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父子皇帝,尽管非出自本意,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巍巍皇权 , 仿佛一剂可以饮鸩止渴的毒药 , 引得天下之英雄豪杰 , 磊落丈夫 , 抑或奸佞小人 , 莫不趋之若鹜 。

公元755年 , 负责唐帝国东北边境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安禄山 , 趁唐帝国中央政府不备 , 突然起兵反叛 , 不仅一举攻陷了东都洛阳 , 而且很快进逼至函谷关下 , 史称安史之乱 。


这对父子皇帝,尽管非出自本意,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这对父子皇帝 , 尽管非出自本意 , 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

在这个节点上 , 历史其实是开了一个小小的岔路口的 。

唐帝国本可以在此重挫叛军 , 从而将叛乱扼杀在初起状态 , 可是 , 唐玄宗以及后来的唐肃宗一连两个皇帝都没有抓住机会 , 反倒使叛乱愈演愈烈 。

01

彼时的函谷关 , 一侧是唐帝国从洛阳一路溃逃过来的中央军 , 另一侧是安禄山气势如虹的叛军 。

虽然看似危急 , 但奇怪的是 , 叛军部队却就此止住了脚步 。

作为一道天然的军事屏障 , 自秦汉以来定都长安的历代王朝 , 扼崤山而制天下的战略便屡试不爽 。


这对父子皇帝,尽管非出自本意,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这对父子皇帝 , 尽管非出自本意 , 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

而且 , 尽管表面上看起来 , 同时兼任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 , 手中的兵力达到了唐帝国常备军的1/4 , 加上唐玄宗时期外重内轻战略的发酵 , 使得其拥有了挑战皇权的实力 , 一时间势如破竹 , 但在事实上却是破绽百出 , 隐患重重 。

是时 , 唐军虽然在洛阳一线节节败退 , 但是在东线以及南线都已有效地抵挡住了叛军的进攻 。

最关键的 , 随着河北战事的逐渐好转 , 强大的朔方军团在郭子仪、李光弼的率领下 , 已经全线压向了叛军的老巢范阳 。

一时间 , 本欲速战速决的安禄山都想要考虑退兵了 。

这是唐帝国续写辉煌的第一次机会 。

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 老迈的唐玄宗却听从了宰相杨国忠的建言 , 先是阵前斩杀了函谷关上坚壁清野的高仙芝、封常青两员大将 , 而后又强令赋闲在家许久的老将哥舒翰出关迎战 。


这对父子皇帝,尽管非出自本意,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这对父子皇帝 , 尽管非出自本意 , 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

说是杨国忠进献的谗言 , 其实根本上还是唐玄宗本人的心理在作祟 。

安禄山认了杨贵妃作干妈 , 那唐玄宗就是干爹 。 一向在面前既装老实又跳肚皮舞 , 看起来有些傻里傻气的干儿子 , 此时突然起兵造反 , 这令已经迈入古稀之年的唐玄宗自然有些大失颜面 。

这是一 。

被从安西紧急调入洛阳前线的高仙芝、封常青两位节度使 , 面对同等力量的安禄山 , 率领几十万的中央军竟然一溃千里 , 而且还躲在函谷关上不敢出来 , 这尤令在位四十多年的唐玄宗感到脸上无光 。

这是二 。

在他老人家看来 , 或许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英明神武 , 杀伐果断 。

他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榜样 。 铲除韦后、赐死姑母、逼退老爹、连杀三子、抢夺儿媳 , 不管能不能拿到台面上大吹大擂 , 但总归是捭阖九州的壮举 。

就在不久之前 , 他还干净利索地解决掉了担任四镇节度使的哥舒翰的前辈王忠嗣 。

可能从内心深处 , 唐玄宗压根就瞧不上安禄山 , 也因此就对高仙芝等人倍感失望 。


这对父子皇帝,尽管非出自本意,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这对父子皇帝 , 尽管非出自本意 , 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

而杨国忠的所谓谗言只不过是戳中了他的软肋而已 。

于是 , 他也就不顾大唐帝国本就弱干强枝的军事局面 , 以及洛阳一线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根本就不是战斗力强悍的边防军对手的事实 , 作出了最错误的战争决策 。

