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戊戌变法的失败,真是因为慈禧吗?
在过去的叙述当中 , 有很多关于慈禧太后镇压戊戌变法的结论 , 将她定义为“保守派”的代表 , 但变法初期 , 慈禧似乎还表现出了热情 ,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她后期态度上的逆转?戊戌变法真是因慈禧而失败吗?
马勇:戊戌变法的失败 , 真是因为慈禧吗?// //
这些年我在讨论近代早期工业化的问题 , 受到蒋廷黻和费正清的启发 , 蒋廷黻对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这本书中有一段讨论 , 他说 , 如果慈禧太后是一个保守派的话 , 我们就没有办法理解中国工业化启动的最初半个世纪 。 1860年 , 中国的工业化开始启动 , 半个世纪后就到了1910年 。 慈禧太后是1860年 , 咸丰皇帝去世后 , 开始和恭亲王联合执政的 。 从1860年到1908年慈禧去世 , 这48年是中国工业化启动最迅猛的时候 。 费正清说 ,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 , 我们把慈禧太后看成守旧的人 , 就没有办法理解中国工业化早期的进步 。
从现代化史的角度讲 , 在19世纪晚期的半个世纪 , 中国的工业化从零起步 , 到19世纪晚期结束时 , 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都相当不错 。 当时的史料可以表明 , 东方人和西方人都在赞美两位“大女主”:东方中华帝国的慈禧太后、西方英帝国的维多利亚女王 , 但是到后来 , 孙中山把这种赞美颠覆了 , 骂女主执政不好 , 牝鸡司晨 , 是中国政治的不正当 。
后来我在思考这个问题 , 我们要重新讨论历史原初的样子 。 我比较倾向于 , 虽然慈禧太后有很多缺点 , 很多问题 , 认识不深刻 , 有偏见 ,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 , 在工业化发生的早期 , 慈禧太后作为拥有最终否决权的人 , 她并没有很多地行使否决 。 因此从1860年到1894年的史料中 , 慈禧太后基本上没有负面消息 。 负面消息一是从甲午时代 , 一是从戊戌政变发生后 , 这两件事情使慈禧太后的名声受到很大影响 , 因为这时就形成了之前没有的、强烈的反对派 。 1894年之前只有一大批清议 , 有前清流、后清流 , 但是没有康有为这种异己和孙中山这种政治反对派 。
因此 , 慈禧太后在那时的史料中呈现的形象 , 就是一个伟大的“女主” 。 只有在同治皇帝去世 , 光绪皇帝接班时 , 有个别御史反对她执政 , 但不是反对慈禧太后这个人 。 慈禧太后在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 , 她大致了解世界大事 , 是一个开明的 , 愿意中国往这方面走的人 , 因为她是这个家的大家长 , 和《红楼梦》里的贾母一样 , 哪有家长希望这个家破败的?用现在的话讲 , 她是主要责任人 , 是责任主体 。
马勇:戊戌变法的失败 , 真是因为慈禧吗?// //
1898年发生的事情很简单 , 就因为洋务运动几十年 , 没有触及到中国社会的再造 , 国家的再造 , 体制的调整 , 那时还不存在推翻清帝国 , 推翻皇帝的问题 , 就是随着经济增长 , 体制本身有一个调整改造 。 像日本明治维新 , 它的伟大不是推翻了皇帝 , 而是在皇帝的领导下 , 调整了国家体制 。 比如国内统一市场的建构 , 军政官员体制的重新调整 , 市民社会的改造 , 现代国家改造 , 教育的发生……这些事情中国都没做 。 中国在之前30年的洋务运动中 , 就是单打一地畸形发展 , 魏源称之为“坚船利炮” , 在“道”和“本”上没下功夫 。
等到《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 中国面临着直接性的失败 , 那时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到清廷高官 , 没有一个人反对中国去调整 , 所有官僚都认为 , 之前确实是畸形的发展 。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一星期后 , 清廷就开始发布命令 , 让内外大臣都思考一下 , 中国应该怎么改 , 在这个过程中 , 慈禧太后的思想观念 , 和其他大臣应该是一致的 , 中国应该在原来增长的基础上 , 接受被日本打败的教训 , 这就是维新时代的开始 , 要释放社会 , 各地开始有活力了 。 像湖南、直隶都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发展 , 上海更不用说 , 社会开始改造 , 媒体开始释放 。 为什么梁启超、严复的成功不可能在1895年之前发生?因为那时候清政府虽然没有禁止 , 但肯定不希望出现这种一篇文章可以震动天下、引导全国舆论的媒体人 。
1895年开始 , 资产阶级准政党政府出现 , 对后边的政治变革影响非常大 。 社会改造、政治调整 , 新教育也逐步提上日程 , 办日本式的教育 , 办西方一样的中小学和大学 。 在这个过程中 , 慈禧太后至少是不反对的 , 因为她不是执政者 , 她只有最高否决权 , 但她没有反对 。 从1895年到1897年 , 中国的发展很平稳 。
