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这位中国宰相造出一台巨大机器,今天全世界都想仿制

近代百余年来落后的历史 , 常常给我们一种错觉 , 就是中国科技文化好像是落后世界的 , 其实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 , 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是领先世界的 , 本文所讲的这个东西发明在近千年前 , 其巨大的身躯 , 复杂的结构 , 众多的功能 , 独具匠心的设计 , 让今天西方科学家仍顶礼膜拜 , 赞叹不已 , 它就是中国宋代时候发明的水运仪象台 , 其主要发明者是苏颂 。

苏颂是中国宋代人 , 官至宰相 , 他博学多才 , 于发明创造上很有天赋 , 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文学家和药物学家 , 他于公元1020年诞生于泉州同安县(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 , 后迁居丹阳(今江苏省镇江) 。 22岁时与王安石是同榜进士 , 从此进入仕途 。 宋哲宗即位后 , 他先任刑部尚书 , 后任吏部尚书 , 又官至宰相 , 但作为政治家的苏颂远不如作为天文学家的苏颂 , 比如我们没有听说过他在政治上做出什么有名的政绩 , 但是他研制的这台水运仪象台却使他的名字载入了世界科技的史册之中 。


千年前的这位中国宰相造出一台巨大机器,今天全世界都想仿制

千年前的这位中国宰相造出一台巨大机器 , 今天全世界都想仿制// //

水运仪象台设计于公元1086年 , 苏颂在检验当时太史局使用的各种浑仪 , 想到应有表演天象的仪器和浑仪配合使用 , 于是他罗致人才进行这项研究工作 , 并向皇帝推荐精通数学和天文学的韩公廉共同研制 。 在他的策划下 , 韩公廉写出《九章钩股测验浑天书》 , 苏颂过目后认为可行 , 就让能工巧匠精心打造 , 历时七年才全部完成 。

水运仪象台是一座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三组器件组合在一起的巨大建筑 , 看上去像一座高台 , 竟达13米高 , 比现在的四层楼的高度还高 , 底部宽约7米 , 上下共分三层 , 整个仪器的动力由水力推动自行运转 , 其设计之巧妙 , 功能之齐全 , 让首次见到它的现代的科学家都极为震惊 。 央视在拍摄有关水运仪象台的纪录片时说 , 此物的发明让苏颂一人包揽了七项历史世界第一 。 为了让人便于操作以及后来仿造 , 苏颂还编撰了《新仪象法要》一书 , 详细介绍了水运仪象台的设计和建造情况 , 并把水运仪象台的总体和各部件绘图加以说明 , 此书也可以说是水运仪象台的说明书 。


千年前的这位中国宰相造出一台巨大机器,今天全世界都想仿制

千年前的这位中国宰相造出一台巨大机器 , 今天全世界都想仿制// //

这座水运仪象台代表了世界11世纪末天文仪器的最高水平 , 集天文观测、天象表演和报时三种功能为一体 , 它具有三项令世界瞩目的发明 , 首先它的屋顶被设计成可开闭的 , 是现代天文台活动圆顶的雏型 , 其次 , 它的浑象能一昼夜自动旋转一周是现代天文跟踪机械转移钟的先驱;此外 , 它的报时装置能在一组复杂的齿轮系统的带动下自动报时 , 报时系统里的锚状擒纵器是后世钟表的关键部件 。 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水运仪象台“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 ”

北宋灭亡后 , 金朝统治者非常喜欢这台水运仪象台 , 曾经组建了一个搬运团队 , 将它从汴梁(今河南开封)搬到了北京 , 后来金朝被蒙古灭掉 , 这座水运仪象台也被毁 。

但南宋朝廷并没有忘记北宋引以为傲的水运仪象台 , 曾多次想要再造 , 先后找了几人来主导此事:首先找到了苏颂的助手袁惟几 , 因为他参与了元祐年间仪象台的研制工作 , 但他却没有成功 , 接着又找来苏颂之子苏携 , 但是他也造不出来 , 后来又让秦桧、朱熹等进行研制 , 也都没能成功 , 要知道这些人都是有《新仪象法要》一书的 , 这些人手握这台机器的说明书 , 却无法将其制造出来 , 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水运仪象台构造之精妙 。

直到千余年后的今天 , 我国著名的博物馆学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史学家王振铎先生才照《新仪象法要》一书于1958年复制了水运仪台的模型 , 基本解释清楚了水运仪象台的设计原理与构造 , 他还发表了《揭开了我国天文钟的秘密》一文进行了详细解释 , 引起国际计时仪器史学界的极大关注 。 其后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和陈晓也成功复制了水运仪象台;之后有很多国家的机械专家学者都想仿制一台 , 但是看了其规模和复杂程度 , 不由得都膛目结舌黯然作罢 , 但美国和我台弯等地也都仿制了它的模型 。 1997年时日本精工制表的故乡长野县用了8年时间也仿制出了“水运仪象台” , 2011年 , 国内首台按1:1比例仿制的苏颂水运仪象台在同安苏颂公园落成 , 成为同安苏颂公园的“镇园之宝” 。


千年前的这位中国宰相造出一台巨大机器,今天全世界都想仿制

千年前的这位中国宰相造出一台巨大机器 , 今天全世界都想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