结果 , 公元756年 , 有了前车之鉴的哥舒翰"恸哭出关" , 在灵宝一带被安禄山设好的埋伏袭击 , 全军覆没 。

紧接着 , 函谷关成了摆设 , 长安成了砧板上的牛肉 , 唐玄宗就只好仓皇出逃了 。

02

安史之乱的第二年 , 主导兵变诛杀了杨贵妃兄妹的太子李亨 , 和唐玄宗在马嵬坡分道扬镳 , 北上灵武 , 然后在朔方军的支持下登基称帝 , 正式接过大唐帝国平叛的指挥大权 。


这对父子皇帝,尽管非出自本意,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这对父子皇帝 , 尽管非出自本意 , 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

在成都得到消息的李隆基无奈地默认了事实 , 但是在颁发退位诏书时 , 却留下了一个条件:凡军政大事都要听一听 , 直到长安被收复 。

说白了 , 还是不想放权 。

老实说 , 唐玄宗留这个后手的时候 , 大概也不会想到会对唐肃宗的平叛战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

当时是 , 中唐首屈一指的军事家、战略家 , 同时也时肃宗好基友的李泌 , 为唐肃宗量身定做了一套严谨的平叛方略 。


这对父子皇帝,尽管非出自本意,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这对父子皇帝 , 尽管非出自本意 , 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

即 , 先让李光弼守太原 , 出井陉 , 让郭子取冯诩 , 入河东 , 隔断盗魁四将 , 使之不敢南移;然后再密令郭子仪开放华阴一角 , 以使叛军能够交通关中 。

这样 , 叛军虽然能够北守范阳 , 西救长安 , 但是却不免奔命数千里 , 进而出现兵疲将困的局面 , 而唐军则可以以逸待劳 , 集中优势兵力 , 对叛军逐个进行剪除 。

可是 , 在这个决定大唐命运的关键节点上 , 唐肃宗李亨自私了 。

因为 , 他想到了老爹退位时附加的那句话 。

政治历来便是如此 。 尽管政治家有着为国为民的义务 , 但事实上 , 政治家作决策总是以先固化手中的权力为第一要务 , 为此往往不惜以牺牲国计民生为代价 。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彻底掌握皇权 , 不再受老爹制约 , 他擅自改变了作战计划 , 下令所有军队全力以赴去夺取长安 , 从而使叛军在战线上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就这么着拉开了帷幕 , 既葬送了大唐王朝百年积攒来的繁华 , 也白白苦了数千万无辜的黎民百姓 。


这对父子皇帝,尽管非出自本意,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这对父子皇帝 , 尽管非出自本意 , 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

03

安禄山起兵时 , 大概也不会想到战事竟如此开局?当然也更不会想到唐玄宗父子竟然会这么配合?

他们一个是一度英明神武的盛世帝王 , 一个是临危受命的中兴之主 , 按说本事都是不差 , 却都在冥冥之中帮了祸国殃民的贼臣乱子一个大忙 。

是唐玄宗不聪 , 还是唐肃宗不智?

当然都不是 。

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权力 。

权力面前无父子 , 最是无情帝王家!

已经当了四十多年皇帝年逾古稀的李隆基 , 咬紧牙关也不愿意放弃日薄西山的权力 。


这对父子皇帝,尽管非出自本意,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这对父子皇帝 , 尽管非出自本意 , 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

过了不惑之年才坐上朝堂的李亨 , 自是使出吃奶的劲也要把皇权彻底抓在手里 。

父子二人有错么?都没有错 。

终身制加世袭制的封建王朝 , 皇帝一旦登基便永远是皇帝 , 即使中途因意外退位 , 那也是后来皇帝合法性与权力的来源 。

况且对于唐玄宗而言 , 高祖爷爷和窝囊老爹的前尘往事仍旧历历在目 , 贪权恋位当然也就无可厚非 。

但是 , 对于李亨来说 , 一旦坐上龙椅 , 那便应当是天下共主 。 所谓"天无二日 , 国无二君" , 天下只能是一个人说了算 , 那么索要皇权似乎也是天经地义 。

于是 , 便有了唐玄宗父子在皇权一事上的一番博弈 。 一个说 , 你把长安打下来我就彻底回家养老 , 另一个就说 , 那我就把长安先打下来给你看看 。


这对父子皇帝,尽管非出自本意,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这对父子皇帝 , 尽管非出自本意 , 却在事实上充当了安史之乱的帮凶// //

博弈

所以 , 整个中国古代 , 基本上就是围绕皇权博弈的这么一个轮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