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回延安》:领袖与人民的鱼水深情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周恩来回延安》:领袖与人民的鱼水深情


《周恩来回延安》:领袖与人民的鱼水深情

《周恩来回延安》:领袖与人民的鱼水深情// //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海报 资料图片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以1973年身患癌症的总理重回阔别26年的革命圣地延安为背景 , 深情演绎了总理在短短22小时内和延安百姓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 。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没有强烈的情节冲突 , 也没有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主线 , 不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铺陈故事 , 不是群像塑造讲述伟人的丰功伟绩 , 而是以日理万机的总理对革命根据地延安百姓日夜牵挂的第一视角 , 用人物饱满充沛的情感串起全片的叙事 , 通过总理与延安百姓、知青、当地领导的互动 , 采取历史闪回、时空穿越与现实更迭的多时空散文化手法 , 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延安精神”的形成和新中国成立后“延安精神”的延续 , 展现了一代伟人周总理和延安人民难以割舍的情谊、不忘初心的情怀 。

影片从总理宴请老乡的小米饭和回忆感恩当年曹大娘的小米饭 , 导出埋在总理心中深深的“小米情结”以及这背后蕴藏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 。

在延安百姓眼里 , 总理是带领共产党人抗日的红军 , 是搬掉压在延安百姓和全国穷苦百姓头上“三座大山”的共产党人 , 是让老百姓当家做主的恩人 。 影片中 , 带领百姓撤退延安的总理 , 冒着生命危险帮牛娃找到了牛 , 总理知道 , 这头牛就是这个孩子一家人未来生活的希望 。 无论是地方军阀还是国民党 , 谁都不可能像共产党人这样全心全意为老百姓着想 。 所以 , 即便是在那样困难的特殊时期 , 尽管人民的生活那样的艰苦 , 但是“延安精神”没有丢 。 我们在片中看到 , 郝大爷拿出家人为其七十大寿留存的小米送给总理 , 在一抓一放之间 , 将延安百姓对总理的爱戴 , 对共产党人的信任表达得淋漓尽致 。 在曹大娘这儿 , 总理就是他们的家人 。 所以看到消瘦的总理 , 她拿出鸡蛋;总理不舍得吃 , 她还怪总理生分了 。 尽管片中延安百姓的日子依然艰苦 , 但是他们相信跟着共产党走 , 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 而正是延安百姓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 让总理更加百感交集 , 许愿一定会再回延安 。

《周恩来回延安》用平实的老百姓语言来描述伟人情怀 。 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后 , 延安百姓依然吃不饱饭 。 总理在与省地市干部吃饭时再三要求一定要抓生产 , 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 需要水利人才等生产上的帮助 , 中央一定大力支持 。 总理没有鸿篇大论 , 只是重重地与当地干部握手 , 每一个握手 , 都是一句无声的嘱托 。 当总理听到地方领导立下三年变样、五年亩产翻番的军令状时 , 已经尿血的总理不顾重病的身体 , 用颤抖的手为大家斟酒 , 举杯一饮而尽 。

总理生前牵挂着延安 , 共产党人没有忘记延安百姓 , 没有辜负总理的愿望 。 2019年5月8日 ,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 , 陕西省政府7日宣布 , 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 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 , 226万老区人民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 走上了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 。 宝塔山依然巍峨 , 延河水依旧奔流 , 总理虽没能亲眼看到延安百姓过上好日子 , 但是总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崇高信念却在共产党人中代代相传 。 当总理专机久久盘旋于延安上空不愿离去时 , 知青修筑的水渠通水了 , 这也意味着“延安精神”在年轻人身上的延续 , 这也意味着以总理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信念没有丢 , 这个信念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 。

周恩来的扮演者刘劲虽然曾诠释过近70多次总理形象 , 但是展现总理晚年的作品不多 , 这部《周恩来回延安》 , 没有波澜壮阔的剧情和多线的戏剧冲突 , 更多展现总理回延安22小时内细腻的内心戏 , 如何既能演出伟人的风范气质 , 又能体现总理不忘人民的真情实感 , 是个不小的挑战 。 刘劲的演技达到了新的自我超越 , 在几场与延安百姓互动的剧情中 , 台词不多 , 完全靠表演 , 比如通过背身和微微颤抖的双手等肢体语言 , 将总理内心的波涛汹涌和举手投足的稳重拿捏得恰到好处 , 这种内敛并加以克制的表演风格 , 会比语言更加令人感动 。 影片没有大段台词 , 在很多表现总理外在、内在和心理活动上充分运用镜头语言 。 在时空切换上 , 不生硬 , 不突兀 , 有镜头叠加的转换 , 也有人从画中来的新意 。 大量俯拍镜头 , 不仅将陕北特色的地理风貌展现无遗 , 也寓意了总理胸怀天下百姓的伟人情怀 。 剧中大量陕北民歌的运用 , 时而欢快 , 时而高亢 , 时而悲壮 , 将该片浓郁的陕北风情、时代质感和剧情张力烘托出来 , 有着强烈的代入感 。

(作者:高小立 , 系《文艺报》文艺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