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书还好吗


民间文书还好吗

民间文书还好吗// //

课题组正在清点吴绍进所藏民间文书


民间文书还好吗

民间文书还好吗// //

范延周招赘文书


民间文书还好吗

民间文书还好吗// //

课题组将金华市档案馆藏两张文书残页成功缀合 。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关于自己家族的历史 , 64岁的吴绍进听老辈人讲过一些 。 如果不是侄子吴宗辉问起来 , 他不会想到 , 在老屋阁楼上竹篾箱里装着的那些破破烂烂的纸片 , 竟与他的家族紧密相关 。

吴宗辉是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研究生 , 学校的契约文书博物馆收藏的10万多件文书 , 他翻过不少 。 那些文书 , 多源自乡间农户 。 2017年暑假 , 回到老家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 , 大伯把一沓沓文书摊在他面前 , 吴宗辉此时才知道 , 家里不仅有百余件旧文书 , 而且时间跨度长达200年 。 多年来 , 这些记录了家族诸多重大事件的契约、账簿、字据 , 用旧报纸随意包裹着 , 放置在少人问津的角落 , 纸张已经脆化 , 水浸、虫蛀的痕迹触目皆是 。

在庆元、在丽水、在浙江 , 在千千万万农户的阁楼上 , 还藏着多少这样的文书?它们的境遇如何?返校后 , 吴宗辉与余承霖、石靖菁、周思敏等同学自发成立了“民间文书生存状态调查”课题组 。 近两年来 , 课题组成员分头行动 , 奔赴浙江各地的多个村落展开田野调查 。

下乡:走近历史

俗话说:“口说无凭 , 立字为证” 。 自古以来 , 无论是买卖租赁、分家继承 , 还是雇佣赋役、纠纷诉讼 , 文书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 近些年出土的先秦时期的青铜器 , 就不乏记录契约的铭文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 书写工具的改进 , 宋元以来的民间文书更是展示了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 。 不过 , 或许是因为文书实在太常见了 , 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 。

课题组的第一次调查 , 就到了吴绍进家 。

“这个东西 , 平常谁会去特地看啊?要不是宗辉发现 , 我都不知道这个有用 。 ”面对周思敏的提问 , 吴绍进直言不讳 。

经过清点 , 吴家所藏文书共计114件 。 年代最早的 , 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一件田契 , 文书约定:范义舜将自家田产“卖与本家礼行叔” 。 而写在一张红纸上的招赘文书 , 则记录了1946年这个家族的又一件大事:范延周年岁已高 , 无力耕种 , “左思右想 , 朝夕不安” , 决定将女儿“配与西垟村吴达德为妻” , “生下男儿 , 长子继入范家为嗣” , “二、三子继入吴家为嗣” 。 这恰好解释了为什么吴家收藏的文书大多与范氏有关 。

在金华、衢州、绍兴等地 , 课题组也找到了多个藏有文书的农户 。 生活在金华市婺城区的曹大伯 , 虽然没上过学 , 识字不多 , 但听朋友说古旧字画很值钱 , 就赶在老房子拆迁前 , 到里面好好搜寻了一番 。 没找到字画 , 却在酒窖里找到了200多件文书 , 装文书的木箱已经霉烂了 , 纸张也潮乎乎的 。

“(文书)原来是一包一包地包起来的 , 有的三五张 , 有的七八张 , 外面再有个纸套子一样的东西套住 , 看不见里面长什么样 。 ”按照那位朋友的指点 , 曹大伯把盖着红色印章的文书挑选出来 , 因为有了官印就更值钱 , 他又买来毛笔、糨糊 , 把破损的文书按自己的想法修补了一番 。

“您考虑过您的修补对文书会有什么伤害吗?”调查时 , 余承霖这样问 。

“这个我们不懂的 , 没那么娇气的吧 , 我看都好好的 。 我也管不了那么多 , 反正是卖出去了 。 ”曹大伯这样答 。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 , 与古村落、古民居相生相伴的民间文书正面临着湮散的危险 。 ”课题组指导教师李义敏说 , 很多民间文书的持有者对其价值不甚了解 , 文书大多随意存放在阁楼上 , 在旧房改造、拆迁的过程中 , 随时有被损毁、丢弃的可能 , 有的被零散售卖 , 抢救性的科学搜集、保护和整理刻不容缓 。

访店:深入现实

几年前 , 一个商贩有意把曹大伯的文书全部买走 。 曹大伯又咨询了那位朋友 。 朋友劝他 , 不能被那么一点钱吓住 , 不妨先卖出去几件 , 等行内人都知道了他家有好东西 , 就会引发竞争 , 到那时 , 不愁卖不上好价钱 。 于是 , 曹大伯把家藏的文书拆分开 , 陆陆续续卖给了几个商贩 。 到课题组入户调查时 , 原来的239件文书 , 只剩下了43件 。

