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贵州曾有个后坪县

民国时期 , 贵州东北部有个后坪县 , 位于川黔边陲 , 乌江西岸 , 其东邻四川省酉阳县 , 北与四川省彭水县交界 , 西靠正安县和务川县 , 南接沿河县 , 面积约766.98平方千米 。 明清时期 , 后坪地域属于务川管辖 。 清光绪十年(1884年) , 务川知县张济辉会同安化知县邓家绩向贵州巡抚禀报 , 请求设立后坪弹压 , 由务川代管 。 经批准后 , 便在现在的后坪场白云寺设立后坪弹压 , 置委员1名 , 书办兵丁若干名 。 后坪弹压管辖范围:东至洪渡 , 西至浞水笋子盖 , 南至龙桥、小河 , 北至鹿池、独石;领后坪、塘坝、洪渡、客田、浞水、石家坪等24场 。 民国2年(1913年)贵州撤府(州)存县 , 贵州省民政厅长戴戡呈请袁世凯政府 , 请求改后坪弹压为正县 。 民国3年(1914年)1月12日 , 《贵州公报》所载《贵州省各县等级沿革表》公布:以原驻州同、州判和弹压委员的沿河、后坪等地分别改置为县 , 设立县公署 。 于是 , 后坪弹压改为正县 , 以后坪场为县治 。 是年9月 , 第一任知县李学源到县视事 。

后坪建县后 , 无城垣、监狱、衙署 , 借王爷庙办公 。 民国8年(1919年) , 县知事李增湘按务川县署格式始建县公署、监狱 , 初具县治规模 。 后坪县山高林密 , 道路崎岖 , 土匪盘踞猖獗 。 加之军阀混战 , 军匪勾结 , 捐税繁重 , 异事不断 。 民国12年和13年 , 旱灾严重 , 城乡饿死甚多 , 饥饿灾民于后坪县衙聚集求济 , 民不聊生 。 民国17年至19年(1929—1930年) , 三任县官被杀 , 使人闻之胆寒 。 民国20年(1931年)春 , 毛光翔委任肖炳煊任县长 。 肖炳煊行至茅天场 , 即宣布到任 , 借茅天禹王宫古庙羁身 。 并勾结浞水豪绅何廷玉、欧阳国等人 , 密商将将县衙迁驻浞水 。 县东豪绅知道消息后大吃一惊 , 极力反对 。 塘坝区区长张润泽带头向贵州省政府告状 , 并请省主席毛光翔作主 , 不能迁移县治 。 于是双方闹得不可开交 。 毛光翔也拿不定主意 , 只好一面命务川县长漆刚查报 , 一面复函肖炳煊 , 进行安慰 。 并亲批:“迁移县治 , 事关重大 , 须通盘考虑 , 具体设施 , 计划施行……”经过几年的争执 , 民国25年(1936年) , 省主席薛岳委印江人任永华担任后坪县县长 。 任永华到职后 , 目睹县衙前大树坪白角湾一股泉水从山顶直奔流下 , 象一把杀人钢刀;县衙后一条溪沟从南至北流水不断 , 似冷水洗背 。 于是毅然将后坪县府迁移到茅天口(改称新后坪)禹王宫 。

民国28年(1939年) , 后坪县调整为县城、茅天、浞水、分水、洪渡5个区 , 下辖15个联保 。 民国30年(1941年)裁县 。 以刺竹丫、小鱼溪为界 , 县东的老后坪、塘坝、洪渡、隘门、甘溪、克天坝6个联保划归沿河县;县西的新后坪、青冈园、后槽门、焦坝、天山坝、石江坪、鹿池坝、分水、浞水9个联保划归务川 。 是年8月1日 , 后坪县正式封印 , 停止行使职权 , 务川、沿河两县接管后坪县地 。

(原文来自于贵州民族报)


民国时,贵州曾有个后坪县

民国时 , 贵州曾有个后坪县// //


民国时,贵州曾有个后坪县

民国时 , 贵州曾有个后坪县// //


民国时,贵州曾有个后坪县

民国时 , 贵州曾有个后坪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