文章乃为皇帝的御作 , 顽童回过头就拿着修改过的文章到官府状告塾师 , 称先生胆大包天 , 竟敢修改皇上的御撰 。 塾师由此身陷囹圄 , 几乎被处死 , 家人只得变卖房屋田产 , 多方奔走打通关节 , 直至倾家荡产才平息此事 。

《虫鸣漫录》也记有一事:清代有乡塾先生教授了几个顽童 , 某日他有事外出 , 顽童们从严厉管束下释放出来 , 便开始放飞自我 , 为所欲为 。 其中一人说 , 我们前天刚看了《铡包勉》的戏 , 何不照着戏文演一遍?于是 , 几个顽童到隔壁药铺向伙计借铡刀做道具 , 被拒绝 。 但几个顽童的“熊”劲上来 , 不肯罢休 , 趁药铺伙计不注意 , 把铡刀偷到学塾里 , 由两人扮演刽子手 , 站在两旁扶着铡刀 。 另一个顽童扮演包勉 , 横躺在铡刀下 。

几个人玩兴正浓 , 突然听到外面有人说“先生回来了” , 扶铡刀的两人担心先生责罚 , 赶忙跑回自己的座位坐下 。 结果又厚又重的铡刀落下来 , 当场把躺在下面的人斩成了两截 。 一众顽童见闯下大祸 , 皆惊慌尖叫 , 奔逃回家 。 先生进来看到这一惨状 , 知道自己必然会受到牵连 , 不仅要吃官司 , 还要四处筹钱来赔偿死者家属 , 先生越想越悲哀 , 于是自杀身死 。 官府最后见找不到责任人 , 只得不了了之 。

清代学者俞樾在其著作《右台仙馆笔记》说了一件事:扬州一家店铺养了只猫 , 毛色非常漂亮 , 店主全家老少皆宝爱不已 。 没多久 , 母猫生下四只小猫 , 皆传承了母猫的毛色特征 , 每天在院子里跟着母猫跳踉行走 , 样子十分娇萌可爱 , 凡路过的人看到 , 无不被吸引 , 停下脚步观望 。 店主人某天外出 , 一个半大不小的“熊孩子”见只有女眷守着店面 , 欺负女眷是小脚 , 追不上自己 , 冲进店里抓了两只小猫就跑 。 女眷大声呼喊 , 旁边有几个人便帮着去追 。

“熊孩子”眼见追赶的人越来越近 , 慌不择路 , 就专往人多的地方跑 , 结果一头撞到一个过路的孕妇 。 孕妇被巨大的冲力撞倒在地 , 还来不及起身 , 又被急于抢路的“熊孩子”重重一脚踏在腹部 , 踩着她的大肚子而过 , 孕妇当场就气息奄奄 , 命悬一线了 。 市集上的人见状 , 皆出于义愤高声大喊 , 围堵住“熊孩子” , 不让他逃跑 , 又派人去通知孕妇的丈夫 , 将肇事者送官 。 结果“熊孩子”为了抢两只猫 , 闯下了一尸两命的巨祸 。

古今的“熊孩子”其实都有着相同的共性 , 皆为父母失教渎职的结果 。 耶鲁大学的婴儿实验室做过一项研究 , 表明人天生就有偏执倾向 , 会因不同的喜好厌憎他人 , 甚至会乐见他人因此招灾受难 , 只有经过后天教化才有可能矫正 。 父母及学校的功能 , 就是对未接受过思维训练的“熊孩子”进行有效引导 , 使之建立与世界的共情共理感 , 具有理性自律的能力 。 这一过程 , 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 就像阿德勒说的:“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 而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 ”

作者:青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