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的挣扎与无奈


严复的挣扎与无奈

严复的挣扎与无奈// //

严复13岁丧父 , 一生辗转于官场与学界之间 , 因好辩多言 , 抑郁不得志 , 年轻时曾写《辟韩》反对韩愈 , 晚年却将韩愈的“惟适之安”视为进化论的终极概括 。 严复墓碑上便刻此四字 , 是他去世前亲笔所书 。

今年10月27日 , 是严复去世95周年纪念日 , 从他的生平中 , 足以读出一代先行者的苦痛、挣扎与无奈 。


严复的挣扎与无奈

严复的挣扎与无奈// //

没和伊藤博文同学过

1853年冬 , 严复生于福建南台 , 父亲和爷爷都是儒医 , 严复幼名体干 , 入船政学堂时改名宗光(字又陵) , 后又改名为复(字几道) 。

1866年 , 严复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马尾船政学堂 , 得到船政大臣沈葆桢的激赏 , 1877年 , 严复成为清政府派往欧洲留学的第一届船政学生 , 入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学习 。

据林耀华《严复生平事略》称:“在英与先生同级有日本贵族子弟名伊藤博文者 , 性颇聪慧 , 而勤于学 , 然先生每试辄最 , 伊不及也 。 ”

这段话源自陈宝琛为严复所撰墓志铭 , 但原文只说“日本亦始遣人留学西洋” , 并未明言是谁 。 伊藤博文比严复大13岁 , 1863年赴英 , 1864年6月即回 , 此时严复尚未出国 。


严复的挣扎与无奈

严复的挣扎与无奈// //

屡因失言铸大错

严复为李鸿章所恶 , 原因是他在李鸿章手下刚干几个月 , 正逢日本实际占有琉球 , 李鸿章以“联日防俄”为借口 , 主张息事宁人 , 严复不满 , 说:“不三十年 , 藩属且尽 , 轘(分裂)我如老牸(音自 , 雌)牛耳 。 ”此论令李鸿章不快 。

甲午战败后 , 严复先后发表了《原强》《救亡决论》等文 , 1898年6月 ,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正式发表 , 轰动一时 。

9月时 , 据郑孝胥日记载:“闻又陵(指严复)言 , 将开懋勤殿 , 选才行兼著者十人入殿行走 , 专预新政 。 ”开懋勤殿是“帝党”重要举措 , 严复能率先知道 , 可能是光绪皇帝亲自告诉他的 , 以拉他加入 , 严复仕途突现光明 。

然而 , 戊戌变法失败 , 慈禧太后秋后算账 , 幸严复与康梁等人无来往 , 此外他在荣禄手下办事 , 加上军机大臣王文韶力救 , 方得免祸 。

1905年 , 严复被清廷派到英国办事 , 孙中山前来拜访 , 严复再次言语失当 , 说:“以中国民品之劣 , 民智之卑 , 即有改革 , 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之乙 , 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乙 。 为今之计 , 惟急从教育上着手 , 庶几逐渐更新乎?”孙中山回答说:“俟河之清 , 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 , 鄙人乃实行家也 。 ”

这段著名的对话将严复从此贴上“保守”“落伍”的标签 。


严复的挣扎与无奈

严复的挣扎与无奈// //

被轰出北大

1912年2月25日 , 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命严复出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 严复终于可实践“教育救国”的梦想了 , 没想到8个月后就被轰出北大 。

9月19日 , 北京《民立报》突发表《大学校大校长大鸦片鬼之丑剧》一文 , 称严复因私带大烟被天津步军统领衙门拘留 , 数家报纸转载并评论 , 一时满城风雨 。

严复吸鸦片 , 熟人皆知 , 并无被拘之事 。 严复到北大后 , 经费紧张 , 便利用私人关系 , 以北大在俄国道胜银行存款单为抵押 , 向该行贷款20万银元 , 而教育部此时也缺钱 , 连工资都发不出 , 要北大将存款单上交 , 想抵押给华比银行去贷款 , 严复当然不同意 , 双方发生激烈对抗 。

可能章士钊也暗中参与该事件 , 章曾任《民立报》主笔 , 且教育部未给严复下免职令 , 便直接任命章士钊为北大校长 。


严复的挣扎与无奈

严复的挣扎与无奈// //

严复名誉扫地 , 离职后与袁世凯走得更近 。

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常到天津与严复聊天 , 当时有传闻称袁世凯将来要当皇帝 , 严复问袁 , 袁开玩笑说:“我做皇帝 , 必首杀你 。 ”二人大笑 。 其实私下严复看不起袁 , 在分析甲午之败时 , 严曾说:“信任一武断独行之袁世凯 , 则起衅之由也 。 ”

1921年 , 严复因病去世 。 作为最早提出“身贵自由 , 国贵自主”的思想家 , 严复始终未获得一展抱负的机会 。 康有为赞他是“精道西学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