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为何称李白为诗仙,李贺为诗鬼?读这两首诗可见一点端倪

公元762年 , 李白仙逝 。 在他死后29年后 , 李贺出生 , 在世间度过了他极其短暂的27年人生 。 两者似乎同样不属于人间 , 同样拥有雄奇、瑰丽、大胆的想象 , 却一人被称“诗仙” , 一人被称“诗鬼” , 为什么?

二者作品风格截然不同 , 哪怕是同样的意象 , 同样的写作主题 , 都能从不同的侧面为世人展现截然不同的风采 。 今天就从李白和李贺同样写岁月久远、时光飞逝的两首诗说起 。

从这两首诗 , 我们能感受到两位诗人想象力是如何独特而大胆 。 而哪怕同样的主题 , 同样的出发点 , 也可以有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结局 。


世人为何称李白为诗仙,李贺为诗鬼?读这两首诗可见一点端倪

世人为何称李白为诗仙 , 李贺为诗鬼?读这两首诗可见一点端倪// //

诗仙李白

李白:若得时间停驻 只愿世人青春永驻

短歌行·李白

白日何短短 , 百年苦易满 。

苍穹浩茫茫 , 万劫太极长 。

麻姑垂两鬓 , 一半已成霜 。

天公见玉女 , 大笑亿千场 。

吾欲揽六龙 , 回车挂扶桑 。

北斗酌美酒 , 劝龙各一觞 。

富贵非所愿 , 与人驻颜光 。

总有人问为什么要称李白为诗仙 , 原因很简单 , 就是因为他仿佛就是天上仙 , 不似人间人 。 如果你读了李白这首《短歌行》 , 大概能将他的仙气领略一二 。

开头与传统的《短歌行》相类似 , 感慨时光不居 , 岁月如流 。 在这里 , 李白选取的是天上的事与物 。


世人为何称李白为诗仙,李贺为诗鬼?读这两首诗可见一点端倪

世人为何称李白为诗仙 , 李贺为诗鬼?读这两首诗可见一点端倪// //

麻姑长寿

传说“天上只一日 , 人间已千年” , 仙人在我们的印象中本身是不老不死的 。 但将时间拉长到鸿蒙之初到如今的长度 , 数千年过去了 , 人间不知道轮回了多少遍 , 而此时 , 长寿的麻姑头发都斑白了一半 , 可见时间之久远 。

接下来诗人连用两个典故 , 都与仙人有关:

传说天公与玉女玩投壶的游戏 , 如果投不中 , 天公便需大笑 , 而世间便有了电闪雷鸣 。 如今世间的电闪雷鸣已经出现成千上亿次了 , 同样凸显时间之久远 。

那时间总是这般流去 , 有没有办法让它暂停呢?


世人为何称李白为诗仙,李贺为诗鬼?读这两首诗可见一点端倪

世人为何称李白为诗仙 , 李贺为诗鬼?读这两首诗可见一点端倪// //

传说有龙载日

听说天上有六条龙每天早上都会驮着太阳走上一圈 , 造成时间的西去 , “我”就去把它们全部拴在东方的扶桑树上 , 并一条龙灌上一壶酒 , 这样时光便停驻了吧 。

暂停时间 , 是为了建立个人的功名利禄吗?不 , 只是为使世人容颜不变 , 青春永驻 。

你看 , 李白的想象 , 真是纵横驰骋于整个宇宙八荒 , 同样的事物 , 同样的故事 , 他就是有能耐将其写到极致 , 让你再也没有发挥的余地 。


世人为何称李白为诗仙,李贺为诗鬼?读这两首诗可见一点端倪

世人为何称李白为诗仙 , 李贺为诗鬼?读这两首诗可见一点端倪// //

诗仙李白

?李贺:若得时间停驻 愿使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同样写时光飞逝 , 李贺有一首《苦昼短》:

苦昼短·李贺

飞光飞光 , 劝尔一杯酒 。

吾不识青天高 , 黄地厚 。

唯见月寒日暖 , 来煎人寿 。

食熊则肥 , 食蛙则瘦 。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 , 下置衔烛龙 。

吾将斩龙足 , 嚼龙肉 , 使之朝不得回 , 夜不得伏 。 自然老者不死 , 少者不哭 。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 , 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 , 嬴政梓棺费鲍鱼 。

依然选取天上神界作为时间的描绘基准 , 如果说李白笔下是仙气飘飘的世界 , 到了李贺这里 , 则平添了一丝沉重压抑的气息 。

两人都想要缚掌控时间的龙 , 李白选取的办法是逮起来灌酒 , 李贺的办法就狠了:斩龙足 , 嚼龙肉 , 使之朝不回 , 夜不伏 。

龙消亡 , 昼夜无法更替 , 时光停驻 , 世间人自然老不死 , 少不哭 , 人间再不见白头 。 一劳永逸 。


世人为何称李白为诗仙,李贺为诗鬼?读这两首诗可见一点端倪

世人为何称李白为诗仙 , 李贺为诗鬼?读这两首诗可见一点端倪// //

时光流逝

对比两首诗 , 同样着眼于时间流逝 , 李白的语句里自带一股开阔磅礴的气质 , 李贺的语句里则满布着呕心沥血的愁苦: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 唯见日月交替春秋轮转来煎熬人的寿命 。

就问你苦不苦 , 难不难?也无怪乎他要发出“斩龙足 , 嚼龙肉”的疾呼了 。

最后一节 , 诗人落脚到当时为求长生而修仙炼丹的社会风气 , 对此进行批判和讽刺 。

整首诗看似行荒诞之语 , 实则对滚滚而逝的时光饱含悲苦 , 蕴含着诗人对待短促人生理智而积极的态度 。


世人为何称李白为诗仙,李贺为诗鬼?读这两首诗可见一点端倪

世人为何称李白为诗仙 , 李贺为诗鬼?读这两首诗可见一点端倪// //

诗人李贺

在人生困境面前 , 读书君时常更爱李白的飘逸洒脱、苏轼的达观超脱 , 因为读他们的诗词 , 确实更容易感到快乐 。 而近来读及杜甫的沉郁之诗 , 白居易苦心经营的现实之诗 , 以及李贺呕心沥血的词句 , 内心常常涌起一种同心同理的悲苦之感 。

“文章憎命达” , 诗人们都曾经历过坎坷的世事、布满荆棘的人生 , 诗歌是诗人个体命运以及同时代人事整体命运的观照 , 有的选择达观地去对待 , 有的只能执著追寻 , 不死不休 。

单就这两首诗相比 , 更爱李贺这首《苦昼短》 。

纵然清醒地知道生命易逝 , 虚度痛苦 , 仍祈愿时光能够停驻 , 使老者不死 , 少者不哭 , 人间再不见白头 。 但“天若有情天亦老” , 天不会老 , 人终有一死 , 人间依然有生离死别 , 唯有珍惜眼前拥有的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