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中的橘树长在淮北就结出枳,可能另有说法

以前我们都学过《晏子使楚》的故事 , 里面就有提到“橘生于淮南为橘 , 生于淮北则为枳” , 对这个说法我们一直以来都是深信不疑 , 觉得不同地域的地理气候、水土条件真的能够让一种植物所结的果实发生异变 , 事情果真如此吗?

晏子 , 名婴 , 字仲 , 一生经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 。 晏子虽然身材短小 , 但聪颖机智 , 能言善辩 , 深受齐景公的器重 。 齐景公曾打算封赏富饶的邶殿60座城邑给晏子 , 但被拒绝了 , 反而接受北郭佐较为贫瘠的60座城邑 , 足见晏子品德之高尚 , 齐景公也因此觉得晏子这人很忠诚 。


《晏子使楚》中的橘树长在淮北就结出枳,可能另有说法

《晏子使楚》中的橘树长在淮北就结出枳 , 可能另有说法// //

春秋时期地图 , 楚国在齐国的南方

故事要从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开始 。 在楚王招待晏子的宴会上 , 在酒酣饭足之时 , 下面两个官吏押着一个犯人来请示楚王 。

“堂下所缚何人也” , 楚王明知故问 。

“是齐国人 , 犯了盗窃罪” , 官吏回答 。

楚王面露讥笑 , 看着晏子说:“看来你们齐人善于偷盗啊哈 。 ”

晏子离开坐席 , 对着楚王郑重地说道:“我听说 , 橘生淮南则为橘 , 生于淮北则为枳 , 叶子看起来相似 , 但果实吃起来味道不同 。 为什么会这样?水土不一样罢了 。 这个被绑之人出生于齐国不做偷盗之事 , 来到楚国就犯了偷盗 , 可不可以说是楚国的水土适合使民善盗耶?”

楚王尴尬之极 , 悻悻地回答说:“圣人是不能取笑的的 , 寡人反而自讨苦吃……”

晏子用“橘生于淮南淮北而结不同之果”来反驳楚王的“齐人善盗”之论 , 可谓完美 。 于是我们都不加怀疑地认为枳和橘是同一种植物橘树所结的果 , 只是在不同水土、不同气候影响下结的果实大小味道有差别而已 。


《晏子使楚》中的橘树长在淮北就结出枳,可能另有说法

《晏子使楚》中的橘树长在淮北就结出枳 , 可能另有说法// //

实际上 , 枳树和橘树还真不是同一品种 。 枳和橘同为芸香科 , 但枳为枸橘属 , 橘为柑橘属 , 枳与橘不能一概而论 。 枳树叶柄的翼叶狭长 , 指状3出叶 , 少有4-5小叶 , 生长范围不局限于淮河以北 , 南方地区也广泛分布 , 如湖南 , 浙江、江西、贵州等 。


《晏子使楚》中的橘树长在淮北就结出枳,可能另有说法

《晏子使楚》中的橘树长在淮北就结出枳 , 可能另有说法// //

枳树

橘树单身复叶 , 翼叶狭窄 , 披针形 。 叶片呈椭圆形或阔卵形 。 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 , 喜湿暖 , 不耐寒 , 对温度敏感 , 过低的温度能使某些橘子品种冻死 , 如-9℃会使温州蜜柑冻死 。


《晏子使楚》中的橘树长在淮北就结出枳,可能另有说法

《晏子使楚》中的橘树长在淮北就结出枳 , 可能另有说法// //

橘树

之所以古人认为橘树到了淮北就会退化结出枳 , 第一个原因应该是古人没有分清枳和橘的真正区别 , 晏子是北方贵族 , 可能吃过枳子 , 见过枳树 , 但没见过生长于温暖湿润的南方橘树 , 看着橘子外表和枳字一样都是圆球状 , 只是大小不同 , 所以就认为枳是橘树在北方结出的变异果实 , 还好楚王也没见过枳树 , 不然肯定露馅;第二个原因是枳子难吃好养 , 橘子好吃难养 , 北方气寒 , 橘子不易生长 , 于是古人为了吃上好吃点的橘子 , 就将橘树枝条嫁接于枳树 , 这样树干还是为枳 , 但树枝变为橘 , 而晏子平常吃过这样的果子 , 就误认为 , 橘树生于淮北只能结出枳 。


《晏子使楚》中的橘树长在淮北就结出枳,可能另有说法

《晏子使楚》中的橘树长在淮北就结出枳 , 可能另有说法// //

其实枳树和橘树到底是不是不一样并非重点 , 重点是这个故事从侧面突出了晏子的聪颖机智和展示了作为一名使者不卑不亢的高贵气节 , 用自己的才智保住了国家和自己的尊严 , 这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