但是为什么后来会出现这种变革?这就要观察1897年底的胶州湾事件 , 德国在这个过程中要求进入胶州湾 , 但中国自古以来是个农业国家 , 谁敢把土地给外人?中国近代史上 , 除了1842年把香港割让给英国 , 之后的半个世纪 , 再没有敢割让土地 , 也没有敢把土地租出去 。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 , 土地是我的 , 烂在那个地方也不能给你 。 因此这个时候 , 外国人没地方做生意 , 没地方发展自己 , 找不到土地的利用 , 这其实是很畸形的状态 。
这种状况一直僵持到《马关条约》 , 《马关条约》给这些国家留了一个机会 , 就是日本强行要求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 , 但是辽东半岛是满洲人的发祥地 , 史料中记载 ,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有一个想法 , 如果打不赢 , 日本非要土地的话 , 台湾孤悬海外 , 可以把台湾给他们 , 但辽东不能给 , 因为还有些祖先葬在辽东 。 清廷大臣把这种想法作为重大事情去考虑 。 马关谈判时 , 你可以感受到在李鸿章的脑海里 , 真正想的不是不能割让台湾 , 不是赔款问题 , 而是不能割让辽东 , 因为这是政权发祥地 。
马勇:戊戌变法的失败 , 真是因为慈禧吗?// //
在《马关条约》签订当天 , 出现了“三国干涉还辽” 。 三国就是俄国、德国和法国 。 虽然我们今天看不到当时外交交涉中留下的档案 , 但能猜测出 , 德国和中国一定有一个交易 , 那就是德国帮助中国把辽东半岛要回来 , 中国给德国一个港口作为交换 。 因为1871年德国正式成立时 , 就派了水利工程师到中国沿海考察 , 最近清史委员会出版了两大册考察日记 , 你可以看到 , 德国作为一个后发的资本主义国家 , 存在产能过剩 , 金融过剩的问题 , 需要向东方转移 , 在这种状态下 , 德国向中国要求一块土地 , 一个港口 , 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 在这里的勾兑和解决中可以看到 , 三国和清政府应该都有这种交涉 。
1897年 , 发生了一个大问题 。 三年过去了 , 中国政府没有兑现德国、俄国和法国的要求 , 中国的外交官就告诉德国人 , 跟中国政府打交道 , 要先斩后奏 , 这样我们才看到历史书里讲的德国抢占胶州湾事件 。 占驻之后 , 中德两国谈判 , 谈到1898年3月 , 谈出把胶州租给德国100年的结果 。 紧接着一星期后 , 把广州湾租给了法国 , 再过了一星期 , 把大连湾旅顺口租给了俄国 , 紧接着 , 英国要求扩大香港的租界 , 要求租借日本人占领的威海 。 这种状态直接导致了空前的政治危机 。
我想 , 清政府在谈判当中 , 从外国人强制性地要 , 最后谈判成“租” , 应该说是一种重大进步 , 终于从《南京条约》中的强制性割让退回来了 。 毕竟出租的土地主权在中国 , 租期一到可以还回来 。 但是也有个大问题 , 清政府的政治不透明 , 清政府的用意以及和外国人谈判的外交交涉 , 大家都不知道 。 因此1897年到1898年的谈判过程中 , 南方、特别是北方 , 严复的《国闻报》一直在批判这件事 , 煽动德国人很坏 , 清政府很软弱 , 这不就把民族主义激活了吗?我个人认为 , 1898年春天 , 清政府签订的这三份协议是中国开放的巨大进步 , 解决了土地的合理利用 , 解决了外国对中国投资的担心 , 应该说是很好的事情 。
但是知识分子就不同意了 , 谭嗣同、严复、梁启超、康有为都认为这是一件亡国的事情 。 梁启超讲 , 要做好亡后之作 , 谭嗣同讲 , 中国都亡了 , 我们怎么办 。 因此 , 1898年春天才开始推动了政治变革 , 在整个变革过程中 , 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都还很得沉住气 , 因为他们不在第一线主持 , 在第一线主持的是恭亲王 。 从1860年开始 , 恭亲王就断断续续地主持朝政 , 1884年中法战争后休息了十年 , 但是总体来讲 , 在甲午战争后 , 恭亲王对清政府稳定性的掌控力度是不必怀疑的 。 因此 , 恭亲王在的时候 , 知识分子的不满和情绪化并没有掀起风浪 , 但是历史的巧合发生了 , 在这个关节点上 , 恭亲王死了 , 这件事情就发生了很不一样的变化 。
- 齐白石画山水:懂的人不多,骂的人却不少
- 一个人的长征:追寻孙子
- 晋朝电视剧为何只拍到司马炎登基统一三国,以后的事情为何不拍?
- 《圣斗士星矢》重病的伊利亚斯为什么还能对冥斗士产生重大威胁?
-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成了贪官为害一方
- 古代最有钱的县城大街,位于山西,现为世界遗产!
- 小脚的起源:为防疫古人如何解决大妈们串门、扎堆的问题
-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 自编教材评审的标准是什么
- 曹操有14个老婆,12个是抢来的寡妇,一代枭雄为何爱抢人妻?