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管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 , 作为春秋时期的齐国国相 。 其在职期间 , 对内积极改革 , 使得齐国经济、政治和军事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 对外“尊王攘夷” , 令齐国未费多大兵革 , 即树立起了前所未有的威望 , 一举奠定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的地位 。


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

春秋五霸

齐国的崛起与强大 , 离不开管仲思想的指导作用 。 而其思想又极具先进性 , 不仅适用于春秋时期 , 在后世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同时深刻影响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 。

后来的东汉末年 , 其时代背景与春秋时期何其相似 。 曹操、刘备、孙策三大政治集团在管仲“尊王攘夷”的思想影响下脱颖而出 , 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 , 最终形成三国相互鼎立 。 而魏蜀吴在其发展过程中 , 深刻学习并利用管仲思想治理国家 , 使得魏蜀吴三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 初步恢复了东汉末年以来被严重的社会局势 , 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

为何管仲思想有如此魔力?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 管仲思想如何一步步对三国局势发展 , 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 。 曹操、刘备、孙策集团的管仲思想观

东汉末年 , 由于黄巾起义、董卓乱政、诸侯割据等一系列的事件 , 全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的局面 , 从而导致国家经济倒退、社会局势动荡 。 如此形势下 , 全国相继崛起了无数诸侯势力集团 , 他们之间相互兼并并混战 , 令本就严峻的国家局势更是雪上加霜 。 因此那时的人们普遍尊崇管仲思想 , 尤其是魏蜀吴集团的创始核心人物 , 更是对管仲思想深刻借鉴并加以利用 。


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

短歌行曹操《短歌行》其二:齐桓之功 , 为霸之道 。 九合诸侯 , 一匡天下 。 一匡天下 , 不以兵车 。 正而不谲 , 其德传称 。 孔子所叹 , 并称夷吾 , 民受其恩 。 赐与庙胙 , 命无下拜 。

春秋时期 , 齐国的崛起离不开齐桓公和管仲的共同努力 。 而曹操更是在诗中给予这对君臣以高度的评价 , 从历史成就、个人贡献、人民拥戴等多个方面认识了管仲思想的价值 。 从曹操的一生的经历 , 我们便可窥知 , 管仲思想对曹操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 如曹操“迎天子”便是对管仲“尊王”思想的最好体现 , 终其一生仅以汉相自居 , 未有僭越之举 。 从曹操后来的身份和地位来看 , 其俨然将自己当作了东汉末年的“齐桓公与管仲” 。 《三国志·张昭传》:昔管仲相齐 , 一则仲父 , 二别仲父 , 而桓公为霸者宗 。 今子布贤 , 我能用之 , 其功名独不在 。

孙策作为东吴集团的创始人 , 对外主张“匡扶汉室” , 这与管仲“尊王”的思想不谋而合 。 对内则以齐桓公自居 , 以张昭张纮等谋士比作管仲 , 深刻践行了齐桓公管仲的君臣关系 , 基本奠定了东吴未来的基本发展路线 。


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

对于刘备集团来说 ,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的诸葛亮可谓是管仲的忠实粉丝 。 可以说诸葛亮一生追求的目标 , 便是“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 , 成为像辅佐齐桓公的管仲的治世人臣 。 因此深受管仲思想熏陶的诸葛亮 , 顺理成章的将这一思想带到了刘备集团 。 魏蜀吴的建国理念 , 来源于管仲的“尊王”思想

魏蜀吴三国的建国理念虽说有所不同 , 但他们都是打着“忠”于汉室的口号 , 从而取得合理的地位建立政权 。 而这样的建国理念 , 说到底还是来源于管仲的“尊王”思想 。 而这一思想为何能够取得成功呢?


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

齐桓公与管仲

联系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历史背景 , 我们可以看到 。 春秋时期的周王室式微 , 为了重塑周王室威望 , 管仲提出“尊王”口号 。 为了使各个诸侯国响应自己 , 又提出了“攘夷”的旗号 。 这样一系列的政治策略 , 使得齐国不费一兵一革 , 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威望与地位 。 因此从历史经验来看 , 这一思想是切实有效的 , 而魏蜀吴三国便是基于这一思想 , 开发出了各自不同的“尊王”建国路线 。 1、曹操“迎天子 , 尊献帝” , 奠定曹魏基业

东汉末年的汉室就如同春秋时期的周王室 , 皇权旁落地方诸侯崛起 。 而汉献帝的命运则更显悲凉 , 先是被劫持至长安 , 五年后才得以潜逃回破败不堪洛阳 。 曹操在得知汉献帝东归的消息后 , 立即率兵“护驾” , 将之迎回许都 。


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

反观其他大军阀 , 要么是在争抢地盘 , 要么是在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 唯有曹操凭借自身毒辣的眼光 , 火速率兵进驻洛阳 , 迎回天子重振朝纲 。 一生颠沛流离的汉献帝 , 自然对其感恩戴德 , 倾其所有并赐予曹操节钺 。 曹操由此合法掌握了国家的军政大权 , 开启了“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 。

