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个小小的疏忽,就被评成“稍逊风骚”,李世民有多冤?

朕拒绝!

贞观十一年 , 著作佐郎邓隆上书唐太宗李世民 , 建议他将在位期间发表的一些演说和著述等编辑成册 , 刊刻行世 , 以便万古流芳 。

作为一名文功武治都很出色的皇帝 , 编辑出版一本属于自己的文集 , 这还不容易 , 而且对一般人来说 , 出版一本属于自己的诗集 , 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但很遗憾 , 唐太宗不是一般人 , 他本人对这个提议没啥兴趣 , 表示朕拒绝!


因一个小小的疏忽,就被评成“稍逊风骚”,李世民有多冤?

因一个小小的疏忽 , 就被评成“稍逊风骚” , 李世民有多冤?// //

按他给出的解释 , 是觉得自己身为皇帝 , 职责就是治理天下 , 如果治理得好了 , 天下人自然会看在眼里 , 也会褒奖他;如果这天下治理得不好 , 祸国殃民 , 那他有再多的文采 , 留下再多的文集也只是贻笑后代罢了 。

作为君主嘛 , 自然是要以国家大事为重 , 再说了 , 自己堂堂一代帝王 , 还需要借出版文章这样的事情来提高人气吗?

唐太宗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 不过 , 在出文集这件事上 , 貌似并不是那么没意义的一件事 。

李世民举例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等人的情况 , 将他们作为自己的前车之鉴 , 选择拒绝出版《李世民选集》 , 乍看挺有理的 , 但李世民又在无形中给自己造成了哪些损失呢?思想传播的重要性

从《贞观政要》中 , 我们知道 , 李世民是有过许多精彩的治国思想和理论的皇帝 , 假使他将这些精彩的思想和理论归纳、升华 , 编辑成册 , 让各级官吏乃至平民百姓都观看学习 , 深刻领会 , 活学活用 , 一定会对他的治国产生更大的作用 。

促进社会生产建设和王朝的长治久安 , 大唐的繁荣强大就可以更加声名远扬 , 影响也更深刻 。


因一个小小的疏忽,就被评成“稍逊风骚”,李世民有多冤?

因一个小小的疏忽 , 就被评成“稍逊风骚” , 李世民有多冤?// //

可惜他没有这样做 , 而且就连《贞观政要》也是在他驾崩半个多世纪后 , 才由吴兢编撰成书并呈献给朝廷 , 然后颁行天下的 。

一个帝王 , 特别是像李世民这样有好评的帝王 , 如果能将自己的治国理念留下 , 那肯定相当抢手 , 也能为后世帝王的治国留下参考和借鉴 。 落得稍逊风骚评价

如果要大家想出一首关于描写古代帝王的诗词 , 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

反正在小说和电视剧的各种操作之下 , 我是将那句“惜秦皇汉武 ,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 稍逊风骚”给深深印在脑子里了 , 毕竟曾经有很多穿越的女主都是靠着这一句惊艳四座的 , 要是我哪天穿越了 , 可能还有点用呢 。


因一个小小的疏忽,就被评成“稍逊风骚”,李世民有多冤?

因一个小小的疏忽 , 就被评成“稍逊风骚” , 李世民有多冤?// //

?李世民在文艺创作方面自然是没法跟李白韩愈等大家相比的 , 但事实上 , 他在文艺方面的创作也没多差 , 李世民的名下有散文 , 也有诗歌 。

按现在领袖人物出版选集的惯例 , 李世民的散文在《全唐文》里就收录了不少 , 文赋、诏令也都有 , 像《圣教序》这一篇 , 喜欢王羲之书法、练习过“宋拓怀仁集王书圣教序”的人都知道 。

至于诗歌作品 , 《全唐诗》里有将近一百首的作品 , 李世民的诗歌 , 无论是气势 , 还是文采方面来看 , 落得一个“稍逊风骚”还是挺冤的 。

所以说 , 如果当年李世民听从了底下人的建议 , 也给自己来一本诗集 , 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评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