古玩商贩间的竞争 , 确实存在 。 除了走家串户“跑地皮”的小贩 , 还有开古玩店的老板 。 随着民间文书研究兴起 , 不少高校、科研机构、个人都在购买民间文书 , 而把农户与买家联系到一起的 , 正是那些古玩商贩 。 通过对古玩商贩的走访 , 课题组发现了不少问题 。

丽水市松阳县有一家古玩店 , 店主经手的文书不下万件 , 大部分收购自“跑地皮”的小贩 。

“小贩为辨别文书的类型和品相 , 往往会将农户收藏的民间文书拆包 。 店主在出售过程中 , 为追求利润 , 会对文书进行二次拆分:先抽取珍稀品种 , 以高价售出 , 再将剩余的文书进行分类 , 根据不同购买者的要求按类出售 。 ”这是石靖菁在调查中的发现 。

“说实话 , 不分开的话 , 赚不了什么钱 。 ”店主有他的难处 , 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 , 不得不把销路好、价格高的文书拣选出来优先出售 。

丽水市的另一位古玩店老板是收集客家契约文书的大户 。 因为散放的文书不容易查找、翻阅 , 他就按自己的方法对不同来源的文书进行分类 , 再将相同类别的文书粘贴在一个长卷之上 , 有的卷子长达65米 。 为了熨平那些保存不善的文书 , 他还专门购置了一个装裱专用的电熨斗 。

商贩们之所以拆分文书 , 还有源自买方的需求:财税博物馆只对与财税相关的文书有兴趣 , 科举博物馆只专注科举文献 , 研究法律史的学者只搜集诉讼文书……

各地的情况一条条汇集起来 , 课题组的成员们不免忧虑:由赋役、买卖、诉讼、婚姻等各种元素构成的社会生活 , 才称得上是完整的社会生活 。 民间文书如今收藏在哪家哪户 , 自有其历史渊源 ,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拆分 , 都会导致“骨肉分离”——文书失去了原有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 而系统性和完整性一旦被破坏 , 就再难复原 。 而不恰当的装裱 , 既破坏了民间文书原来的保存生态 , 又让原本脆弱的纸张经受高温熨烫之苦 , 寿命将受到极大影响 。

整理实践:探路未来

不仅浙江有民间文书 , 近些年 , 在安徽、福建、贵州、四川、河北等地 , 都涌现了大量民间文书 。 民间文书搜集的速度如此之快 , 保护、整理能跟得上吗?

从农户到商贩 , 再到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收藏机构 , 课题组追随着文书流动的足迹 , 步步深入 。 他们不仅协助浙江师范大学搜集了万余件民间文书 , 还协助金华市档案馆、兰溪县档案馆等单位对千余册民间文书进行编目、整理 。

在协助金华市档案馆修复馆藏文书时 , 余承霖发现 , 有两页残损的文书 , 虽然一页在“坊下庄”册 , 另一页在“坊上庄”册 , 但将这两个残页拼接到一起 , 不仅残损的边缘可以契合 , 而且文字内容也对得上 。

“经过老师的指导 , 我们认定 , 二者本属一页 , 应该拼合到一起 。 ”余承霖说 , 在调研、实践过程中 , 除了实地了解民间文书“生存”的状况 , 他们也尽力将那些已被分裂、打散的民间文书进行系统整合 。

习惯于把文书装裱成长卷的那位古玩店老板 , 由于缺乏相关知识 , 与清代嘉庆年间一起诉讼案有关的63件文书 , 经他装裱成9米长卷后 , 出现多处错乱 。 课题组成员合力研读 , 根据整个案件的发展逻辑对文书进行了重新编排 , 使之脉络清晰 。

“宋元以来的民间文书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 是继秦汉简帛、吐鲁番文书、敦煌文献、黑水城文献之后的又一个文化宝藏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跃进认为 , “民间文书生存状态调查”课题组从多方面调查民间文书搜集与保护的现状 , 发现民间文书在保存、流通、收藏、保护、整理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 为民间文书的搜集与保护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板 。

有人问:那些老人都不在了 , 留着这些文书还有什么用?有学者答:人虽然不在了 , 但是文书还在 , 我们可以从文书中认识历史 , 认识生活 , 认识他们 , 认识我们自己 。 这群年轻的学子秉承着的 , 正是这样的信念 。

(本报采访人员 杜羽)

作者: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