在东汉末年诸侯相互兼并混战的大背景下 , 各个军阀都以争抢底盘 , 壮大自身实力为首要目标 。 但曹操与之不同 , 其首要目标不是扩大势力 , 而是忙着迎接被大多数人忽视的汉献帝 , 展现出一个“汉室忠臣”的态度 , 从而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 ,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威望与地位 , 为之后的崛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


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

曹操

纵观曹操的一生 , 从“年二十举孝廉”开始 , 便一直在践行“忠君”的理念 。 很多人都质疑曹操“迎天子”的动机 , 但不论如何讲 , 汉献帝仍是在曹操的安排下安享帝位 , 基本维持着作为君王的一丝尊严 。 曹操也正是凭借迎天子尊献帝的“尊王”思想 , 取得了后续的一系列成就 , 奠定了曹魏的基业 。 后来曹丕虽篡夺帝位 , 但仍旧厚待废帝 , 而刘协也是历史上少有的能够善终的末代皇帝了 , 这也是算的上是曹操“尊王”思想的延续了 。 2、孙策高举“匡复汉室” , 谋得合法政治地位

对于孙策来说 , 身为人臣一无皇室血统 , 二无皇帝加封认可 , 想要树立威望建立基业 , 可谓难上加难 。 因此身为东吴开创者的孙策 , 渴望得到属于自己的“管仲” , 而这个后来辅佐孙策 , 并为其制定创业路线的人便是吴郡名士张纮 。 《 三国志·孙策传》:策虽暗稚 , 窃有微志 , 欲从袁扬州求先君余兵 , 就舅氏于丹阳 , 收合流散 , 东据吴会 , 报仇雪耻 , 为朝廷外藩 。 君以为何如?

公元192年 , 孙策张纮之博学造诣 , 便再三登门虚心求教 , 上演了一部东吴版的“隆中对” 。 而孙策这场“隆中对”中 , 毫无保留的说出了自己的志向:当今国家动荡 , 策欲继父辈未遂之功业 , 向袁术借兵东拒吴会 , 再报父辈之仇 , 继而成为朝廷外藩之臣 。


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

孙策平定江东

张纮感其志言 , 首先肯定了孙策东拒吴会的想法 , 随后结合天下局势 , 为其描绘出一幅完整且合理的政治路线 。 即首先占据吴会等地 , 在图扬州、荆州之地 , 而后对外宣称“诛除群秽 , 匡扶汉室” , 对内整治吏治、文武并用以求安定发展 。

总结来说 , 张纮的主要思想便是凭借“尊王攘夷” , 取得政治合法地位 , 继而谋求发展之路 。 而孙策接受建议并付诸行动 , 公元195年汉室赐予孙策“吴候” , 公元221年东吴继任者孙权被封为“吴王” , 这也预示着孙策“尊王”思想的成功与延续 。 3、“汉室之后”的刘备 , 肩背延续汉祚之任

管仲对于家国情怀的思考总结来说 , 便是以孝道维系“家”文化 , 在家尽孝、为官尽忠 。 在其实际应用中 , 对内推行“孝道” , 对外施行“尊王攘夷” 。


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解读管仲思想影响下的魏蜀吴崛起之路// //

隆中对

在汉代那个孝文化盛行的时期 , 尤其是董卓乱政之后 , 国家危亡汉室衰微之时 。 刘备挺身而出 , 利用其“汉室之后”的身份 , 高举仁义孝治旗帜 , 肩负起延续汉祚之任 。 这样的金字招牌顺利为其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而后 , 天下英杰追随刘备左右 , 伴随着刘备一步步崛起 , 从而构筑起一个强大的政治集团 , 而凝聚起这么一群人的精神力量便是孝文化 。

曹丕的篡汉称帝之后 , 肩负延续汉祚之任的刘备 , 立即成都称帝 , 随即便将曹丕置于不孝不忠不义之地 。 此后刘备便以北伐中原恢复统一为己任 , 为蜀汉未来的发展之路 , 奠定了基本的政治思路 。 结语

纵观东汉末年天下局势 , “尊王攘夷”为何能够取得成功?说到底还是中国深厚的孝文化底蕴 。 从尧舜禹建立起的孝文化 , 到春秋时期历经千年 , 管仲总结孝文化 , 并将其应用于实际 , 建立了“尊王攘夷”这一伟大创举 。

而曹操、孙权、刘备学习管仲“尊王攘夷”思想之精髓 , 并结合自身实际 , 借助当时深入人心的社会孝文化基础 , 确立“尊王”核心发展路线 , 从而取得了自身合法地位与人民的广泛支持 , 最终实现自身稳固的统治基础 。 因此东汉末年军阀间的优胜劣汰 , 仅有曹孙刘三家脱颖而出 , 这也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