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出发地长汀,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长征出发地长汀 ,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新华社福州6月22日电题:长征出发地长汀 ,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新华社采访人员刘斐、吴剑锋、陈弘毅
长汀 , 一个镌刻在共和国历史上的红色名字 ,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重要出发地 。
从1929年3月红四军在此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 , 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出发长征 , 在近6年时间里 , 位于闽西山区的长汀 , 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 , 红军重要的兵源地和给养地之一 。
二万五千里长征“零公里处”在长汀
在长汀县中复村的观寿公祠前 , 一块刻着“零公里处”的石头向人们昭示着85年前这里不平凡的一天 。
1934年10月 , 中央红军在江西于都集结出发 , 开启载入人类史册的长征 。 此前 , 9月30日 , 红九军团就在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观寿公祠门前大草坪上召开全村群众大会 , 举行万人誓师——
“红军马上要转移 , 去执行新的任务 。 ”红九军团参谋长郭天民对群众说:“乡亲们不要担心 , 红军还要打回来的!”
由此 , 红九军团成为中央红军中率先出发长征的一支队伍 , 并在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前一直担任中央红军主力的左翼后卫 , 成功掩护了中央红军主力的顺利战略转移 。
美国采访人员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述长征这一“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时写道:“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 , 一直到遥远的陕西北道路的尽头为止……”其中 , “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就是中复村 , 它也被称为“红军长征第一村” 。
“红色的小上海”在长汀
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 离不开经济建设 。 苏区时期 , 长汀依托汀江水路运输的优势 , 成为赣南、闽西各县物资集散地与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 。 公营工业、手工业、对外贸易占了整个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 , 商店林立 , 市场繁荣 , 被誉为“红色的小上海” 。
除发展公营商业外 , 中央苏区提倡和奖励私营经济 , 长汀的私营商铺数量众多 。 1929年3月 , 红四军首次入闽后 , 在长汀发布了《告商人及知识分子书》 , 明确宣布共产党对城市的政策是:“取消苛捐杂税 , 保护商人贸易 。 ”受政策感召 , 不仅部分原本关闭的私营商店重新开业 , 还开了一些新店 。 这些商铺对恢复和发展苏区工商业、打破敌人经济封锁、发展苏区经济 ,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长汀还是中央苏区的对外贸易枢纽和金融要地 。 众多紧缺物资、重要文件都通过长汀“上岸”“下河” , 1931年9月即自龙岩迁入长汀的闽西工农银行为苏维埃国家银行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经验 。
原汀西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赖兴银的孙子赖光耀说 , 红四军解放的闽西重镇长汀 , 拥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便利的水路交通等 , 奠定了红军建立红色根据地的基础 。
中央苏区半数国家工厂在长汀
长汀的军需民用工业企业发展尤其突出 , 是中央苏区最主要的工业城市 。 1934年3月刘少奇写就的《论国家工厂的管理》一文统计显示 , 当时中央苏区有国家工厂32个 。 其中 , 在长汀的约占一半数量 。
这些工厂是中央苏区骨干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 成为苏维埃中央政府财政的重要支撑 。
按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中有关“竭力促进工业的发展 , 苏维埃特别注意保障供给红军的一切企业的发展”的精神 , 长汀建设了一批军需为主、兼顾民用的工厂 , 包括红军被服厂、长汀印刷厂、中华织布厂、红军斗笠厂、福建兵工厂 , 以及造纸厂、樟脑厂、炼铁厂、造船厂、硝盐厂、熔银厂、砖瓦厂、石灰厂、卫生材料厂等 。
其中 , 长汀红军被服厂生产的4000套军装使得红军首次在一个军的范围内有了统一、自制的军装 。
赖光耀说 , 在红军长征前 , 长汀一直是中央苏区的“后勤保障基地” , 生产储备的资源保障了红军的反“围剿”斗争和长征这一战略转移 。 (完)
- 一个人的长征:追寻孙子
- 毛泽东在“胜利之山”吟出《长征谣》
- 百岁老红军杜宏鉴的戎马一生:14岁参加革命,全程走完长征
- 红四方面军长征的三个历程新探(3)
- 红四方面军长征的三个历程新探(2)
- 红四方面军长征的三个历程新探(2)
- 红四方面军长征的三个历程新探(1)
- 红四方面军长征的三个历程新探(3)
- 秦忠、秦亚平:《论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定义问题》
- 红军长征精神激劢桂林导游努力学习,讲好“红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